图书介绍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研究
  • 林文肯,方向,吴桂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831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腐败根源问题研究证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有效治理腐败的战略之策4

(一)深刻理解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有效治理腐败的首要问题4

(二)腐败是随着私有制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私有制的灭亡而灭亡7

(三)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腐败问题8

(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策13

二 联系实际,科学揭示腐败的根源,创新反腐败理论16

(一)反腐败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是科学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其主要原因16

(二)反腐败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是寻找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战略对策24

第一章 腐败本质上是私有制的产物36

一 腐败本质上是私有制的产物36

(一)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属于一定历史范畴的社会现象37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不断扩大两极分化,导致腐败日益加剧,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更加恶化40

(三)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驱使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日趋腐败50

(四)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铸造了资本主义金权政治制度,而这种政治制度又不断庇护和制造腐败62

(五)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与垄断驱使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腐败走向极端,即加紧对内压迫、对外干涉和发动侵略战争67

(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竞争,形成以唯利是图为核心的思想文化,滋生和保护腐败77

(七)资本主义国家反腐败,无论如何跳不出腐败恶性循环的怪圈78

二 苏联实行私有化改革,导致腐败恶性发展84

(一)以改革为幌子,背叛马列主义,推行私有化政策,是执政党政治腐败的集中表现,腐败又强化和加速特权集团的形成84

(二)政治腐败为私有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私有化为政治腐败奠定了经济基础87

(三)在私有化过程中,对国家和人民的公共财产实行腐败性的大掠夺88

(四)私有化本身是腐败犯罪借以产生的经济根源89

(五)私有化带给广大人民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带给国家的不是廉洁和强盛而是腐败和倒退90

第二章 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和腐败滋生的概况、趋势及特点93

一 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情况93

(一)深入开展党性和党风廉政教育,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94

(二)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取得初步成效94

(三)严肃查办案件,处分一批违纪干部,严惩一批腐败分子95

(四)探索和掌握反腐败的基本规律,积累了反腐败斗争经验96

二 30年来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基本概况98

(一)30年来,党中央对反腐败形势的概述99

(二)查处案件的成绩明显,也折射出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100

(三)腐败分子与不法私营企业主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情况日益严重106

(四)金融证券、房地产、建筑工程、国有企业和国土资源部门、交通部门等领域违纪违法现象日益严重109

(五)贪污受贿、严重失职渎职等腐败现象日益严重111

三 综观30年来腐败发生的趋势和特点113

(一)腐败从一般商品流通领域向资金密集领域发展,从一般聚敛钱财向资本积累型发展114

(二)腐败从一般的贪污受贿向瓦解公有制企业、严重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方向发展118

(三)腐败从经济领域向干部人事领域加速渗透,从争夺经济利益向争夺政治权力的方向发展126

(四)腐败从经济领域向政法司法领域和纪检监察领域渗透,导致政法司法腐败蔓延,纪检监察腐败开始微露137

(五)腐败的主体从低层干部层向高级干部层发展,从个人向团伙或集团方向发展141

(六)一些领导干部与不法私营企业主勾结,大款投大官,大官傍大款,是受贿腐败的鲜明特点和严重趋势147

(七)腐败分子与犯罪分子、黑社会势力勾结,腐败的严重性、危险性趋势加大153

(八)外国腐败渗透到我国,使我国腐败具有国际化的趋势159

第三章 我国现阶段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其原因167

一 旧社会剥削阶级思想和外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是我国产生腐败的思想原因171

(一)2000多年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是我国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172

(二)官僚主义和官本位结合,成为腐败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原因174

(三)旧中国的殖民主义奴化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结合,是现在我国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175

(四)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成为腐败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176

二 我国私有制经济的存在是腐败产生的经济基础183

(一)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逼近两极分化,是腐败的经济基础187

(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形成利弊的两重性,私有制固有的弊端一面必然滋生腐败191

(三)国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容易被不法的私营企业所腐蚀194

(四)不法私营企业主成为腐蚀干部的主要群体195

(五)私有企业主对党政机关及其干部有巨大的影响197

三 市场经济具有两重性,其消极的一面会成为腐败产生的原因198

(一)不法私营企业主受利益驱动,腐蚀干部,为其违法犯罪活动充当保护伞202

(二)不法私营企业主拉拢收买干部,进行金融诈骗、非法融资、偷税、漏税、抗税甚至暴力抗税203

(三)不法私营企业主勾结干部进行猖狂犯罪,虚假经营进出口业务,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205

(四)不法私营企业主腐蚀干部,内外勾结,进行走私和侵犯商标权等犯罪活动206

(五)不法私营企业主行贿干部,通过国有企业“改制”,低价或“零转让”产权,瓦解国有企业206

(六)竞争激发极端个人主义,使腐败得以恶性发展208

(七)竞争的负面作用影响人们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中来208

(八)竞争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它的残酷性209

(九)竞争加速贫富悬殊,催化社会等级分化214

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产资料占有不公、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是腐败得以滋长的最重要原因216

(一)生产资料占有明显不公引发腐败216

(二)政策偏颇和弊端造成社会分配不公218

(三)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缺陷引发分配不公加剧219

(四)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是腐败的重要原因220

五 在我国还有产生腐败的阶级基础221

(一)现实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还存在,还不断地产生一些新的剥削分子222

(二)我国社会阶级关系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占有生产资料的阶层已经产生并加速发展223

(三)黑社会势力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腐败产生的一股重要力量224

(四)阶级斗争在我国的一定范围还存在,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激化226

六 我国产生腐败现象的国际方面的原因228

(一)我国腐败产生有着国际方面阶级斗争的原因229

(二)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腐败表现的趋势是:国内腐败与国际资本主义渗透相结合231

(三)不法外商成为腐蚀领导干部的重要力量232

(四)不法外商按照本地化的原则,从中国人中培植一支忠心为其服务的队伍232

七 我国产生腐败还有社会制度缺陷和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233

(一)党政机关中的官僚主义、好人主义盛行233

(二)违反国家统一政令,发生一些政策性的腐败234

(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未能全面贯彻,未能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局面235

(四)反腐败决策与改革决策存在一些不能同步进行的问题236

(五)理论上的混乱和法律上的盲点,产生政策性的腐败237

(六)有些部门和地方对违纪违法惩处不力,对腐败分子打击不力,尤其对腐蚀势力打击不力239

(七)从源头治理腐败的力度不够24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反腐败的经济基础242

一 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243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根本上剥夺了少数人的特权,为铲除腐败奠定了经济基础246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按劳分配制度本质上是反对剥削、防止两极分化,因而能有效地消除和防止腐败现象248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人民群众成为国家主人,从而保证了反对腐败具有最坚实的政治前提251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遏制和防止腐败提供思想条件252

二 发展和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254

(一)必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加强反腐败的经济基础258

(二)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地位,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267

(三)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优势,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并最大限度地限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271

(四)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有效防止因分配不公而催生腐败277

(五)加强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84

(六)辩证地科学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86

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治理腐败的基本对策291

(一)加强治理腐败,必须在市场条件下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291

(二)加强治理腐败,必须在市场条件下完善公有制实现形式296

(三)加强治理腐败,必须在市场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97

(四)加强治理腐败,必须在市场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298

(五)加强治理腐败,必须完善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5

(六)加强治理腐败,必须建立健全公开公平、依法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310

(七)加强治理腐败,必须深化改革,为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滋生创造条件313

第五章 社会主义民主是反腐败的政治保证316

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反腐败的必由之路317

(一)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318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为其服务319

二 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创造性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21

(一)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而逐步推进322

(二)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原理来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323

(三)社会主义民主要依靠社会主义物质条件来保障327

(四)社会主义民主要依靠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多种民主形式来实现329

(五)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334

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338

(一)把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339

(二)必须通过精简机构、精减人员,建立廉价、廉洁、高效的政府344

(三)必须实行适当放权和强化民主集中制相结合348

四 要把构筑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强化民主监督放在预防腐败的重要位置350

(一)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用权350

(二)科学配置权力,分工制约用权352

(三)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民主用权354

(四)落实责任制度,保证负责用权355

(五)全面加强管理,全程监管用权356

(六)整合监督力量,强化监督用权358

(七)采取技术手段,严密监控用权359

第六章 社会主义文化是反腐败的思想灵魂361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思想保证,也是反腐败的思想保证364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64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做坚决斗争368

(三)必须明确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373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反对“和平演变”作为维护党和国家政权不变质的重大战略377

(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批判封建主义文化,必须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381

二 必须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的关系,引导科学研究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反腐倡廉提供理论支撑384

(一)要正确处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关系386

(二)要正确处理贯彻“二为”方向和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391

(三)要正确处理加强政治纪律与学术自由的关系393

(四)要正确处理加强政治纪律与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394

(五)要正确处理加强政治纪律与理论创新的关系395

(六)要严格把握政策,正确处理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396

三 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大普及大提高中,增强和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拒腐防变的能力398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99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和办法400

第七章 社会主义法制是反腐败的制度保障407

一 修改完善宪法408

(一)科学发展观入宪,指导国家科学发展409

(二)确立司法机关独立原则,为公正司法,促进和维护政府廉政清明、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宪法保障421

(三)建立宪法宣誓制度442

二 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447

(一)关于财产申报的主体452

(二)关于财产申报内容458

(三)关于财产申报方式463

(四)关于财产申报的受理和管理466

(五)关于财产申报法律的实施475

第八章 加强党的建设是反腐败的关键482

一 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建设,筑牢反腐蚀、防腐败的思想防线,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首要任务482

(一)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提高全党思想理论水平,为反腐蚀、防腐败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483

(二)强化党性修养和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为反腐蚀、防腐败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488

(三)强化道德建设和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反腐蚀、防腐败提供坚实的道德品行基础496

二 加强党内民主反腐力度,着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民主程序和制度,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举措501

(一)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502

(二)完善党内民主程序和制度505

三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决反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决防止形成党内既得利益集团,保持党的肌体的健康与纯洁,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513

(一)坚决反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514

(二)决不允许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527

四 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制度建设,坚决反对党内潜规则,坚持依照党纪法规惩治腐败,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保障539

(一)加强党内制度建设,提高党内制度化水平539

(二)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除党内潜规则541

(三)建立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依照党纪法规惩治腐败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