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分泌系统疾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分泌系统疾病
  • 刘健,宋毅斐主编;刘启萍,刘治军,彭婷婷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8576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465页
  • 主题词:内分泌病-药物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分泌系统疾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3

第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概述3

第一节 激素4

一、激素的分类4

二、激素的作用方式10

三、激素的作用特点10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12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3

一、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13

二、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14

三、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调节15

第三节 内分泌疾病的病因16

一、激素分泌不足16

二、激素分泌过度17

三、激素的敏感性缺陷18

第四节 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综合征18

一、巨大体型18

二、矮小症18

三、肥胖19

四、消瘦19

五、多尿19

六、多毛20

七、甲状腺肿大20

八、骨痛20

九、皮肤改变20

十、眼球突出21

十一、泌乳21

十二、其他22

第五节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原则22

一、功能诊断22

二、病理诊断23

三、病因诊断24

第六节 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24

一、功能亢进的治疗24

二、功能减退的治疗25

第二章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检查26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26

一、血液及尿液生化测定26

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实验室测定方法27

三、激素及其代谢物测定注意事项28

第二节 腺体激素生理作用及其测定值的临床意义29

一、垂体激素29

二、甲状腺激素30

三、甲状旁腺素及降钙素32

四、肾上腺激素32

第三节 糖代谢紊乱的实验室检查33

一、糖代谢紊乱33

二、实验室检测项目34

第四节 脂代谢紊乱的诊断检查35

一、血浆脂蛋白35

二、实验室检测项目36

第五节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检查38

一、实验室检查39

二、影像学检查39

第六节 钙磷与骨代谢异常的诊断检查40

一、钙磷代谢与调节41

二、骨代谢42

三、钙磷与骨代谢异常的实验室检查42

四、骨密度检查43

第七节 内分泌腺体功能的动态试验检查44

一、ACTH兴奋试验45

二、甲吡酮试验45

三、地塞米松抑制试验46

四、卡托普利试验46

五、螺内酯试验47

六、卧立位醛固酮加呋塞米试验47

七、酚妥拉明抑制试验48

八、冷加压试验48

九、禁水试验49

十、禁水-垂体加压素联合试验49

十一、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50

十二、葡萄糖耐量试验50

十三、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51

十四、饥饿试验51

十五、磷负荷试验52

第八节 内分泌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检查52

一、X线检查53

二、CT检查54

三、MRI检查55

四、超声检查56

五、放射性核素成像检查56

六、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57

七、内分泌腺体疾病的影像学检查58

第三章 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2

第一节 糖尿病62

一、糖尿病的分型及病因62

二、糖尿病病程及临床表现64

三、实验室检查65

四、诊断标准69

五、治疗原则70

第二节 糖尿病并发症75

一、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75

二、慢性并发症76

第三节 低血糖症85

一、分类85

二、临床表现85

三、实验室检查86

四、诊断标准89

五、低血糖症的防治90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91

一、临床表现92

二、实验室检查93

三、影像学检查94

四、诊断标准95

五、治疗原则96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9

一、病因99

二、临床表现100

三、实验室检查101

四、诊断标准102

五、治疗原则103

第六节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05

一、病理生理105

二、临床表现105

三、实验室检查106

四、影像学检查10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07

六、治疗108

第七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09

一、病因110

二、病理生理110

三、临床表现111

四、实验室检查112

五、影像学及心、脑电图检查112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12

七、治疗113

第八节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15

一、病因及分类115

二、临床表现116

三、实验室检查116

四、诊断标准117

五、治疗原则118

第九节 皮质醇增多症120

一、病因与分类120

二、临床表现121

三、实验室检查121

四、影像学检查12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23

六、治疗123

第十节 醛固酮增多症12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24

二、临床表现125

三、实验室检查125

四、影像学检查12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28

六、治疗129

第十一节 垂体瘤130

一、发病机制130

二、分类130

三、临床表现130

四、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131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132

六、治疗133

第十二节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3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34

二、临床表现134

三、实验室检查13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36

五、治疗137

第十三节 尿崩症137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137

二、临床表现138

三、实验室检查139

四、影像学检查14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40

六、治疗142

第四章 常见代谢异常疾病及代谢综合征144

第一节 血脂异常症144

一、病因及分类144

二、临床表现146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47

四、血脂异常的检出148

五、诊断标准148

六、治疗原则149

七、低脂质血症153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154

一、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与病因154

二、临床表现155

三、实验室检查155

四、影像学检查156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157

六、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预防158

第三节 痛风160

一、痛风的病因及分类160

二、临床表现161

三、实验室检查162

四、影像学检查163

五、诊断标准163

六、治疗原则164

第四节 肥胖症166

一、肥胖症的分类及病因167

二、临床表现168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69

四、诊断标准169

五、治疗原则170

第五节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171

一、病因171

二、实验室检查172

三、诊断标准172

四、治疗原则172

第六节 微量蛋白尿173

一、临床表现174

二、实验室检查174

三、微量蛋白尿的诊断175

四、治疗原则175

第七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175

一、病因176

二、临床表现176

三、诊断标准177

四、治疗原则177

第五章 内分泌系统危重症180

第一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80

一、病因180

二、病理生理181

三、临床表现182

四、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18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83

六、治疗184

第二节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186

一、病理生理186

二、临床表现186

三、实验室检查18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88

五、治疗189

第三节 垂体危象19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91

二、临床表现191

三、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193

四、诊断193

五、预防与治疗194

第四节 甲亢危象195

一、诱因与发病机制195

二、临床表现196

三、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19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97

五、治疗199

第五节 肾上腺危象200

一、肾上腺危象病因200

二、临床表现201

三、实验室检查201

四、诊断标准201

五、治疗原则202

下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207

第六章 药物治疗概述207

第一节 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207

一、药物治疗的必要性207

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208

三、药物治疗的有效性208

四、药物治疗的经济性208

五、药物治疗的规范性209

第二节 药物治疗方案制订流程209

一、明确诊断209

二、明确药物治疗目标209

三、确定个体化用药方案210

四、药物治疗210

五、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与干预210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11

一、药物因素211

二、机体因素212

第四节 疾病对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213

一、对药物吸收的影响213

二、对药物分布的影响213

三、对药物代谢的影响214

四、对药物排泄的影响214

第五节 内分泌疾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215

一、基因重组技术用于肽类激素的研发215

二、激素的结构改造215

三、经黏膜途径给药215

四、缓、控释新剂型217

第七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218

第一节 胰岛素218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18

二、作用特征221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25

四、用法用量225

五、不良反应227

六、注意事项228

七、胰岛素专用注射装置的正确使用229

第二节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232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32

二、作用特征233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38

四、用法用量239

五、不良反应242

六、注意事项244

第三节 新型降糖药物247

一、肠促胰素类247

二、胰岛淀粉样多肽类药物252

第四节 不同类型降糖药物特征的综合比较254

一、不同类型胰岛素的比较254

二、非胰岛素类降糖药物的比较256

三、降糖药物的联合应用259

第八章 甲状腺疾病的药物治疗266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266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66

二、作用特征266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67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267

五、不良反应269

六、注意事项269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物271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71

二、作用特征271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72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273

五、不良反应274

六、注意事项275

第三节 不同类抗甲状腺药物特征的综合比较276

一、药物特征的综合比较277

二、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的比较277

第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79

第一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279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79

二、作用特征280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81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282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285

六、不良反应285

七、注意事项286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物288

一、作用特征288

二、药代动力学特征288

三、适应证及用法用量288

四、不良反应288

五、注意事项289

第三节 促皮质素289

一、作用特征289

二、药代动力学特征289

三、适应证及用法用量290

四、不良反应290

五、药物的相互作用291

六、注意事项291

第四节 皮质激素抑制剂292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92

二、作用特征292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93

四、用法用量293

五、不良反应294

六、药物的相互作用294

七、注意事项295

第十章 下丘脑-垂体激素及类似物296

第一节 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类似物296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96

二、作用特征296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97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297

五、不良反应298

六、注意事项298

第二节 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299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299

二、作用特征299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299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300

五、不良反应302

六、注意事项302

第三节 抗利尿激素303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03

二、作用特征303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03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304

五、不良反应304

六、注意事项304

第十一章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306

第一节 他汀类药物306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06

二、作用特征307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08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309

五、不良反应309

六、注意事项310

第二节 贝特类药物313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13

二、作用特征314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14

四、用法用量315

五、不良反应315

六、注意事项316

第三节 烟酸及其衍生物类318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18

二、作用特征318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18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318

五、不良反应319

六、注意事项320

第四节 胆酸螯合剂321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21

二、作用特征321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21

四、适应证及用法用量321

五、不良反应322

六、注意事项322

第五节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323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23

二、作用特征323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23

四、用法用量324

五、不良反应324

六、注意事项324

第六节 多不饱和脂肪酸类324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24

二、作用特征324

三、用法用量325

四、不良反应325

五、注意事项325

第七节 其他类调血脂药物325

一、作用特征326

二、用法用量326

三、不良反应327

四、注意事项327

第八节 不同类调脂药物在治疗血脂异常症中的比较328

一、药理作用的比较328

二、适应证的比较330

三、调脂功能的比较331

四、药代动力学的比较332

五、不良反应的比较332

六、注意事项的比较333

七、联合应用334

第十二章 代谢异常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337

第一节 钙磷代谢调节药物337

一、分类及品种分布337

二、作用特征338

三、药代动力学特征339

四、用法用量340

五、不良反应341

六、注意事项342

七、不同类钙磷代谢调节药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比较343

第二节 痛风的药物治疗345

一、抗急性痛风的药物346

二、抗高尿酸血症药物351

三、抗痛风的辅助药物356

第三节 肥胖的药物治疗358

一、作用特征358

二、药代动力学特征358

三、适应证358

四、用法用量359

五、不良反应359

六、注意事项359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国内外相关指南摘编360

第一节 糖尿病相关指南360

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61

二、糖代谢状态分类的诊断标准362

三、糖尿病的预防363

四、糖尿病的筛查标准364

五、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368

六、糖尿病的治疗方案373

七、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方案380

八、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392

九、糖尿病患者特殊时期的防治394

十、糖尿病的团队式管理395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相关指南396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96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09

三、碘缺乏病414

四、甲状腺炎415

五、甲状腺结节419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相关指南421

一、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421

二、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评估422

三、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案424

四、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监测429

第四节 痛风相关指南430

一、痛风的诊断要点431

二、痛风的治疗方案434

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案437

英文缩写名称对照表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