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的认知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语言的认知基础
  • 文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190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认知科学-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的认知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人类认知之谜1

1.2 认知科学2

1.3 认知语言学5

1.3.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6

1.3.2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8

1.3.3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14

1.3.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6

1.4 本书的结构25

第2章 范畴与范畴化27

2.1 范畴与范畴化研究的重要意义27

2.2 颜色范畴化的启示31

2.3 范畴化的经典理论35

2.4 范畴化的典型理论39

2.5 典型理论对语义模糊的解释力43

2.6 范畴化的层次问题48

第3章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53

3.1 引言53

3.2 概念隐喻的四个基本要素54

3.2.1 始发域和目标域54

3.2.2 经验基础55

3.2.3 映射57

3.3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59

3.3.1 常规隐喻、死隐喻与新隐喻59

3.3.2 结构隐喻的系统性60

3.3.3 方位隐喻的系统性61

3.3.4 本体隐喻的系统性63

3.4 概念隐喻的连贯性64

3.4.1 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64

3.4.2 多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65

3.5 结束语67

第4章 概念转喻的分类及认知理据68

4.1 引言68

4.2 转喻的邻近性68

4.3 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分类70

4.4 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分类71

4.4.1 整体ICM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73

4.4.2 整体ICM中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78

4.5 结束语83

第5章 认知识解及其维度85

5.1 引言85

5.2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涵义85

5.3 识解及其维度89

5.3.1 详细程度91

5.3.2 视角92

5.3.3 勾勒95

5.3.4 心理扫描97

5.4 结束语98

第6章 语言中的图形-背景99

6.1 引言99

6.2 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语言学涵义100

6.3 “语言空间”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105

6.3.1 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105

6.3.2 投影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108

6.4 语言“时间事件”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110

6.5 结束语115

第7章 词序的象似性116

7.1 引言116

7.2 图象序列原则117

7.3 与说话人接近原则119

7.4 邻近象似原则122

7.5 文化规约象似原则125

7.6 结束语128

第8章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129

8.1 引言129

8.2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语言表征129

8.3 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138

8.4 词汇空缺与语言演变141

8.5 结束语144

第9章 话题与话题构式146

9.1 引言146

9.2 有关话题的一些讨论149

9.3 话题的界定与性质152

9.4 话题化及其手段160

9.5 结束语166

第10章 焦点与焦点构式167

10.1 引言167

10.2 焦点的界定与性质168

10.3 焦点的类型及其性质172

10.4 焦点与预设的关系177

10.5 焦点化的手段179

10.6 结束语186

第11章 左移位构式187

11.1 引言187

11.2 左移位构式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188

11.3 左移位构式的功能195

11.4 左移位构式的认知分析198

11.5 结束语205

第12章 双主语构式206

12.1 引言206

12.2 对双主语构式的不同解释206

12.3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分析213

12.4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理据217

12.5 结束语220

第13章 关系小句221

13.1 引言221

13.2 关系小句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问题222

13.3 关系小句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225

13.3.1 关系小句与有定中心语225

13.3.2 关系小句与无定中心语228

13.3.3 关系小句与非指称中心语230

13.4 关系小句的句法特征231

13.4.1 句子成分的关系化231

13.4.2 中心语的省略234

13.4.3 中心语的右移位236

13.5 关系小句的功能237

13.6 结束语239

第14章 移情及其认知解释240

14.1 引言240

14.2 功能句法学中的移情原则241

14.3 移情原则给汉语研究的启示及其评价246

14.4 移情原则的认知分析250

14.5 结束语252

第15章 余论: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253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