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理科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哲理科学概论
  • 孟凯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3319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哲学问题-论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哲理科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哲理科学的立论基础1

1 阴阳五行的原始意义1

2 阴阳五行的引申意义2

3 哲理数学意义上的阴阳暨世界十二大规律的发现4

(一)对立统一规律与三五生成规律6

(二)消长对称规律与正反相抵规律6

(三)顺逆转化规律与物极必反规律7

(四)量变质变规律、渐变突变规律与分浑交替规律7

(五)差异永存规律与性状无穷规律8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9

4 哲理数学意义上的五行9

5 同一性和对立性的定量研究11

第二章 世界十二大规律的科学证据16

1 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证据16

2 三五生成规律的科学证据18

3 消长对称规律和正反相抵规律的科学证据20

4 顺逆转化规律和物极必反规律的科学证据22

5 质变量变规律的科学证据24

6 渐变突变规律的科学证据26

7 分浑交替规律的科学证据27

8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科学证据28

9 差异永存规律和性状无穷规律的科学证据32

第三章 世界十二大规律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总规律34

1 顺逆转化、物极必反规律决定世界万物发展的总趋势34

2 消长对称、正反相抵规律统摄世界万物发展的全过程36

3 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方式、过程和深度37

4 世界万物的演化过程、性质和关系38

第四章 世界十二大规律的人文和科学意义39

1 世界十二大规律的人文意义39

2 世界十二大规律的科学意义40

3 一门将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大科学——哲理科学42

第五章 哲理科学的公理体系、符号体系和推演规则43

1 哲理科学的公理体系43

2 哲理科学的符号体系44

3 哲理数学的推演规则46

(一)不足者补之,太过者泻之46

(二)阴阳盛虚关系47

(三)滋阴与补阳和泻阴与泻阳47

(四)正与邪的非相容性48

(五)邪实则祛之,正虚则补之49

(六)扶正与祛邪49

第六章 哲理名言剖析50

1 关于中庸之道50

2 关于祸福吉凶50

3 关于宇宙万物的本原51

4 关于发展速度53

5 关于逆境造就人才53

6 关于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54

第七章 古今聚讼辨析58

1 关于人性善恶之辨58

2 关于义利之辨60

3 关于名实之辨61

4 关于礼法之辨65

5 关于有无之辨67

6 关于理欲之辨69

7 关于对立统一之辨71

8 否关于人体科学之辨72

第八章 中医科学原理76

1 阴阳五行生理公式暨天人相应圆运动图76

2 取法自然,遵从规律80

3 抓住关键,参透根本83

4 安内御外,邪无所居90

5 治此及彼,一举两得95

6 治有先后,不可违逆99

7 治此顾彼,病邪尽去111

8 分清宜忌,确保无虞113

9 谨记务必,治无不力129

10 可与不可,不得颠倒146

11 必与不必,也须知悉166

12 罔顾前提,徒劳无益168

13 轻重缓急,不可不虑173

14 审明证候,区别假真179

15 明察异常,救治于危183

16 用药适度,及病则已194

17 区别主次,抓住重点197

18 比较伯仲,从优而为199

19 用药治病,须明其理201

第九章 社会科学原理217

1 人类社会何以形成217

2 社会缘何如此复杂217

3 社会绝对平等缘何永远难以实现218

4 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219

5 社会文明包括五个方面219

6 五行系统是最佳的社会组织形式220

7 关联偏差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220

8 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公正222

9 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方式在于协调而非武力222

10 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223

第十章 治国科学原理225

1 治国与中医治病具有同一性225

2 文化和人才是强国之本,资源和能源是发展之基227

(一)文化和人才是强国之本228

(二)资源和能源是发展之基232

3 国家富强的关键在于国民经济诸系统平衡和协调235

4 社会进步的关键在于五大文明平衡和协调240

5 限制公权力和惩治腐败是政通人和之保证243

6 公正和平衡是国家长治久安之基本条件247

7 逆势向上、顺势而为是国家历久不衰之策250

8 构建和谐、创新型社会,非科学治国莫属253

9 体制改革和文化复兴是国家中兴之望259

第十一章 经济科学原理265

1 人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65

2 经济活动客体的演化遵循三五生成规律266

3 需求与供给是消长对称的267

4 人的兴趣爱好的复杂性决定了需求的多样性267

5 文化程度和贫富差异决定了需求的层次性268

6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268

7 发展经济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正反相抵的269

8 政治与经济相互促进和制约270

9 经济周期律271

10 经济的危机与复苏272

11 经济系统的五行管理体制273

第十二章 思维科学原理275

1 思维形式和思想方法275

2 对称思维和逆向思维276

3 辐射思维与辐辏思维277

4 灵感与顿悟278

5 思维定势与奇思妙想279

6 思维方向的转换和调整279

7 思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80

8 思维的源泉永不枯竭281

9 思维与实践281

10 思维成果的深化和发展281

11 思维与健康282

第十三章 人生科学原理285

1 廉耻诚信统心田,为人处事有底线285

2 孝悌忠恕行规范,家和人敬问心安286

3 人有两极与中间,分为五类可盖全286

4 伟人事业永为念,凡人挣钱与花钱287

5 壮老病死人难免,返老回青可实现288

6 趋利避害人皆盼,顺其自然方周全289

7 量入为出图长远,安贫乐道心地宽290

8 不卑不亢不招怨,淡定自若福寿全291

9 生克相抵是福源,顺逆交替乃自然291

10 起居定时食无偏,心态平和体自健293

11 高人为友益匪浅,有名无德当避远294

12 逆境积累顺境展,起伏跌宕铸伟男295

13 人生愁烦有其源,狂妄消沉两道坎297

14 得失成败皆等闲,从容面对心坦然298

15 取决于己力用全,取决于人不为念299

16 推心置腹遂人愿,求助当以人在先300

17 名利贪欲祸之源,坑蒙拐骗乱人寰301

18 得此失彼乃必然,追名逐利得其反302

19 修身养性除杂念,心底无私天地宽303

20 与世无争人不怨,宽厚仁爱享天年304

21 世态炎凉人两面,善报恶报皆有缘305

第十四章 事理科学原理307

1 逆势求进谋长远,顺势求解多胜算307

2 寓逆于顺势化缓,逆势之举不再难309

3 顺势行之路平坦,逆势行之有风险311

4 逆可为之顺亦然,顺势无为逆休言312

5 逆势可向顺势转,具备条件是关键313

6 消长与共正拮反,相容相斥两相连314

7 恪守中道智慧添,万事皆宜无祸端315

8 量变积累生质变,好事坏事理皆然315

9 万事常态皆自然,知常可以察其变316

10 若现异象有异变,即应防患于未然317

11 急功近利祸难免,循序渐进方周全318

12 人为分化多弊端,良莠颠倒秩序乱319

13 对立统一类万千,相反对称可盖全320

14 证有容易证无难,否定存在休妄言321

15 缩小差异犹可念,欲求全同难实现322

16 求同别异类乃建,条分缕析规律显322

第十五章 教育科学原理324

1 教育功能在塑造,五种能力不可少324

2 因材施教重爱好,事半功倍成效高326

3 寓教于乐多动脑,转逆为顺出奇招327

4 循序渐进根基牢,揠苗助长竟早夭328

5 勤动手笔多思考,手脑并用效率高330

6 学习过程谋创造,创新促学有奇效331

7 学新思旧作比较,形成体系方牢靠331

8 不论知识多与少,融会贯通至重要332

9 课程门类应较少,重在基础与精要332

10 何以不断有创造,哲理数理相融合333

11 知识关联成网络,兼容并蓄利于教335

12 应试教育铸大错,难育全才损大脑336

第十六章 军事科学原理338

1 军事可借助“象数结合的世界全息太极图”进行研究338

2 从三五生成规律分析决定战争胜败的要素340

3 顺逆转化规律和物极必反规律在军事上的应用341

4 使敌发生顺势变化,变逆势攻之为顺势取之342

5 敌弱我强当采取速决战,敌强我弱当采取持久战343

6 消长对称规律和正反相抵规律在军事上的应用344

7 知敌之所短,当采取“正反相抵”之策344

8 知敌之所长,当避免“正反相抵”发生345

9 事理科学原理也适合于军事345

第十七章 数学发展趋势和无穷概念探索347

1 数学的形成和发展机理347

2 数学危机的出现和解决348

3 数学分支的形成机理349

4 数学方法的共存与互补350

5 传统数学的局限与哲理数学的兴起351

6 关于无穷大量的唯一性352

7 关于无穷小量的唯一性353

第十八章 自然科学发展趋势及其负面影响和危机355

1 学科体系的形成遵循三五生成规律355

2 研究内容的扩充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和分浑交替规律356

3 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358

4 自然科学发展的三种境界360

5 自然科学的负面影响和毁灭性危机361

6 自然科学发展与人文精神362

7 中庸之道是化解自然科学危机的惟一选择363

后记365

参考文献369

名词索引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