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科学的旅游研究 体系、方法和路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向科学的旅游研究 体系、方法和路径
  • 宋子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ISBN:97875032530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旅游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向科学的旅游研究 体系、方法和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旅游研究的学科性质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对学科的认识2

(一)学科概念的内涵3

(二)学科的内在规定性6

(三)学科成熟度的衡量标准12

三、旅游成为学科的可能性15

(一)旅游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5

(二)旅游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

(三)旅游研究的学科支撑20

(四)进一步思考22

四、旅游作为学科的成熟度24

(一)国外旅游学的学科建设状况24

(二)国内旅游学的学科建设状况28

(三)我国旅游学的一级学科之路40

第二章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核和边界46

一、什么是旅游46

(一)旅游的四种属性46

(二)旅游活动的两个层次48

(三)狭义旅游活动的两个视角51

二、对旅游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的认识53

(一)旅游学的研究对象53

(二)旅游学的逻辑起点56

三、核心概念分歧对旅游学科建设的影响64

四、旅游学的学科边界69

第三章 旅游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72

一、旅游研究的多学科介入及对其的超越72

(一)多学科介入是旅游学科不成熟的体现而非旅游现象复杂性的结果72

(二)制约旅游学科成长的主要是多学科的表层切入而非多学科介入本身75

(三)对多学科介入的超越要以多学科研究的充分发展为基础80

二、旅游研究方法论的实证主义和现象学之辩82

(一)申葆嘉的旅游现象论和实证研究方法83

(二)谢彦君的旅游本质论和现象学研究方法88

(三)旅游研究的方法论取向90

三、实践导向的旅游理论生产96

(一)旅游研究的实用主义倾向97

(二)旅游研究和实践的疏离102

(三)根植实践和理论抽象113

第四章 旅游学理论体系的构建115

一、学科理论体系及其构建115

(一)什么是学科理论体系115

(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116

(三)学科体系和学科的理论体系118

二、旅游学的理论体系119

(一)几种代表性观点119

(二)评价与讨论131

三、旅游学的学科体系135

(一)旅游学科体系的层次划分135

(二)旅游学的基础理论范畴142

(三)旅游学的分支学科范畴146

四、知识积累、科学共同体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147

(一)科学共同体的构建147

(二)有效的知识积累150

第五章 学科建设视角下的旅游教育156

一、旅游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扩张与局部萎缩的并存156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156

(二)对问题成因的初步解释159

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缺口大与学生行业就业率低、离职率高的并存161

(一)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161

(二)对问题成因的初步解释162

三、旅游专业学生不同群体的专业认知166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167

(二)基本调查结果169

(三)群体差异和相关性分析174

(四)主要发现177

四、旅游本科教育内容及其和职业需求的契合性178

(一)旅游本科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情况178

(二)旅游行业实践的职业需求情况180

(三)旅游本科教育内容和职业需求的比较分析182

五、对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思考184

(一)对旅游高等教育两大矛盾的再认识184

(二)对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性思考188

附录:旅雁群关于旅游学科建设的两个话题190

一、评述对象和方法190

二、旅游研究的应用性和理论性之辩191

(一)话题概况191

(二)发言实录192

(三)评论196

三、期刊对于中国的旅游学者来说有多重要197

(一)话题概况197

(二)发言实录197

(三)评论219

参考文献221

一、英文部分221

二、中文部分222

后记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