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次大开放浪潮 广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志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0906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482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广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三次大开放浪潮 广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7
第一章 不失时机地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7
第一节 充分认识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重大意义7
一、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是广西贯彻中央对外战略新思想和外交工作新理念、新方略的具体行动7
二、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是广西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和正确抉择9
三、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是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必然要求10
四、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10
第二节 广西前两次大开放浪潮演变历程及成功经验12
一、广西前两次大开放浪潮演变历程12
二、广西前两次大开放浪潮的成功经验23
第三节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29
一、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面临的新机遇29
二、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面临的新挑战31
第四节 广西掀起第三次大开放浪潮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34
一、关于战略意图问题34
二、关于战略取向问题36
三、关于战略任务问题38
四、关于战略目标问题44
五、关于战略举措问题46
第五节 广西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48
一、正确处理开放主导战略与其他发展战略的关系48
二、正确处理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国际区域合作与国内区域合作的关系49
三、正确处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49
四、正确处理以东盟为开放重点与其他区域开放的关系49
五、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关系50
第二篇 全国各地开放新方略及其启示53
第二章 全国区域开放新格局与新战略53
第一节 我国对外开放演变历程53
一、第一阶段:以沿海区域开放为重点的探索阶段(1978—1991年)53
二、第二阶段: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推进和全方位区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阶段(1992—2000年)54
三、第三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阶段(2001—2013年)55
四、第四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阶段(2013年以来)56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新战略57
一、党的十八大以前我国开放战略述评57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外开放新战略59
第三节 我国区域开放新格局与各地开放新方略61
一、我国区域开放新格局61
二、全国各地扩大开放新方略64
第三章 沿海地区开放新方略及启示74
第一节 沿海地区开放新方略评介74
一、开放理念不断更新升级74
二、开放模式不断丰富完善76
三、开放开发步伐不断提速80
四、“逐鹿海洋经济”成为沿海开放大战略81
第二节 沿海地区开放新方略对广西的启示87
一、积极将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87
二、把沿海地区作为重点开放开发地区89
三、把港航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90
四、注重临海产业发展91
五、注重开放政策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93
第四章 沿边地区开放新方略及启示95
第一节 沿边地区开放新方略评介95
一、全国掀起新一轮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高潮95
二、云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沿边开发开放新方略97
第二节 沿边地区开放新方略对广西的启示103
一、加快广西沿边经济带建设103
二、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104
三、推动边境地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104
四、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104
五、充分发挥边境经贸合作平台作用105
六、争取更多沿边开放政策105
七、争取设立中国(凭祥)边境自由贸易示范区106
第五章 内陆地区开放新方略及启示107
第一节 内陆地区建设开放高地新方略107
一、重庆: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107
二、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109
三、陕西: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和西咸一体化111
四、湖北:以“两圈一带”推进全面开放开发114
五、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115
第二节 内陆地区建设开放高地新方略对广西的启示117
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核心是解放思想117
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须不断强化政策支持118
三、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须不断强化产业支撑118
四、建设内陆开放型高地须着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119
五、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须扬长补短119
六、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关键是人才120
第六章 开发区开放新方略及启示123
第一节 开发区开放新方略与新政策123
一、各类开发区评介123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34
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35
第二节 开发区开放新方略新政策对广西的启示135
一、打造开放合作新平台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效途径135
二、增创政策体制机制新优势是开发区活力之源136
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发展方向136
第七章 周边省对东盟开放合作新方略及启示137
第一节 周边省对东盟开放新方略评介137
一、明确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定位和目标138
二、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140
三、搭建开放合作平台140
四、完善开放合作机制141
五、加快实施以东盟为重点的“走出去”战略142
第二节 周边省对东盟开放合作新方略对广西的启示143
一、把加强区域合作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143
二、把大通道建设作为开放合作的战略任务143
三、把产业作为开放合作的重要突破口144
四、把企业作为开放合作的主体145
五、把平台建设作为提升开放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145
六、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开放合作的保障146
第三篇 广西近十年开放合作回顾总结149
第八章 广西近十年开放合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主要做法149
第一节 广西近十年开放合作取得的主要成绩149
一、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49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50
三、区域合作蓬勃发展150
四、多项开放工作创全国第一151
五、开放条件发生重大变化151
第二节 广西近十年开放合作的主要做法152
一、以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开放152
二、抓住机遇实施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战略153
三、举办好、运用好、发挥好、发展好中国—东盟博览会154
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155
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155
六、着力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155
七、着力优化发展软硬环境156
八、加强对开放合作工作的组织领导157
第九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回顾与总结158
第一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回顾158
一、参展规模越来越大159
二、东盟国家参展参会积极性逐步提高159
三、商品贸易成交量逐年快速增长159
四、投资合作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159
第二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积极作用166
一、促进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166
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167
三、有效提高了中国—东盟的国际影响力167
四、成功搭建了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168
五、促进了广西的开放和发展169
第三节 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主要做法170
一、共办共赢是成功办会的保障171
二、展会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结合是特色171
三、坚持不断创新和打造新亮点是灵魂172
第十章 广西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回顾与总结173
第一节 广西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回顾173
一、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形成173
二、互联互通建设得到加强174
三、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更加凸显175
四、进出口贸易突飞猛进176
五、产业合作广泛开展176
六、互相投资不断扩大178
七、人文交流不断深入178
第二节 广西对东盟开放合作的主要做法179
一、出台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的工作意见179
二、加强对东盟开放合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180
三、出台与东盟全面开放合作的行动计划181
四、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平台作用181
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182
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高层互访和友好往来183
第十一章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回顾与总结184
第一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主要成就184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85
二、五个重点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185
三、对外开放构建了新的格局189
第二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主要做法190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190
二、以规划为先导,科学统筹经济区开放开发191
三、以产业优先发展为核心,推动形成临海产业集群191
四、以基础设施为保障,提高整体配套服务水平192
五、以港口建设为龙头,打造现代化亿吨大港192
六、以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形成产业集群优势192
七、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建设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193
八、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增强区域发展活力193
九、以宣传造势为手段,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影响力194
第三节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成功经验194
一、必须坚持主动服务和实施国家战略为基本导向194
二、必须坚持以开放合作为根本出路195
三、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195
四、必须坚持以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发展为重要手段196
五、必须坚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为战略举措196
第十二章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回顾与总结197
第一节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发展回顾197
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机制建设进展情况197
二、泛北部湾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成效203
第二节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主要做法210
一、坚持共同获益、务实渐进、开放透明的原则210
二、不断强化泛北共识,形成良好合作发展氛围210
三、以通道建设为基础,务实推进泛北合作211
四、以金融合作为先导,率先推进泛北合作211
五、以推进制度化建设为保障,助推泛北合作212
六、以打造合作载体为抓手,引导泛北合作走向深入212
七、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全面深化泛北合作213
第十三章 广西与香港澳门台湾开放合作回顾与总结214
第一节 广西与港澳开放合作回顾与总结214
一、广西与港澳开放合作的主要成绩214
二、广西与港澳开放合作的主要做法214
第二节 广西与台湾开放合作回顾与总结215
一、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桂台投资贸易合作216
二、不断提升桂台产业合作水平216
三、不断扩大桂台人文交流合作218
第三节 广西发挥侨乡优势回顾与总结218
一、广西发挥侨乡优势的主要成绩218
二、广西发挥侨乡优势的主要做法219
第十四章 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回顾与总结222
第一节 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回顾222
一、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222
二、广西参与GMS合作成效显著223
第二节 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做法228
一、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平台228
二、优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29
三、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文化交流229
第十五章 广西参与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回顾与总结230
第一节 广西参与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回顾230
一、中越“两廊一圈”的提出230
二、广西参与中越“两廊一圈”合作稳步推进231
第二节 广西参与中越“两廊一圈”合作的主要做法232
一、努力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232
二、加强互联互通建设232
三、加强务实有效的产业合作233
四、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233
五、积极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234
六、不断完善双边合作机制235
第十六章 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回顾与总结237
第一节 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回顾237
一、成功签署一批重大合作协议237
二、编制完成一批合作专项发展规划238
三、实现投资合作持续快速增长238
四、建成一批重点合作项目238
五、建成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239
六、推进一批合作园区建设239
七、全面提升两广合作水平240
八、成功承办第五届泛珠论坛240
九、建立健全多个领域合作机制241
第二节 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做法242
一、加强组织领导242
二、坚持规划先行242
三、坚持以项目为抓手242
四、加强重点领域合作交流243
五、积极推进园区建设243
六、推动泛珠完善合作机制244
七、推动泛珠加强与东盟合作交流244
八、积极营造良好氛围245
第三节 广西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合作的回顾与总结245
一、广西与浙江合作245
二、广西与上海合作245
三、广西与环渤海经济圈合作246
四、广西与中西部等地区合作246
第四篇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总体思路249
第十七章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环境分析249
第一节 国际环境249
一、全球经济增长方面249
二、国际竞争方面249
三、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方面250
四、周边地区形势方面251
第二节 国内环境252
一、开放战略指导思想方面252
二、开放型经济方面253
三、对外开放格局方面254
第三节 区内环境256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257
二、优势与劣势同在258
第十八章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总体构想260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60
一、指导思想260
二、基本原则260
第二节 发展目标261
一、总体目标261
二、具体目标262
三、主要目标说明265
第三节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战略组合267
一、东盟战略267
二、北部湾战略267
三、西江战略268
四、兴边战略268
五、通道战略268
第十九章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战略任务和工作重心270
第一节 沿海开放开发重心:建设西南国际航运中心270
一、建设西南国际航运中心已刻不容缓270
二、关键是实施港航强桂战略271
三、港城联动港工互动提升沿海开放开发水平277
第二节 沿边开发开放重心:先行先试277
一、先行构建面向东盟的沿边开放带277
二、先行申报设立东兴经济特区278
三、先行建成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279
四、先行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282
五、先行打造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284
六、先行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285
七、先行形成沿边产业集聚新优势287
八、先行探索沿边开放开发新模式288
第三节 沿江开发开放重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289
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广西进入“三沿”全面开放开发新时代289
二、西江经济带建设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起步291
三、合力打造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292
第四节 构建新的战略支点重心:中国—东盟合作高地293
一、加速国际大通道建设293
二、升级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开放合作平台293
三、升级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295
四、把北部湾建成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先行区296
五、携手粤港澳台深化与东盟合作297
六、构筑中国与东盟人文合作大平台297
第五节 发展开放型经济重心:培育综合竞争新优势298
一、推动园区经济大发展298
二、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298
三、推动港口经济大发展299
四、推动通道经济大发展299
五、推动口岸经济大发展299
六、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300
七、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和利用外资水平300
八、增创外贸进出口新优势301
九、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301
第二十章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保障措施302
第一节 完善对外开放管理体制机制302
一、建立强有力的对外开放领导机制302
二、改革开放合作机制302
三、强化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303
四、健全宏观指导机制303
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304
第二节 健全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体系304
一、出台区域经济合作支持政策304
二、完善对外贸易支持政策304
三、创新引资支持政策304
四、加强“走出去”支持政策305
五、出台涉外中小企业支持政策305
六、出台县区对外开放支持政策305
第三节 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对外开放环境305
一、提高进出口贸易公共服务水平305
二、提高涉外投资公共服务水平306
三、改善交通和口岸基础设施条件306
四、加强对外开放宣传306
五、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307
第四节 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307
一、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队伍307
二、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化人才培训基地307
第五篇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的政策促进体系311
第二十一章 全国对外开放新政策汇总分析311
第一节 区域开放新政策311
一、沿海地区开放新政策311
二、沿边地区开放新政策316
三、内陆地区开放新政策320
第二节 外经外贸外资新政策322
第三节 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新政策325
第二十二章 全国各地开放新政策评介328
第一节 沿海地区开放新政策评介328
一、广东开放新政策328
二、福建开放新政策330
三、山东开放新政策333
四、上海开放新政策334
五、天津开放新政策336
第二节 沿边地区开放新政策评介340
一、吉林开放新政策340
二、内蒙古开放新政策342
三、新疆开放新政策344
四、云南开放新政策345
第三节 内陆地区开放新政策评介348
一、宁夏开放新政策348
二、陕西开放新政策348
三、四川开放新政策349
四、湖北开放新政策349
五、湖南开放新政策350
第二十三章 广西对外开放现有政策评估分析352
第一节 广西对外开放现有政策评估352
第二节 广西对外开放现有政策与外省比较分析379
第二十四章 广西第三次大开放浪潮政策促进体系设计404
第一节 政策促进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404
一、充分利用国家和广西现有政策原则404
二、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政策原则404
三、积极争取和创新政策原则404
四、可行性和便操作原则405
五、统筹兼顾原则405
第二节 财税支持政策405
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405
二、财税体制创新407
三、对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407
四、完善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407
五、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408
六、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408
七、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408
八、加快出口退税进度408
第三节 金融支持政策409
一、加大信贷投放力度409
二、投融资制度创新409
三、创新外经贸企业融资担保方式409
四、支持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410
五、加快金融市场开放410
六、加强外汇管理和服务410
七、加快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410
第四节 土地支持政策411
一、争取北部湾经济区土地政策先试先行411
二、优先保障鼓励类外来投资项目用地411
三、完善开发区土地政策体系412
四、调整有关土地规费征收办法412
五、支持推进土地管理创新413
第五节 对外贸易支持政策413
一、优化对外贸易结构413
二、改善进口商品结构414
三、大力发展服务贸易414
四、加强贸易摩擦应对和风险防范414
第六节 引资支持政策415
一、优化利用外资结构415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415
三、增强利用外资效益415
四、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415
五、依法规范检查和收费项目416
第七节 走出去支持政策416
一、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416
二、加强规划指导417
三、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保险支持417
四、推进“走出去”便利化417
五、促进企业联盟合作418
六、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风险防范418
第八节 区域合作支持政策419
一、开放合作机制创新419
二、完善中国—东盟合作机制419
第九节 口岸建设支持政策420
一、拓展口岸功能420
二、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420
三、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420
四、推动“中国—东盟游客自由行”421
第十节 其他支持政策421
一、人才政策421
二、科技政策422
三、社会政策422
附录425
专访一:不失时机实施以开放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425
专访二:不失时机地加快建设西南国际航运中心433
参考文献441
后记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