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魅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魅文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15130.jpg)
- 杨清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431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402页
- 主题词:神-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魅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民间信仰与魅文化1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与民间信仰1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1
二、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3
第二节 民间信仰问题的思考9
一、民间信仰的地域性9
二、民间信仰的合法性12
三、民间信仰的存在形式13
四、民间信仰的信仰对象14
第三节 对民间信仰认识的展望16
一、民间信仰研究领域的拓宽16
二、民间信仰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19
三、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误传23
第四节 魅文化研究综述24
一、选题理由24
二、选题意义25
三、研究现状26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28
五、课题创新之处29
六、主要观点29
第一章 魅之源起31
第一节 “魅”字31
一、“魅”字的写法31
二、“魅”与“鬼”33
第二节 魅的传说34
第三节 魅的基本特征36
一、魅有原形36
二、魅善迷惑人37
第四节 古代对魅的记载37
一、先秦时期37
二、秦汉到六朝38
三、隋唐至五代38
四、宋元时期38
五、明清时期39
第二章 魅故事与魅的文献记载41
第一节 秦汉魏晋时期的魅41
一、汉魏时期对魅的总体认识41
二、魅的形体各异42
二、以御魑魅48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魅53
一、魅的成熟,丰富多彩的魅故事53
二、唐代谏书中的“魅”57
三、唐代文学对“魅”的引用60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魅65
一、有形的魅65
二、无形的魅74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魅78
一、魅形象趋于复杂78
二、魅的性格与脾气85
三、说教重于故事88
四、口头语言中的魅91
五、魅信则有,不信则无92
六、魅由人兴93
第三章 魅的家族体系99
第一节 魑魅99
一、汉魏六朝故事中的魑魅99
二、隋唐五代故事中的魑魅100
三、夏金宋元故事中的魑魅101
四、明清故事中的魑魅102
五、对魑魅的总体认识103
第二节 精魅、物魅、老魅104
一、精魅104
二、物魅106
三、老魅107
第三节 鬼魅111
一、鬼魅的记载111
二、对鬼魅的认识的归纳114
第四节 其他魅类115
一、妖魅115
二、邪魅117
三、魔魅119
四、百魅121
第五节 厌魅122
一、什么是厌魅之术122
二、古代对厌魅之术的惩禁125
第四章 魅之原形135
第一节 陆上动物135
一、蛇136
二、狐、狸139
三、虎142
四、犬(狗)144
五、鹿145
六、猫145
七、猴146
八、獾147
九、其他148
第二节 水族两栖动物149
一、鼋鼍149
二、鳖151
三、龟152
四、獭153
五、蛟153
六、鱼154
七、虾155
八、其他156
第三节 飞行动物156
一、鸡156
二、鸟157
三、蚱蜢158
四、苍蝇158
第四节 植物158
第五节 日常用品160
一、枕160
二、履161
三、石161
四、酒榼162
五、钟163
六、牛骨等物163
七、马鞍164
第六节 其他原形164
一、原形不明164
二、怪物兴魅165
第五章 魅的骚扰与除魅169
第一节 魅故事分析169
一、侵害对象169
二、出没地点170
三、出没时间172
四、危害程度173
五、魅的结局174
第二节 魅之祸害175
一、惑挠百姓175
二、致人生病178
三、截掠财物179
四、取人性命180
五、人魅情爱181
六、截人头发183
第三节 除魅之道184
一、除魅之人184
二、除魅之法189
三、除魅工具197
四、除魅效果209
第六章 魅与非魅213
第一节 魅的个性213
一、魅是如何产生的213
二、魅的本性214
三、魅不能招惹214
四、魅不欺盛215
第二节 似魅而非魅216
一、鬼魂216
二、精怪217
三、夜叉220
四、山魈221
五、魃223
六、神224
七、鬾225
八、其他225
第三节 魅观念与医药病疫228
一、魅之病疫228
二、治疗魅病229
三、以魅入药232
四、魅病根源233
第七章 造魅之人评述237
第一节 魏晋南朝237
一、魏晋237
二、南朝239
第二节 隋唐时期241
第三节 宋金元明时期243
一、北宋244
二、南宋247
三、金249
四、元至明初249
五、其他250
第四节 清代251
第八章 地域文化中的魅257
第一节 岭南之魅257
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258
二、祖先崇拜259
三、物魅信仰260
四、信仰的交流与冲突261
五、病疫与巫术262
六、佛教南传263
第二节 西南地区鬼魅信仰之变迁265
一、西南宗教信仰概述265
二、西南地区的民间信仰266
三、丰富多彩的魅故事273
四、西南民间信仰的演变276
第三节 域外之魅281
一、神话之境281
二、西方地域282
三、东南诸地284
四、日本文化中的鬼魅信仰285
第九章 魅与社会文化287
第一节 “魅”与民间信仰287
一、为什么说魅观念是民间信仰287
二、魅信仰的表现289
第二节 魅与宗教293
一、佛教294
二、道教298
三、多教融合303
第三节 魅源于社会生活304
一、一般事件304
二、偶然事件306
三、文化因素310
第四节 魅信仰与民族交流踪迹314
第十章 现代社会与魅317
第一节 魅力之“魅”317
一、“魅力”一词317
二、魅力的内涵与外延319
三、魅力的价值与定位325
第二节 现代语言与魅326
一、现代汉语中具有代表性的魅类词汇326
二、文学作品329
三、影视作品330
四、品牌331
第三节 网络传媒与魅332
一、网络魅语333
二、百魅网站333
三、游戏之魅334
第十一章 魅认识的归宿337
第一节 魅之外形337
第二节 魅之本性338
第三节 魅与传统文化340
一、造神情绪340
二、墨守性格342
三、多变性情343
附表345
一、历代魅故事汇总表345
二、魅言魅语汇总表366
三、与“魅”同源(相关)文字一览373
参考文献377
一、传统文献377
二、今人理论专著381
三、国外论著384
四、论文385
后记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