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果选择理论研究 以涉外产品责任领域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结果选择理论研究 以涉外产品责任领域为例
  • 王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6673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国际私法-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结果选择理论研究 以涉外产品责任领域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解题1

二、文献与研究综述2

三、研究方法14

四、基本思路15

第一章 结果选择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挑战17

第一节 传统冲突法理论与规则19

一、意大利“法则区别说”及相关规则19

二、“既得权说”与《美国冲突法重述》23

三、传统冲突法理论与规则的特征29

第二节 传统理论与规则的运用:以产品责任为视角31

一、“侵权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规则32

二、“侵权适用损害发生地法”规则34

三、“产品责任适用产品获得地法”规则38

第三节 结果选择理论对传统的挑战42

第二章 结果选择理论在美国的发展51

第一节 “政府利益分析说”53

一、基本学术思想54

二、对实体判决结果的关注60

第二节 “较好的法律说”63

一、学术思想简介63

二、对公正判决结果的追求68

第三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74

一、“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75

二、实现公正判决结果的尝试78

第四节 小结82

一、特征总结82

二、成因探析85

第三章 美国结果选择理论的应用:以涉外产品责任为视角91

第一节 政府利益分析说在产品责任领域的运用情况93

第二节 较好法律说在产品责任领域的运用情况100

第三节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产品责任领域的运用情况105

第四节 小结113

第四章 结果选择理论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121

第一节 结果选择规则:类型描述123

一、促成法律行为有效性125

(一)促成民事行为有效125

(二)促成合同形式有效127

(三)促成遗嘱成立130

二、促进身份关系的确定性133

(一)有利于婚姻关系的缔结和解除133

(二)有利于亲子关系成立136

三、促成对特定当事人的特殊保护139

(一)合同领域对消费者的特殊保护139

(二)给予受雇佣者的特殊保护142

(三)对侵权行为受害人的特殊保护144

(四)对被扶养人、被监护人的特殊保护147

第二节 结果选择规则:理论分析150

一、名称之辨150

二、以“结果”为法律选择标准的合理性154

(一)是否危及判决结果一致性的实现154

(二)冲突规范应否体现对实体判决结果的导向155

(三)是否违背平等保护的基本观念161

(四)司法任务更为繁重163

三、“结果”的实现方式164

四、在法典中的地位167

第三节 例外条款169

一、状态描述170

(一)总则中的例外条款170

(二)针对特定法律领域的例外条款172

(三)针对具体法律关系的例外条款174

二、实现公正判决结果的途径175

第四节 小结179

第五章 大陆法系结果选择理论的运用:以产品责任为视角183

第一节 结果选择规则的运用185

一、状态描述185

二、比较分析188

(一)特别保护原告的合理性189

(二)给予原告特别保护的方式194

(三)连接点的设置197

第二节 例外条款的运用205

一、状态描述206

二、必要性分析211

第六章 结果选择理论在我国涉外产品责任领域的运用215

第一节 《民法通则》第146条217

一、法条分析217

二、在涉外产品责任领域的运用221

第二节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5条228

一、特征分析228

二、总体评价229

结论235

参考文献243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