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钛基材料制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保祥,胡鸿飞,何金勇,张桂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803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618页
- 主题词:钛基合金-金属材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钛基材料制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钛基础1
1 绪论1
2 钛及其化合物6
2.1 钛6
2.1.1 钛的基本性质6
2.1.2 钛的同位素7
2.2 钛的性能7
2.2.1 纯钛的分类7
2.2.2 钛的强度7
2.2.3 钛的化学活性7
2.2.4 钛的热性能8
2.2.5 钛的可塑性8
2.2.6 钛的低温性能8
2.2.7 钛的耐蚀性能8
2.2.8 钛的耐热性8
2.2.9 纯钛性能8
2.2.10 重要的含钒钛合金9
2.2.11 钛合金形成元素10
2.2.12 钛的典型金属间化合物10
2.2.13 钛的不反应元素11
2.2.14 钛的结合杂质及其影响11
2.2.15 热氢处理12
2.2.16 工业化制钛方法12
2.2.17 在研制钛方法12
2.2.18 可能的制钛途径12
2.3 钛的化学性质13
2.3.1 化学反应13
2.3.2 其他形式的化学反应13
2.3.3 钛与HF和氟化物13
2.3.4 钛与HCI和氯化物13
2.3.5 钛与硫酸和硫化氢13
2.3.6 钛与硝酸和王水14
2.4 钛的化合物14
2.4.1 钛的无机化物14
2.4.2 钛的有机化合物32
2.5 钛的生物特性35
2.5.1 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35
2.5.2 粉末注射成型技术36
2.5.3 Ti合金-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发36
3 钛资源37
3.1 钛的地球化学37
3.2 钛矿的成矿特点39
3.3 重要钛矿床42
3.3.1 钒钛磁铁矿岩矿床42
3.3.2 钛铁矿砂矿床47
3.3.3 金红石岩矿床50
3.3.4 其他51
3.4 钛矿物51
3.4.1 钛铁矿53
3.4.2 钛磁铁矿54
3.4.3 白钛石54
3.4.4 金红石54
3.4.5 钙钛矿55
3.4.6 锐钛矿55
3.4.7 板钛矿55
3.5 工业矿物56
3.6 资源分布58
3.6.1 国内资源分布58
3.6.2 国外资源分布60
第2篇 钛制造63
4 钛材料制造技术——钛精矿63
4.1 钛矿选别基础63
4.1.1 粗选64
4.1.2 重力选矿64
4.1.3 浮选64
4.1.4 磁选65
4.1.5 电选65
4.2 钛铁矿的矿石性质66
4.2.1 海滨砂矿的矿石性质66
4.2.2 钛铁矿风化壳或残坡积砂矿的矿石性质68
4.2.3 岩矿钛铁矿性质71
4.3 钛铁矿选矿75
4.3.1 砂矿钛铁矿选矿75
4.3.2 钛原生矿(脉矿)的选矿86
4.3.3 钛铁矿岩矿86
4.4 典型选矿厂90
4.4.1 中国攀枝花典型选矿厂90
4.4.2 中国承德典型选矿厂90
4.4.3 美国麦金太尔选矿厂90
4.4.4 芬兰奥坦麦基选矿厂91
4.4.5 俄罗斯卡奇卡纳尔选矿厂91
4.4.6 新西兰试验选厂91
4.5 钛铁矿选矿设备92
4.5.1 筛分分级设备92
4.5.2 洗矿94
4.5.3 重选95
4.5.4 强磁选96
4.5.5 浮选97
4.5.6 电选98
4.6 选矿药剂99
4.6.1 黄药99
4.6.2 起泡剂100
4.6.3 调整剂100
4.6.4 抑制剂100
4.6.5 活化剂101
4.6.6 介质pH值调整剂101
4.7 钛精矿标准102
4.7.1 中国钛精矿行业标准YB 4031—91102
4.7.2 世界各地钛铁矿精矿的化学组成103
4.7.3 钛精矿质量标准YB/T 4031—2006103
4.7.4 上海、株洲电焊条厂对钛铁精矿质量要求104
5 钛材料制造技术——天然金红石105
5.1 天然金红石105
5.1.1 金红石矿物特征105
5.1.2 天然金红石产品特征106
5.2 金红石矿床的分类及其主要地质特征106
5.2.1 变质类矿床107
5.2.2 与侵入岩有关的矿床109
5.2.3 沉积类矿床111
5.2.4 碱性岩风化型矿床112
5.3 金红石矿物选矿特性及其工艺要求113
5.3.1 金红石砂矿的选矿特性及其工艺要求113
5.3.2 金红石脉矿特点及选矿工艺选择115
5.5 典型金红石选矿116
5.5.1 山西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116
5.5.2 四川会东新山金红石矿117
5.5.3 湖北枣阳金红石矿117
5.5.4 陕西商南金红石矿117
5.5.5 江苏等地金红石矿117
5.5.6 河南方城金红石矿118
5.6 国内外天然金红石矿物质量及用途118
5.6.1 国内外天然金红石矿物质量118
5.6.2 金红石矿产品用途及特点119
6 钛材料制造技术——人造富钛原料120
6.1 人造金红石120
6.1.1 ILuka还原锈蚀法120
6.1.2 盐酸浸出法123
6.1.3 硫酸浸出法124
6.1.4 稀盐酸常压流态化浸出法126
6.1.5 UGS升级钛渣法126
6.1.6 碱处理法128
6.1.7 氯化处理130
6.2 中国人造金红石生产实践130
6.2.1 盐酸法人造金红石130
6.2.2 还原磨选富钛料132
6.3 主要原料135
6.3.1 主要钛原料135
6.3.2 辅助原料136
6.3.3 工业燃料138
6.3.4 典型设备配置139
6.3.5 重要厂家139
6.3.6 典型工艺139
6.4 人造金红石标准YS/T 299—2010141
6.4.1 人造金红石(Artificial rutile)说明141
6.4.2 人造金红石141
7 钛材料制造技术——钛渣144
7.1 钛渣及其分类144
7.1.1 定性分类144
7.1.2 定位分类145
7.2 钛渣冶炼技术146
7.2.1 钛渣冶炼技术特征147
7.2.2 钛渣冶炼原理149
7.2.3 炉料系统配置要求150
7.2.4 电控系统要求153
7.2.5 挂渣保护153
7.2.6 操作制度154
7.3 钛渣冶炼设备155
7.3.1 电炉选择155
7.3.2 电极选择163
7.3.3 耐火材料选择167
7.3.4 原料及配上料系统169
7.3.5 电炉辅助系统169
7.3.6 成品加工系统170
7.3.7 钛渣冶炼操作制度170
7.4 典型钛渣冶炼技术171
7.4.1 Rio Tinto钛铁公司(QIT)矩形电炉熔炼钛渣技术172
7.4.2 乌克兰半密闭圆形电炉熔炼钛渣技术175
7.4.3 乌克兰输出25MV·A圆形半密闭电炉熔炼技术175
7.4.4 国内矩形电炉熔炼钛渣技术176
7.4.5 南非密闭圆形电炉熔炼钛渣技术177
7.4.6 小型钛渣电炉冶炼适用技术参数选择与经济技术指标177
7.5 强化冶炼措施分析178
7.5.1 提高极心圆功率密度178
7.5.2 提高极心圆面积功率密度179
7.5.3 增大电极电流密度179
7.6 钛铁矿预处理冶炼钛渣180
7.6.1 钛精矿球团冶炼高钛渣试验180
7.6.2 攀枝花钛精矿氧化焙烧—密闭电炉冶炼钛渣半工业试验181
7.6.3 攀枝花钛精矿预还原—密闭电炉冶炼钛渣半工业试验181
7.6.4 深还原钛渣182
7.7 钛渣质量183
7.7.1 钛渣标准183
7.7.2 钛渣测试183
7.8 主要钛精矿原料186
8 钛材料制造技术——硫酸法钛白187
8.1 硫酸法生产工艺技术187
8.1.1 硫酸法生产工艺技术原理187
8.1.2 酸解189
8.1.3 酸解节约用酸的方法194
8.1.4 浸取195
8.1.5 钛液的还原195
8.1.6 钛液除杂与深度净化196
8.1.7 沉清/沉降199
8.1.8 绿矾回收200
8.1.9 钛液的浓缩200
8.1.10 水解200
8.1.11 钛液的早期水解及影响钛液稳定性的因素206
8.1.12 过滤洗涤208
8.1.13 盐处理210
8.1.14 煅烧217
8.1.15 提高钛白白度的措施218
8.1.16 物料平衡219
8.1.17 硫酸法钛白工艺特点219
8.1.18 钛白包膜220
8.1.19 硫酸法钛白工艺发展趋势220
8.2 钛白原料221
8.2.1 钛精矿221
8.2.2 钛渣224
8.2.3 硫酸226
8.2.4 氢氟酸227
8.2.5 磷酸227
8.2.6 纤维素228
8.2.7 絮凝剂228
8.2.8 氢氧化钠229
8.2.9 石灰229
8.2.10 三氧化二锑229
8.3 硫酸法钛白主要设备230
8.3.1 主体设备230
8.3.2 电器设备233
8.4 硫酸法钛白的技术参数233
9 钛材料制造技术——四氯化钛238
9.1 四氯化钛238
9.1.1 四氯化钛性质238
9.1.2 安全特性239
9.1.3 急救措施239
9.2 四氯化钛生产工艺技术原理239
9.2.1 TiO2直接氯化239
9.2.2 TiO2加碳氯化240
9.2.3 氯化理论氯气消耗计算243
9.3 粗四氯化钛生产工艺243
9.3.1 配料245
9.3.2 氯化245
9.3.3 精制245
9.4 粗四氯化钛的精制246
9.4.1 粗四氯化钛中的杂质分类和性质246
9.4.2 杂质在四氯化钛中的溶解度247
9.4.3 精制的原理和方法248
9.4.4 精制工艺流程253
9.4.5 精制设备255
9.4.6 技术操作258
9.5 典型粗四氯化钛制备流程260
9.5.1 沸腾氯化260
9.5.2 熔盐氯化271
9.5.3 多级快速氯化276
9.5.4 高温碳化—低温氯化277
9.6 “三废”处理处置279
9.6.1 废气处理280
9.6.2 废渣处理281
9.6.3 废水处理281
9.6.4 回收处置282
9.7 四氯化钛生产原料283
9.7.1 主要钛原料283
9.7.2 石油焦288
9.7.3 氯气289
9.7.4 四氯化钛精制原料291
9.8 四氯化钛标准294
9.9 四氯化钛非典型应用295
9.10 沸腾氯化技术的发展296
10 钛材料制造技术——海绵钛299
10.1 制钛方法299
10.1.1 氧化钛还原法299
10.1.2 卤化钛还原法301
10.1.3 其他还原方法304
10.2 钛金属工业生产方法305
10.2.1 Na还原法306
10.2.2 Mg还原法308
10.2.3 海绵钛工业发展趋势312
10.3 海绵钛质量影响因素313
10.3.1 加料速度313
10.3.2 温度影响314
10.3.3 压力影响315
10.3.4 产品质量控制315
10.3.5 工艺过程控制异常315
10.4 主要生产原料315
10.4.1 金属镁315
10.4.2 金属钠317
10.4.3 氩气317
10.5 海绵钛318
10.5.1 GB/T 2524—2002中规定的产品化学成分及硬度318
10.5.2 日本住友钛公司的海绵钛质量标准318
10.5.3 东邦钛公司海绵钛成分319
10.5.4 Avisma海绵钛产品的化学成分与布氏硬度319
10.5.5 Ustkamenogosk的海绵钛化学成分320
10.5.6 中国海绵钛国家标准GB/T 2524—2002320
10.6 遵义钛业公司海绵钛产品标准321
10.6.1 粒度321
10.6.2 外观321
10.6.3 包装322
11 钛材料制造技术——氯化法钛白323
11.1 氯化法生产技术323
11.1.1 液相水解法323
11.1.2 气相水解法323
11.1.3 气相氧化法325
11.2 气相氧化反应及热力学数据326
11.2.1 热力学数据326
11.2.2 TiCl4气相反应的动力学327
11.3 气相氧化主要设备功能328
11.3.1 四氯化钛预热器328
11.3.2 氧气预热器328
11.3.3 三氯化铝发生器329
11.3.4 氧化反应器331
11.4 TiCl4氧化影响因素335
11.4.1 反应温度335
11.4.2 反应时间335
11.4.3 晶型转化剂的作用336
11.4.4 晶粒细化剂加入337
11.4.5 对装置的技术要求337
11.5 二氧化钛(中间半成品)脱氯338
11.5.1 干法脱氯338
11.5.2 湿法脱氯339
11.6 氧化尾气的循环使用340
11.7 钛白后处理341
11.7.1 湿磨341
11.7.2 无机物包膜与干燥341
11.7.3 有机包膜与气流粉碎341
11.7.4 产品包装342
11.8 主要原料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342
11.8.1 原料掺混90%TiO2或更高含量342
11.8.2 排出废料342
11.8.3 氯化钛白典型消耗指标342
11.9 氯化钛白原料343
11.9.1 铝粉343
11.9.2 甲苯344
11.9.3 氧气344
11.9.4 氯化钾345
11.9.5 氮气345
11.10 氯化钛白厂的建设规范及要求345
12 钛材料制造技术——钛白后处理347
12.1 钛白后处理技术发展背景347
12.1.1 晶格缺陷修补348
12.1.2 遮盖力提升348
12.2 包核钛白的生产技术原理349
12.2.1 物理法生产原理及其缺陷349
12.2.2 化学法生产包核钛白的原理350
12.2.3 化学物理综合法生产原理350
12.2.4 影响包核钛白质量的因素351
12.2.5 包覆剂的选择351
12.2.6 包覆配方和工艺352
12.3 包膜钛白产品分类352
12.3.1 通用型钛白352
12.3.2 高耐候性钛白352
12.3.3 颜料体积浓度高的涂料钛白352
12.4 包膜钛白生产方法概述352
12.4.1 无机包膜353
12.4.2 有机包膜356
12.4.3 影响钛白遮盖力的因素357
12.5 重要钛白包膜产品358
12.6 提高钛白遮盖力的途径359
12.6.1 钛白粉的遮盖力359
12.6.2 产生多孔包覆的条件控制360
12.6.3 国外相关专利简介361
12.6.4 典型包膜工艺方法362
12.6.5 珠光云母钛363
13 钛材料制造技术——钛铁365
13.1 铝热法钛铁冶炼工艺365
13.1.1 铝热还原原理365
13.1.2 工艺流程367
13.1.3 配料计算368
13.1.4 配热计算369
13.1.5 钛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369
13.1.6 铝热法实践370
13.1.7 电铝热法实践371
13.2 电硅热法冶炼钛硅铁合金371
13.2.1 电硅热法冶炼钛硅铁合金技术原理371
13.2.2 钛硅铁合金实践371
13.3 合成法钛铁冶炼工艺377
13.4 铝硅钛合金377
14 钛材料制造技术——碳氮化钛379
14.1 碳氮化钛379
14.1.1 制备方法379
14.1.2 基本技术原理381
14.1.3 碳化钛生产工艺383
14.2 碳化钛的应用性质383
14.2.1 物性数据384
14.2.2 毒理学数据384
14.2.3 计算化学数据384
14.2.4 安全稳定性数据384
14.3 氮化钛应用性质384
14.3.1 物性数据384
14.3.2 计算化学数据385
14.3.3 安全稳定性数据385
14.4 TiCN应用性质385
14.4.1 物性数据385
14.4.2 安全稳定性数据385
14.5 碳氮化钛应用385
14.5.1 含钛特殊钢385
14.5.2 磨料用途386
14.5.3 陶瓷用途386
14.5.4 硬质合金386
14.5.5 高温冶金用途386
14.5.6 钛在表面技术中的应用387
15 钛材料制造技术——纳米钛白389
15.1 纳米钛白389
15.2 纳米钛白制造方法390
15.2.1 气相法制备纳米钛白粉390
15.2.2 液相法制备纳米钛白粉390
15.2.3 固相法合成纳米钛白粉392
15.2.4 表面改性工艺393
15.3 纳米钛白应用功能特性393
15.3.1 颜料特性393
15.3.2 杀菌功能394
15.3.3 防紫外线功能395
15.3.4 光催化功能395
15.3.5 综合作用397
15.3.6 防雾及自清洁功能397
15.3.7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紫外线吸收特性的应用398
15.3.8 抗菌剂398
15.4 化妆品399
15.5 典型纳米钛白400
16 钛材料制造技术——钛粉末403
16.1 钛粉的生产403
16.1.1 TiCl4金属热还原法403
16.1.2 TiO2金属热还原404
16.1.3 电解法404
16.1.4 熔融雾化法404
16.1.5 机械合金化法405
16.1.6 氢化脱氢法生产钛粉405
16.2 钛粉成分和牌号406
16.2.1 钛粉成分及牌号406
16.2.2 钛粉对环境的影响409
16.3 钛粉的应用409
16.3.1 钛粉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410
16.3.2 钛粉在铝合金生产中的应用411
第3篇 钛应用413
17 钛制品应用特性——钛白制品性质与延伸应用413
17.1 钛白的物理性能413
17.2 特殊物理性能413
17.2.1 相对密度413
17.2.2 熔点和沸点414
17.2.3 介电常数414
17.2.4 电导率414
17.2.5 硬度414
17.2.6 吸湿性414
17.2.7 热稳定性414
17.2.8 粒度414
17.3 晶体性质415
17.4 化学性质415
17.4.1 特殊化学反应415
17.4.2 应急处理416
17.5 光学性质416
17.5.1 折射率416
17.5.2 散射力417
17.5.3 光泽度418
17.5.4 耐候性418
17.5.5 光色互变现象418
17.6 颜料性能418
17.6.1 遮盖力418
17.6.2 着色力和消色力419
17.6.3 白度419
17.6.4 吸油量420
17.6.5 分散性420
17.7 二氧化钛应用420
17.7.1 涂料工业421
17.7.2 塑料工业421
17.7.3 造纸工业421
17.7.4 油墨用钛白421
17.7.5 纺织化纤用钛白421
17.7.6 橡胶用钛白422
17.7.7 日用化妆用钛白422
17.7.8 其他用途钛白422
17.8 钛白标准422
17.8.1 钛白性能指标422
17.8.2 二氧化钛颜料的国家标准GB/T 1706—2006423
17.8.3 日本工业标准JIS K1409—1994化学纤维用钛白粉标准424
17.8.4 搪瓷、陶瓷用钛白粉的技术指标424
17.8.5 电焊条钛白粉的技术指标425
17.8.6 食品中使用的钛白粉产品标准425
17.8.7 电容器用钛白粉的技术指标426
17.8.8 显像管用钛白粉的技术指标426
18 钛制品应用特性——钛合金428
18.1 钛的性质428
18.2 钛合金的分类428
18.2.1 高温钛合金429
18.2.2 高强钛合金429
18.2.3 中强钛合金430
18.2.4 低强高塑性钛合金430
18.2.5 铸造钛合金430
18.3 钛及其合金的加工应用性能431
18.3.1 比强度高431
18.3.2 强度高431
18.3.3 热强度高431
18.3.4 抗蚀性好432
18.3.5 低温性能好432
18.3.6 弹性模量低432
18.3.7 导热系数小432
18.3.8 抗拉强度与其屈服强度接近432
18.3.9 无磁性、无毒433
18.3.10 抗阻尼性能强433
18.3.11 耐热性能好433
18.3.12 吸气性能433
18.3.13 化学活性大433
18.4 钛合金433
18.4.1 合金化434
18.4.2 α钛合金434
18.4.3 β钛合金434
18.4.4 α+β钛合金434
18.4.5 热处理436
18.4.6 切削特点437
18.5 钛合金制品438
18.5.1 高温钛合金439
18.5.2 钛铝化合物为基的钛合金439
18.5.3 高强高韧β型钛合金440
18.5.4 阻燃钛合金440
18.5.5 医用钛合金440
18.5.6 钛镍合金441
18.5.7 超导功能441
18.5.8 贮氢功能441
18.6 钛的合金应用441
18.6.1 钛医疗器械442
18.6.2 航空航天用钛442
18.6.3 现代军事工业用钛443
18.6.4 体育用钛446
18.6.5 化学工业用钛447
18.6.6 轻工业用钛447
18.6.7 日常生活中用钛447
18.6.8 有色金属工业用钛448
18.6.9 海洋事业用钛448
18.6.10 交通运输用钛449
18.6.11 钛的建筑业应用449
18.6.12 装饰材料450
19 钛制品应用特性——钛系催化剂451
19.1 烟气脱硝工艺451
19.1.1 相关化学反应452
19.1.2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452
19.1.3 选择性催化还原453
19.1.4 SCR工艺采用的催化剂453
19.1.5 催化剂的维护461
19.2 有机聚合钛催化剂461
19.2.1 选择性聚合462
19.2.2 有机合成催化剂选择462
19.2.3 催化机理462
19.2.4 茂金属催化剂463
19.2.5 钛硅分子筛催化剂464
19.2.6 Ziegler-Natta催化剂464
19.3 光催化剂466
19.3.1 TiO2的光催化结构基础466
19.3.2 光催化机理467
19.3.3 提高TiO2光催化剂活性的途径468
19.3.4 TiO2光催化剂的载体469
19.3.5 光催化剂制备470
20 钛制品应用特性——钛在钢铁中的应用471
20.1 钢铁产品分类471
20.2 钢中的主要元素及其影响472
20.2.1 钢中的主要元素472
20.2.2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472
20.3 钛在钢铁中的作用机理475
20.3.1 钛在钢铁中的作用475
20.3.2 Ti(C,N)控制基体晶粒长大476
20.3.3 TiC沉淀析出强化478
20.3.4 固溶钛及应变诱导析出的TiC阻止形变奥氏体再结晶480
20.3.5 TiN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成481
20.3.6 钛固定非金属元素482
20.3.7 钛对钢的韧性的影响483
20.4 含钛钢种484
20.5 离子注入技术485
20.6 钛钢复合板485
20.6.1 爆炸复合法485
20.6.2 厚板轧制法486
20.6.3 连续热轧法486
20.6.4 钛钢复合板应用486
20.6.5 质量问题486
20.6.6 防治措施486
20.6.7 钛钢复合板标准487
21 钛制品应用特性——钛加工488
21.1 钛材料加工488
21.1.1 塑性加工488
21.1.2 锻造488
21.1.3 挤压成型489
21.1.4 板材、带材、箔材轧制489
21.1.5 管材轧制490
21.1.6 型材轧制490
21.1.7 拉伸490
21.2 熔炼与铸锭490
21.2.1 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法490
21.2.2 冷炉床熔炼法491
21.2 钛锭锻造492
21.3 钛铸造493
21.4 粉末冶金494
21.5 钛板带生产494
21.5.1 轧制494
21.5.2 精整处理496
21.6 国外钛加工499
21.6.1 日本499
21.6.2 美国502
21.6.3 俄罗斯503
21.7 中国钛加工505
21.7.1 宝钛-酒钢-太钢505
21.7.2 宝特506
21.7.3 湘投金天-涟钢507
21.7.4 云钛-昆钢507
21.7.5 攀长钢钛业分公司508
第4篇 钛产业发展509
22 攀枝花钒钛资源特征509
22.1 攀枝花地质演变509
22.2 勘探定性510
22.3 勘探定量512
22.4 资源特征513
23 攀枝花矿产资源配置及利用布局515
23.1 攀枝花重要资源矿物的利用流向设计515
23.1.1 铁矿物515
23.1.2 钛矿物516
23.1.3 钒矿物516
23.1.4 钴、镍矿物516
23.1.5 镓、钪矿物516
23.1.6 其他有益元素矿物517
23.2 技术选择517
23.2.1 选矿富集517
23.2.2 冶炼试验521
23.2.3 提钒炼钢试验523
23.2.4 钢材轧制试验524
23.3 攀枝花资源战略布局525
23.3.1 总体要求525
23.3.2 项目选址525
23.3.3 设计遵循的原则526
23.3.4 工程勘察527
23.3.5 厂区设计527
23.3.6 矿区设计528
24 攀枝花钛资源利用531
24.1 攀枝花钛精矿选别531
24.1.1 选钛技术发展531
24.1.2 选钛装备选择532
24.1.3 选钛技术优化532
24.1.4 选钛装备水平的提高532
24.1.5 选钛能力提升533
24.2 攀枝花钛精矿高品质化利用尝试534
24.2.1 冶炼钛渣534
24.2.2 人造金红石537
24.2.3 攀枝花矿高钙镁钛原料氯化538
24.3 高钛型高炉渣利用545
24.3.1 非提钛利用高钛型高炉渣546
24.3.2 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利用547
24.4 钛白548
24.5 钛合金548
25 钛产业发展549
25.1 钛产业发展特征549
25.1.1 钛产业的资源性经济特征549
25.1.2 钛产业的技术复杂性特征549
25.1.3 钛产业的产品多重性特征550
25.1.4 资源能源对接结合特征550
25.1.5 管理分区与功能分区特征551
25.1.6 政治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特征551
25.2 钛铁矿和天然金红石551
25.2.1 选矿技术进步551
25.2.2 选钛技术发展553
25.3 钛渣554
25.3.1 国外钛渣554
25.3.2 国内钛渣555
25.4 人造金红石556
25.4.1 酸浸法556
25.4.2 锈蚀法556
25.4.3 选择氯化法556
25.4.4 Becher法556
25.4.5 NewGenSR法557
25.4.6 SREP工艺557
25.4.7 RUTILE工艺557
25.4.8 UGS工艺557
25.5 钛白粉558
25.5.1 国外钛白粉产业发展558
25.5.2 中国钛白产业发展561
25.6 钛及其合金564
25.6.1 钛的生产启蒙564
25.6.2 钛的工业化生产565
25.6.3 钛合金567
附录 钛基材料制造有关附表569
参考文献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