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仁化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仁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229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32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673页
- 主题词:仁化县-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仁化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4
第一篇 地理39
第一章 建制沿革39
第二章 区域43
第一节 位置 面积43
第二节 区域演变43
第三节 行政区划43
第三章 城镇53
第一节 县城53
第二节 乡镇56
第四章 人口、民族60
第一节 历代人口60
第二节 人口的密度、结构与文化状况62
第三节 民族62
第五章 自然概貌62
第一节 地质62
第二节 地貌64
第三节 水文66
第四节 气候67
第五节 资源74
第六章 灾害78
第一节 水灾78
第二节 旱灾79
第三节 冷害79
第四节 风雹雷电灾80
第五节 其他灾害81
第二篇 经济综述82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82
第一节 土地改革82
第二节 三大改造82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84
第四节 经济承包责任制84
第二章 国民经济发展与构成85
第一节 农业85
第二节 工业86
第三节 交通、邮电87
第四节 建筑87
第五节 商业88
第六节 各业选年产值和比重89
第三章 经济管理91
第一节 生产计划管理91
第二节 流通计划管理92
第三节 基本建设投资管理92
第四章 人民生活92
第三篇 农业94
第一章 耕地95
第一节 面积95
第二节 土壤普查96
第三节 农田建设99
第四节 农业区划99
第二章 土地所有制与管理体制变革99
第一节 私有制99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101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103
第三章 农作物103
第一节 粮食作物103
第二节 油料作物104
第三节 经济作物105
第四节 调整作物布局106
第四章 推广农业技术107
第一节 改良耕作制度107
第二节 推广良种108
第三节 水稻栽培技术改革108
第四节 水稻病虫害防治109
第五节 化学药剂除草110
第六节 推广农机具110
第四篇 林业111
第一章 森林资源111
第一节 分布111
第二节 树木种类112
第三节 竹类112
第二章 营林114
第一节 育苗114
第二节 植树造林114
第三章 木材购销115
第一节 采伐115
第二节 运输116
第三节 销售116
第四章 林政管理117
第一节 山权、林权117
第二节 经营形式117
第三节 护林防火117
第五章 林场120
第一节 国营林场120
第二节 乡(镇)、村林场123
第三节 个人承包林场123
第四节 合作林场123
第五篇 水利126
第一章 蓄水126
第一节 中型水库127
第二节 小型水库128
第二章 引水132
第一节 建国前的工程132
第二节 建国后的工程132
第三章 提水134
第一节 人力提水134
第二节 水力提水135
第三节 机械提水135
第四节 电力提水136
第四章 渠道136
第一节 赤石径东渠136
第二节 赤石径西渠137
第三节 大水坝右渠137
第四节 工农左渠137
第五节 工农右渠138
第五章 河道整治138
第六章 工程管理139
第一节 管理体制139
第二节 观测、试验、控制运用139
第三节 灌溉用水管理139
第七章 水土保持140
第六篇 畜牧 水产141
第一章 畜牧141
第一节 牧坡资源141
第二节 禽畜饲养142
第三节 引进与改良禽畜种149
第四节 疫病防治150
第二章 水产151
第一节 水域151
第二节 养殖152
第七篇 工业154
第一章 国营工业155
第一节 厂况155
第二节 管理沿革157
第二章 县集体所有制工业158
第三章 乡镇集体所有制工业160
第四章 个体经营工业161
第五章 门类162
第一节 矿产162
第二节 建材165
第三节 化工166
第四节 机电167
第五节 冶金168
第六节 食品加工168
第七节 酿酒169
第八节 印刷169
第九节 造纸170
第十节 陶瓷170
第十一节 造船171
第十二节 服装加工171
第六章 国家、省属厂矿171
第八篇 能源176
第一章 煤炭176
第一节 煤炭资源176
第二节 生产与销售176
第三节 管理180
第二章 电力182
第一节 水力资源与开发182
第二节 电站、电网建设184
第三节 供电管理187
第四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187
第三章 其他能源188
第一节 铀188
第二节 石油188
第三节 木炭188
第四节 柴草189
第五节 沼气、太阳能189
第九篇 交通191
第一章 交通191
第一节 陆路与航道191
第二节 运输195
第三节 管理199
第二章 邮电201
第一节 邮政202
第二节 电信207
第十篇 工商管理213
第一章 工商行政213
第一节 市场管理213
第二节 企业登记214
第三节 合同管理215
第四节 商标注册215
第二章 物价216
第三章 计量217
第十一篇 财税 审计219
第一章 财政220
第一节 财政收入220
第二节 财政支出221
第三节 财政管理222
第二章 税务224
第一节 税制税收224
第二节 税收管理228
第三章 审计228
第十二篇 贸易229
第一章 商业229
第一节 建国前的商业状况229
第二节 私营、合作商业230
第三节 国营商业230
第四节 商品购销234
第五节 商品储运238
第六节 圩镇集市239
第七节 商业管理239
第八节 商业改革240
第二章 供销243
第一节 供销网点243
第二节 购销业务243
第三节 扶持农副业生产247
第四节 集资入股248
第五节 合作商店248
第三章 粮油251
第一节 粮油收购251
第二节 粮油销售254
第三节 储运254
第四节 粮油加工258
第五节 经营管理259
第四章 外贸259
第一节 出口物资260
第二节 管理262
第十三篇 金融263
第一章 货币264
第一节 币制币种264
第二节 货币投放与回笼266
第二章 存款268
第一节 存款种类与发展268
第二节 城乡储蓄270
第三章 贷款273
第一节 工商贷款273
第二节 农业贷款275
第三节 信托贷款277
第四节 基建拨款277
第四章 保险、债券278
第一节 保险278
第二节 债券279
第十四篇 城乡建设281
第一章 县城建设281
第一节 市政设施281
第二节 房产管理283
第三节 绿化、清洁卫生283
第二章 建筑业284
第一节 建筑队伍284
第二节 建筑技术285
第三章 乡村建设285
第一节 乡镇285
第二节 农房285
第四章 环境保护286
第一节 环境污染286
第二节 环境治理287
第五章 国土管理288
第十五篇 政党28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仁化县委员会289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289
第二节 党的代表会议291
第三节 组织机构294
第四节 组织工作297
第五节 宣传工作300
第六节 纪律检查301
第七节 统一战线305
第八节 农村工作306
第九节 党校310
第十节 党史工作312
第十一节 整党整风31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仁化县党部313
第一节 机构313
第二节 党务活动315
第十六篇 政权机关31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317
第一节 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317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21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县参议会323
第三章 政府324
第一节 机构设置324
第二节 县政府领导人328
第三节 档案338
第四节 信访339
第五节 侨务339
第十七篇 政协群团341
第一章 政治协商会议341
第一节 机构341
第二节 主要活动341
第二章 群众团体342
第一节 工人组织342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345
第三节 妇女组织349
第四节 农民协会352
第五节 工商联合会353
第六节 科技协会353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354
第十八篇 政法356
第一章 公安356
第一节 机构356
第二节 治安356
第三节 侦查358
第四节 交通监理359
第五节 消防359
第六节 人民武装警察360
第七节 监所361
第二章 检察361
第一节 刑事检察361
第二节 法纪检察362
第三节 经济检察362
第四节 监所检察363
第三章 审判363
第一节 刑事审判363
第二节 民事审判364
第三节 经济审判364
第四节 申诉复查364
第四章 司法行政365
第一节 法制宣传365
第二节 律师365
第三节 公证365
第四节 人民调解366
第十九篇 民政367
第一章 优抚367
第一节 优待抚恤367
第二节 拥军优属373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373
第二章 社会救济374
第一节 救灾375
第二节 收容遣送377
第三章 社会福利377
第一节 社会福利设施377
第二节 鳏寡老人、孤儿供养378
第四章 婚姻登记379
第五章 革命老区380
第一节 老区评划380
第二节 老区建设381
第六章 移民安置382
第一节 赤石径水库移民382
第二节 新丰江水库移民382
第三节 南水水库移民383
第二十篇 劳动人事384
第一章 干部管理384
第一节 人员编制384
第二节 安置录用389
第三节 管理使用391
第四节 人员培训396
第二章 劳动管理396
第一节 就业396
第二节 知青安置397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397
第四节 劳务输出397
第五节 劳动保护398
第六节 工人调配398
第七节 精简压缩398
第三章 工资福利399
第一节 工资399
第二节 福利402
第二十一篇 军事406
第一章 兵役407
第一节 兵役制度407
第二节 兵员征集408
第二章 民兵409
第一节 民兵组建409
第二节 主要活动409
第三章 防空411
第四章 驻军、军事记略412
第一节 驻军412
第二节 兵事记略412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技418
第一章 教育418
第一节 机构设置418
第二节 各类教育419
第三节 教育管理437
第四节 教师438
第五节 教学设施439
第六节 教育经费440
第七节 勤工俭学442
第二章 科学技术443
第一节 机构设置443
第二节 科技学术团体443
第三节 科技队伍444
第四节 科研成果445
第五节 科技活动450
第二十三篇 医药 卫生 计划生育体育452
第一章 防疫453
第一节 公共卫生453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455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458
第二章 医疗461
第一节 医疗设备461
第二节 医疗队伍461
第三节 医疗技术464
第四节 医疗卫生经费466
第三章 血吸虫病防治467
第一节 疫情467
第二节 防治468
第四章 保健473
第一节 接生473
第二节 妇女保健474
第三节 婴幼儿保健475
第四节 职工保健475
第五节 中、小学生保健476
第五章 药品476
第一节 药品加工476
第二节 药政管理477
第六章 计划生育477
第七章 体育479
第一节 体育设施479
第二节 群众体育480
第三节 学校体育483
第二十四篇 文化 文物485
第一章 文化网点485
第一节 管理机构485
第二节 图书485
第三节 电影放映487
第四节 有线广播488
第五节 电视录像492
第六节 报刊、新闻494
第七节 档案馆495
第二章 文学艺术496
第一节 文艺团队496
第二节 文艺创作496
第三章 编修县志511
第一节 旧县志编修简况511
第二节 新县志编修始末512
第四章 文物513
第一节 历史文物513
第二节 革命文物518
第三节 出土文物521
第二十五篇 旅游522
第一章 旅游区522
第一节 管理部门522
第二节 旅游区设施522
第三节 旅游交通工具524
第四节 服务设备524
第二章 旅游点524
第一节 开发沿革524
第二节 风景点527
第三节 温泉529
第二十六篇 社会531
第一章 人民生活531
第一节 农民生活531
第二节 职工生活531
第三节 长寿老人532
第二章 风俗姓氏533
第一节 民族姓氏533
第二节 家庭535
第三节 婚姻535
第四节 酒宴536
第五节 祭奠537
第六节 节日537
第三章 宗教539
第一节 佛教539
第二节 道教540
第三节 基督教540
第四节 天主教540
第四章 地方方言541
第一节 方言概况541
第二节 仁化客家话音系541
第三节 仁化客家话词汇对照546
第四节 董塘话常用词举例552
第五章 谚语555
第一节 天时谚语555
第二节 农事谚语556
第三节 生话谚语557
第四节 哲理谚语557
第二十七篇 人物558
第一章 人物传559
第二章 英名表571
附录592
一、历史考证592
二、重要文存594
三、1992年内部出版《仁化县志》序、编后记、编委会及编辑组成员名单610
主题索引615
汉语拼音检字表615
笔画主题索引617
表格目录624
编后记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