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原住民的社会与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原住民的社会与文化
  • 王嵩山著 著
  •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 ISBN:957082260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原住民的社会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人族」与台湾文化多样性1

第一节 谁是台湾「原住民」?2

表1-2 民国八十六年底台湾原住民各族人口数4

表1-1 台湾省原住民族人口统计表4

1-2 位于中央山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曲冰遗址5

1-1 台东卑南文化的陶器5

第二节 台湾本岛族群与文化的构成5

1-3 东海岸都兰遗址的巨石(麒麟)文化遗留7

表1-3 台湾原住民各族语言与马来语、巴丹群岛语比较表9

第三节 十七世纪台湾族群版图10

1-4 十七世纪台湾族群版图11

第四节 台湾原住民族社会文化大纲12

1-5 日据时期的泰雅(干栏式建筑)谷仓13

1-6 台湾原住民山田烧垦的主要作物——小米15

1-7 鲁凯雾台乡旧好茶村的头目家屋(包墙式建筑19

第2章 生态、聚落与经济21

第一节 生态与聚落22

2-2 环山部落与雪山远眺23

2-1 高山聚落阿里山邹达邦社鸟瞰23

第二节 自然系统的模仿:生产方式与生态平衡24

2-3 南投仁爱乡武界部落25

2-5 兰屿岛上的水芋耕作27

2-4 兰屿岛雅美人的滨海聚落、地下屋(朗岛)27

表2-1 台湾原住民园艺栽培基本工具与日常用具表28

2-6 水田稻作创造了一个与山田烧垦「模仿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29

第三节 平权社会的文化与生计经济30

第四节 土地所有权的不同型态32

2-7 山林河域资源可能为不同的团体所拥有,也可能集中化的属于某一群体33

表2-2 台湾原住民各族资源所有地单位表35

第五节 生态资源与食物35

2-8 阿美人使用带有毒性的鱼藤在山溪中捕鱼37

第六节 食物生产的社会影响38

2-9 文身、盛装的排湾大头目39

第七节 部落经济领域与交换系统40

2-10 土坂包头目祖灵屋中柱41

第3章 物质文化与族群艺术45

第一节 前言46

3-1 排湾族古楼(kulalau)聚落头目Tjiluvekan家之陶罐47

第二节 技术与工艺体系48

第三节 服饰的社会文化语汇50

3-3 原住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藤工艺制作51

3-2 制造中的雅美拼板雕舟51

3-6 台东土坂排湾人的头目衣饰53

3-5 排湾人的琉璃珠项饰53

3-4 泰雅人精工制作的贝饰珠衣53

3-7 阿里山邹人的鞣皮工艺高超55

第四节 生产与工艺56

第五节 男子会所与社会组成58

3-8 达悟(雅美)人的拼板雕舟59

3-9 阿里山邹(干栏式建筑)男子会所61

第六节 社会价值的标记:毁饰、制陶、贝珠衣62

3-10 港口阿美丰年祭(ilisin)舞蹈63

3-11 文面的泰雅人65

第4章 日常生活、艺术的普遍性与专业化67

第一节 兰屿达悟人的大船、银盔、土偶与鱼盘68

4-1 台东机场的达悟(雅美)族拼板舟展示69

4-2 雾社泰雅口簧表演71

第二节 原住民族群的口传文学72

第三节 艺术专业化的社会条件74

4-3 艺术成就非凡的排湾雕刻75

4-4 鲁凯服装上的刺绣图案77

第四节 宗教与艺术:社会记忆与仪式剧场78

第5章 宗教信仰与仪式81

第一节 概说82

5-1 阿里山邹人的小米神在丰年仪式中来到小米田83

5-2 大南鲁凯收获祭成年仪式83

5-3 聚落内的阿美丰年祭歌舞85

表5-1 台湾原住民族仪式时间表86

第二节 社会形式与宗教88

5-4 雾台鲁凯丰年仪式中的「荡秋千」活动89

5-5 阿里山邹特富野社战祭仪式中的男子91

第三节 社会观念、文化差异与族群意识93

5-6 矮灵祭中的赛夏人94

第四节 原住民宗教与现代社会96

第6章 达悟人的文化与政治权威99

6-2 兰屿达悟人在国民住宅前细腻的处理飞鱼101

6-1 兰屿岛达悟人的水芋耕作101

6-3 兰屿岛新形式的地下屋103

6-4 兰屿岛达悟(雅美)人在飞鱼架晒制飞鱼105

6-5 兰屿达悟(雅美)人头发舞107

第7章 布农族的社会与文化展现109

7-1 高雄县桃源乡布农人合唱「祈祷小米丰收歌111

7-2 布农人打耳祭中仪式性的「夸功」(mastapang)113

第8章 泰雅人的信仰与社会规范117

8-1 苗栗象鼻部落重建的泰雅谷仓119

8-2 文面、巧于织布的太鲁阁人(布洛湾)121

第9章 赛夏族的亲属、部落和仪式团体125

9-1 在夜晚举行的赛夏矮灵祭129

9-2 赛夏人的仪式用长衣131

第10章 主干与分支联合的邹族社会133

10-1 阿里山邹特富野社社会动员新筑男子会所135

10-2 阿里山达邦社头目汪传发领导部落仪式活动137

10-3 阿里山邹人的巫术治疗139

10-4 阿里山邹人的勇士羽饰与皮衣141

10-5 聚落新型歌舞活动中的邹女子143

第11章 卑南族的祖灵屋、会所与成年仪式145

11-1 Karumahan内的仪式活动147

11-3 台东南王卑南人的狩猎祭与青年会所151

11-2 台东建和卑南人的成年仪式151

第12章 阿美族的母系社会与年龄组织153

12-1 博物馆中阿美人形象再现155

12-2 成年礼中晋级的阿美男子159

12-3 港口阿美男子会所161

第13章 鲁凯与排湾的阶层社会163

13-1 鲁凯人的婚姻仪式165

13-2 雾台鲁凯人丰年祭167

13-3 鲁凯好茶村头目家屋前聚会活动169

13-5 土坂排湾人的五年祭之刺球活动171

13-4 台东太麻里排湾女子171

第14章 平埔再现173

14-1 平埔族岸里大社基督教长老会教堂175

第15章 原住民社会重构、知识与实践181

第一节 原住民文化问题与社会形式182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形式重构184

15-1 雾台鲁凯勇士舞185

15-2 兰屿雅美人工作屋落成之「歌会」185

第三节 社会运动与文化政治的知识论190

15-3 台东土坂排湾陈头目家之祖灵屋191

第四节 原住民知识的实用取向197

15-4 排湾人撒古流的艺术创作199

15-5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展示中的排湾人与撒古流的雕刻创作之一199

第五节 理论的人类学知识201

第六节 文化发展中的知识与行动207

第16章 结论211

16-1 当代阿里山邹人的家庭之一215

参考书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