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东欧百科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东欧百科全书](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372439.jpg)
- 张文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080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926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9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东欧百科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自然环境3
一地理位置3
二 自然条件3
目录总编委会总序本卷编辑委员会本卷序第一部分独联体中的东欧四国第一编地区综合第一章概述3
三 自然资源4
第二节民族和语言4
一 民族4
二语言文字4
一 远古时代5
第二章历史5
第一节古代史5
二基辅罗斯的形成与兴盛6
三 12~13世纪的封建公国与蒙古的征服6
四 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与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8
第二节近代史8
—16世纪俄罗斯国的扩张8
三 18世纪的俄罗斯帝国9
二17世纪俄国专制制度的巩固9
四 19世纪上半叶的沙皇统治与农奴制度的瓦解11
五19世纪下半叶俄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1
六20世纪初的两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2
第三节现代史13
一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3
二 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13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14
四 农业集体化与国家的工业化15
五 反法西斯的伟大卫国战争16
六 二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和平建设16
七 苏联的衰败与解体17
第四节著名历史人物19
一 政治领域19
伊凡雷帝19
彼得大帝19
尼古拉一世20
亚历山大二世20
叶卡捷琳娜二世20
普加乔夫20
普列汉诺夫21
列宁21
斯大林21
托洛茨基22
布哈林22
赫鲁晓夫23
戈尔巴乔夫23
赫尔岑24
舍甫琴科24
二 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24
普希金24
罗蒙诺索夫24
车尔尼雪夫斯基25
托尔斯泰25
门捷列夫25
柴可夫斯基25
第一节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26
第三章政治26
一 沙俄时期的政治制度26
列宾26
高尔基26
契诃夫26
二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立27
三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8
第二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变革31
一 赫鲁晓夫时期政治体制的变革32
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34
三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36
第三节政治制度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演变40
一 政治体制的演变过程40
二 独立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41
第四章经济43
第一节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43
一 沙俄时期的经济制度43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建44
三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7
一 赫鲁晓夫时期52
第二节经济体制的改革52
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53
三 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时期56
第三节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59
第五章国际关系62
第一节列宁时期的俄罗斯—苏联外交62
一 列宁的若干对外政策理论62
三 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策63
二 列宁力图终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63
四 列宁关于瓦解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封锁的政策64
五 列宁时期的苏俄对华政策65
第二节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65
一 斯大林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65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和战时为开辟第二战场所进行的外交活动66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斯大林对东欧的政策68
四 冷战开始后斯大林对西方国家的政策68
五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中关系70
一 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的新的理论观点71
第三节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外交71
二 苏联解决二战后遗留问题的政策72
三 苏美关系74
四 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74
五 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76
六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联对华政策和中苏关系76
第四节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外交77
一 苏美关系78
二 苏联与西欧关系79
四 苏联与中国关系80
三 苏联与东欧关系80
五 苏联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81
六苏联与日本关系82
第五节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外交83
一 理论上的变化:新思维83
二 消除冷战和裁减军备84
三 全球性战略收缩85
四 告别雅尔塔体系86
二 独联体政治一体化的方案88
一 独联体各国对政治一体化的态度88
第一节独联体的建立88
第六章独联体88
第二节独联体国家的政治协商机制88
三 独联体政治一体化的发展89
第三节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90
一 独联体国家军事安全合作的基础90
二 独联体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92
一独联体经济联盟的动因93
二 独联体经济联盟的发展93
第四节独联体的经济联盟93
第五节独联体各国的多边关系94
一 从对抗到合作的俄乌关系94
二 成效显著的中亚区域合作95
第六节 “北约”东扩条件下的独联体95
一 西方国家对独联体的态度与策略95
二 俄罗斯谋求在独联体的主导作用97
附录1.古近代俄罗斯和苏联历史大事年表99
(1)古近代俄罗斯历史大事年表99
(2)苏联历史大事年表102
2.1991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驻军一览表107
第二编 国别第一章俄罗斯联邦108
第一节概述108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110
一地理位置110
二行政区划110
三地形与地质结构112
四土壤112
五 内陆水113
六海洋115
七气候116
八 自然资源116
九环境保护118
第三节历史120
一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和演变120
二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125
第四节政治128
一政治制度128
二宪法131
三联邦体制133
四联邦总统134
五联邦政府138
六联邦会议139
七 司法机关141
八政党与社会团体147
九 著名政治人物150
叶利钦150
一概述151
第五节经济151
普京151
二 经济区划和生产力布局154
三 产业结构157
四 经济转轨162
五 农业 林业 渔业169
六工业182
七 基本建设和建筑业193
八交通运输199
九 邮电通信206
十财政金融209
十一 商业和居民服务业218
十二企业223
十三 劳动与工资229
十四 旅游231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234
一对外贸易234
二对外经济合作238
第七节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243
一居民生活244
二社会保障246
第八节教育249
一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1917~1991)249
二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250
第九节科学技术260
一 科技管理体制和科研机构260
二科研经费262
三 科技潜力和科技队伍263
四 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政策266
五 国际合作269
第十节医药卫生271
一概述271
二 医疗卫生制度274
三 医学科学研究277
四 国际合作278
第十一节体育278
一 概述278
二体育管理制度279
三 体育人才的培养279
四 体育运动技术水平281
五 国际体育交流286
第十二节文化艺术286
一文学286
二 戏剧与电影293
三 美术与工艺美术298
四 音乐与舞蹈302
五 文物与博物馆事业307
六 图书馆309
一 新闻与出版310
第十三节新闻 出版广播 电视310
二 广播与电视311
三 报纸与期刊314
第十四节民族与宗教316
一 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316
二 民间文化习俗319
三 宗教信仰与宗教派别321
四 宗教政策及其历史沿革323
一 军事学说与军事战略325
第十五节军事325
二 军事力量328
三 武装力量领导与指挥体制332
四 兵役制度333
五 军人训练和军事教育335
六 国防工业 国防科技与军火贸易337
七 普京政府的军事政策340
第十六节外交341
一 独立以来的俄罗斯外交概述341
二 同独联体国家关系346
三 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关系351
四 同波罗的海东岸三国及部分中南欧国家关系358
五 同发展中国家关系361
六 同中国关系367
七 普京政府的外交政策371
附录1.1992年以来俄罗斯历史大事年表372
2.俄罗斯历届领导人375
3.俄罗斯主要社会经济指标376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377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377
第二章乌克兰377
第一节概述377
二 自然环境与环境保护379
三 自然资源和经济区域划分382
四 人口结构及变化384
第三节历史385
一原始社会时期385
二 封建社会时期385
三 资本主义时期386
四 苏联时期乌克兰版图的形成387
五 加入苏联后社会经济的发展387
六 乌克兰的独立388
第四节政治389
一 独立前的政治制度389
二 独立后的国家政体389
三 主要政党和社会团体394
列昂尼德·达尼洛维奇·库奇马397
克拉夫丘克397
四 著名政治人物397
第五节经济398
一概述398
二 国民经济结构399
三 财政金融406
四 经济改革408
五 国有企业私有化和非国有化411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413
一对外贸易413
二利用外资416
一 科学技术420
第七节科技教育媒体医疗卫生420
二教育421
三 媒体 图书馆 博物馆426
四 医疗卫生429
第八节军事430
一 军事学说与国家安全战略430
二武装力量431
三 国防预算432
二 同周边国家关系433
第九节外交433
一 外交方针政策433
三 同其他国家关系435
附录1.乌克兰历史大事年表437
2.与各国签订的重要条约和协定438
3.独立后乌克兰主要领导人439
第三章白俄罗斯439
第一节概述439
二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440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440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440
三 人口分布与流动441
第三节历史441
一 国家的形成441
二资本主义时期442
三 社会主义时期442
第四节政治443
一政治制度443
四 独立以后时期443
二 独立后的国家政体444
三 主要政党和社会团体447
四 著名政治人物448
斯坦尼斯拉夫·斯坦尼斯拉沃维奇·舒什克维奇448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448
第五节经济449
一 独立前白俄罗斯的经济449
二独立时经济特点和经济实力水平449
三 独立后的经济改革450
四 工业452
五农业453
六 畜牧养殖业454
七交通运输业455
八邮电通讯业457
九商业457
十财政金融458
十一旅游业459
二 独立后对外贸易政策和外贸组织机构460
三 独立后对外贸易特点460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460
一 独立前对外贸易特点460
四 对外经济合作461
五 白俄罗斯与中国的经贸关系463
第七节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465
一人民生活465
二 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465
一教育466
第八节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466
二 科技467
三 文化467
四 医疗卫生468
第九节军事468
一概述468
二 独立后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政策469
三 独立后军事发展现状与特点469
第十节外交470
一 独立后白俄罗斯外交470
二 同独联体国家关系473
三 同西方国家关系474
四 同中国关系475
附录1.白俄罗斯历史大事年表478
2.白俄罗斯独立后主要领导人479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480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480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480
第四章摩尔多瓦480
第一节概述480
第三节历史481
一 国家的形成和演变481
二 苏联解体后的摩尔多瓦481
第四节政治482
一 政治体制的演变482
二 独立后的国家政体482
三 现行国家政权和行政组织483
四 现行选举制度486
五 政党及政党政治状况487
六独立后国家主要领导人488
第五节经济488
一 经济体制及其改革488
二经济结构488
一对外贸易489
二 对外经济合作489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489
第七节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490
第八节军事490
第九节外交490
一对外政策原则490
二 同世界各国关系491
附录491
1.摩尔多瓦历史大事年表492
2.独立后签订的主要国际条约492
第二部分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第一编地区综合第一章概述497
第二章国土与人民498
第一节自然地理498
一地理位置498
二面积498
第二节居民498
一人口498
二语言和文化498
第三节宗教498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时期499
第二节沙俄统治下的资本主义时期499
第四节并入苏联时期499
第三章历史499
第一节封建制度时期499
第五节重新独立以后500
第四章政治501
第一节 并入苏联时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501
第二节重新独立后政权的确立501
一确立多党制度501
二 实行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501
三 实行全民公决制度和普选制 规定官员任期制502
第三节政治思潮与政治运动503
一 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503
四 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503
五 确立尊重公民个人利益原则503
二 多种政党和组织504
第五章经济504
第一节独立时期及并入苏联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特点504
一独立时期的经济制度504
二 并入苏联时期的经济制度504
三 并入苏联时期的经济特点504
第二节 重新独立后的经济制度与特点505
二 生产复苏较早506
三 工资水平增长较快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506
四 私有化程度高 非国有经济成分增大506
第三节三国的经济转型506
一 所有制关系转型506
一通货膨胀率较低506
四 采取硬性的市场转型措施507
五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507
三 货币体制转型507
二 预算体制和税收体制转型507
第六章外交515
第一节 地缘政治变化及对外战略构想515
一地缘政治变化515
二 对外战略构想515
第二节对外政策515
一 加强波罗的海东岸三国之间的合作515
二 加强与西方国家的合作515
二 经贸关系516
一 政治关系516
第三节 同中国关系516
三 改善和发展与俄罗斯关系516
附录1.波罗的海东岸三国历史大事年表517
2.苏俄同波罗的海东岸三国签订的和约和条约520
3.独立后波罗的海东岸三国历届领导人521
一早期社会时期522
第三节历史522
三 自然资源522
二 自然环境522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522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522
第一节概述522
第二编 国别第一章爱沙尼亚522
二 沙俄统治下的资本主义时期523
三 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时期523
四 并入苏联时期523
五重新独立以后523
第四节政治523
一政治制度523
二 国家政体524
三 政党与政治运动525
四 著名政治人物526
伦纳特·梅里526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526
一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特点526
二居民收入529
三 经济转型与社会问题529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总方针530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530
二 调整外贸方向 面向西方市场531
第七节文化教育与科技531
一 文学与艺术531
二教育532
三科技532
第八节军事532
一 国防观念与安全战略532
二武装力量532
一 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关系533
第九节外交533
二 同西方国家关系534
三 同俄罗斯关系535
四 同中国关系536
第二章拉脱维亚536
第一节概述536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536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536
二 自然环境536
三 自然资源536
四 并入苏联时期537
二 国家政体537
一 政治制度537
五 重新独立以后537
第四节政治537
二 沙俄统治下的资本主义时期537
一 早期社会时期537
第三节历史537
三 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时期537
三 政党与社会团体538
瓦依拉·维基耶一弗赖贝加539
一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特点539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539
贡蒂斯·乌尔马尼斯539
四 著名政治人物539
二居民生活水平541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542
一 对外经贸关系总方针542
二 以传统贸易为主开拓新的合作领域542
第七节文化教育与科技542
一文学艺术542
二教育542
第九节外交543
二武装力量543
一 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关系543
第八节军事543
三科技543
一 国防职能与安全战略543
二 同西方国家关系544
三 同俄罗斯关系545
四 同中国关系545
第三章立陶宛546
第一节概述546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546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546
二 自然环境546
三 自然资源546
第三节历史546
一早期社会时期546
五 重新独立以后547
第四节政治547
一 政治制度547
四 并入苏联时期547
三 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时期547
二 资本主义的被占领时期547
二 国家政体548
三 政党与社会团体550
四 著名政治人物551
阿尔吉尔达斯·布拉藻斯卡斯551
瓦尔达斯·阿达姆库斯551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551
一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特点551
二 居民生活水平554
三 经济转型与问题555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555
一对外经贸总方针555
二 调整外贸方向556
第七节文化教育与科技556
一 文学与艺术556
二教育557
三 科技557
第八节军事557
一 国防观念与安全战略557
第九节外交558
一 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关系558
二 武装力量558
二 同西方国家关系559
三 同俄罗斯关系560
四 同中国关系560
第三部分中南欧十二国第一编地区综合第一章概述565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面积565
第二节人口565
第三节民族565
一民族构成相对单一国家565
第五节语言文字566
二多民族构成国家566
第四节宗教566
第二章历史(远古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67
第一节古代史567
第二节封建关系的产生和发展568
一 南部斯拉夫人的早期国家568
二 西部斯拉夫人的早期国家569
三 17~18世纪的巴尔干573
一波兰人民起义574
四17~18世纪的中南欧574
第三节近代史574
二1848年革命575
三 罗马尼亚的统575
四 奥匈帝国的建立575
五 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576
六 巴尔干同盟577
七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577
八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577
十一 巴黎和会578
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578
十奥匈帝国的崩溃578
十二 波兰重建独立国家579
第四节现代史580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南欧580
二 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的中南欧581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南欧583
一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585
第一节雅尔塔体系对中南欧的影响585
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1948~1989 )585
二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586
三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587
第二节 苏联模式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587
一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587
二 人民民主时期(1945~1948)588
三 苏联模式试验的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基础”590
四 人民政权的巩固591
五 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和苏南冲突592
六 探寻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593
第三节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595
一 二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和经济重建(1946~1948)595
二 建设“发达社会主义”595
三 危机与改革596
四 经济衰退598
五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599
第四章政局剧变以后时期(1989~ )601
第一节剧变过程601
第二节政治转轨604
第三节经济转轨605
一 基本实现经济自由化606
二 基本实现宏观经济稳定606
三 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606
四 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制度发生重大变化607
五金融改革取得初步成就607
六 实现本国货币的国内可兑换性607
一 政局剧变后中南欧国家对外关系性质的变化608
第四节对外关系608
八宏观经济倾向稳定 经济开始回升608
七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已经起步608
二 中南欧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609
附录中南欧历史大事年表612
第二编国别第一章阿尔巴尼亚648
第一节概述648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648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648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648
一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649
第三节历史649
二1990年后的阿尔巴尼亚651
第四节政治制度653
一政治体制转型653
二宪法653
三 总统653
六 司法机构654
七 政党与社会团体654
五政府654
四议会654
八著名政治人物655
雷杰普·迈达尼655
萨利·贝里沙655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655
一概述655
二 经济体制改革656
三 部门经济657
二对外经济合作658
一 对外贸易658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658
第七节教育科技医药卫生659
一教育659
二科学技术659
三 医疗卫生659
第八节新闻广播电视659
第九节军事659
一概述660
第十节外交660
二 双边关系661
第二章保加利亚662
第一节概述662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662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662
二 自然条件663
三 自然资源664
三 社会主义时期(1944.9~1989.11)665
二 资本主义时期(1879~1944)665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665
第三节历史665
四 政局剧变后(1989.11~ )666
第四节政治制度667
一概述667
二宪法668
三议会668
六政党与社会团体669
五 司法机关669
四 总统669
七著名政治人物670
佩特尔·姆拉德诺夫670
热留·热列夫670
佩特尔·斯托扬诺夫670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670
一概述670
二 经济体制改革671
三 部门经济672
四财政金融674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675
一对外贸易675
二对外经济合作676
第七节国民生活和社会保障676
一 国民生活676
二社会保障677
第八节文学艺术和教育677
一文学677
三教育678
二艺术678
第九节军事679
一军队进行“非政治化”679
二 国家“非军事化”679
三 压缩编制并实行军队现代化679
四 重新划分军区并调防679
五 申请加入北约组织并与北约建立“和平伙伴关系”679
第十节外交680
一外交方针政策680
二双边关系680
2.主要节日684
附录1.政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684
第三章波兰685
第一节概述685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685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685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685
第三节历史686
一 波兰国家的形成与发展686
二1989年后的波兰688
一概述690
第四节政治制度690
二宪法691
三 议会691
四 总统692
五部长会议(政府)692
六 司法和检察机关692
七政党与社会团体693
克瓦希涅夫斯基,亚历山大695
瓦文萨,莱赫695
雅鲁泽尔斯基,沃伊切赫695
八 著名政治人物695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696
一概述696
二 经济体制改革696
三 部门经济697
四 财政金融699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700
一对外贸易700
二 对外经济合作701
第七节国民生活与社会保障702
一 国民生活702
二社会保障703
第八节教育与科技703
一教育703
二科技704
第九节新闻广播电视704
第十节民族与宗教705
第十一节军事706
一概述707
第十二节外交707
二双边关系708
附录1.历届政党和政府主要领导人710
2.重要节日711
第四章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712
第一节概述712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712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12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713
第三节历史713
一 公元7世纪至二战以前713
二 反侵略斗争与社会主义时期714
三 南联邦分裂进程中的波黑715
四 波黑的独立和战争715
二 和平协议的主要内容717
三 和平协议的实施717
第四节代顿协议的签署及其实施717
一 代顿协议产生的背景717
第五节政治制度719
一 政治制度的演变719
二 代顿协议确定的波黑政治制度720
三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721
四 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722
阿利亚·伊泽贝特戈维奇723
日夫科·拉迪希奇723
六 著名政治人物723
五 主要政党723
第六节经济724
附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任领导人725
第五章捷克725
第一节概述725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726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26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726
第三节历史727
一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727
三议会730
二 宪法730
二 1989年政局剧变后730
一 政治体制的沿革730
第四节政治制度730
四 总统731
五政府731
六 司法机关732
七政党732
一概述733
第五节经济与社会733
米洛什·泽曼733
瓦茨拉夫·哈韦尔733
八著名政治人物733
二 经济转轨734
三 部门经济735
四 财政金融736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737
第七节社会福利政策739
一教育与科技741
二 医疗卫生741
第八节教育科技医疗卫生741
第九节文学艺术742
第十节新闻广播电视743
第十一节民族和宗教743
第十二节军事744
第十三节外交746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50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750
第一节概述750
第六章克罗地亚750
3.捷克重要节日750
2.联邦解体后捷克共和国历任总统和总理750
附录1.1992年底联邦解体前捷克斯洛伐克历届领导人750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751
第三节历史751
一 民族起源和中世纪国家751
二 土耳其入侵和奥匈帝国统治752
三 伊里利亚运动到南斯拉夫王国752
一宪法753
第四节政治制度753
四 南斯拉夫联邦到克罗地亚独立753
二议会754
三 总统754
四政府755
五 法院和宪法法院755
六主要政党755
七 著名政治人物756
弗拉尼奥·图季曼756
斯捷潘·梅西奇756
一概述757
伊维察·拉昌757
第五节经济757
二经济体制转轨758
三 部门经济758
四 金融与财政759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760
一对外贸易760
二对外经济合作760
第八节教育科学文化761
二社会保障761
第七节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761
一工资761
第九节民族762
一 民族矛盾与冲突762
二 民族政策763
第十节军事763
第十一节外交764
一外交政策764
二双边关系764
第七章罗马尼亚766
第一节概述766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766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66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766
第三节历史767
一古代及中世纪史767
三 1989年政局发生剧变以后768
二近代及现代史768
一概述769
二宪法769
第四节政治制度769
三议会770
四总统771
五政府772
六 司法机关772
七政党及社会团体773
伊利埃斯库,扬774
八著名政治人物774
康斯坦丁内斯库,埃米尔775
第五节经济775
一概述775
二经济转轨775
三 部门经济776
四财政金融779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780
一 对外贸易780
二 对外经济合作782
一 国民生活水平783
第七节国民生活与社会保障783
二社会保障784
第八节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787
一文化787
四 医疗卫生788
第九节新闻广播电视出版788
五体育788
三科学技术788
二教育788
第十节民族与宗教789
第十一节军事789
一军队现状789
二 军队改革789
第十二节外交790
一概述790
二 对外关系790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792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792
第八章马其顿792
第一节概述792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793
第三节历史793
一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793
二近现代史794
第四节政治制度794
一宪法基本原则794
二 议会 国家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795
三 政党与社会团体796
四 著名政治人物796
基罗·格利戈罗夫796
鲍里斯·特拉伊科夫斯基796
第五节经济796
一概述796
二经济体制转轨797
三 部门经济797
四 财政金融799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800
第七节国民生活与社会保障800
一 国民生活800
二社会保障800
第八节教育文化设施医药卫生801
一教育801
二 文化设施801
第九节新闻广播电视出版802
三 医疗卫生802
第十节民族与宗教803
一 民族803
二 宗教803
第十一节军事804
第十二节外交804
一概述804
二双边关系805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807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807
第九章南斯拉夫联盟807
第一节概述807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808
三居民809
第三节历史809
一塞尔维亚历史809
二黑山历史811
三 南联邦时期811
四 南联盟时期813
一政治体制沿革814
第四节政治制度814
二 南联盟的政治体制816
三 政党和社会团体817
四 著名政治人物819
多布里察·乔西奇819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819
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819
第五节经济819
一概述819
二经济体制改革822
三部门经济823
四 财政金融824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825
一对外贸易825
二对外经济合作826
第七节国民生活与社会保障827
一 国民生活827
二社会保障827
一教育828
第八节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药卫生828
二科技829
三文化829
四体育829
五 医药卫生830
第九节新闻广播电视830
第十节民族与宗教830
一 民族结构与地区分布830
三 宗教831
二 民族关系831
一 南斯拉夫联邦武装力量832
二 南联盟武装力量832
第十一节军事832
第十二节外交833
一 南联邦时期的对外关系833
二 南联盟的对外关系833
附录1.南斯拉夫联邦历届领导人837
2.南斯拉夫联盟历届领导人837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838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838
第十章斯洛伐克838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838
第一节概述838
第三节历史839
一 独立前历史(公元4世纪~1989)839
二 1989年政局剧变以后840
三议会841
二宪法841
一政治体制的沿革841
第四节政治制度841
四 总统842
五政府842
六 司法和检察机关842
七政党843
八著名政治人物843
米哈尔·科瓦奇843
鲁道夫·舒斯特843
米库拉什·德祖林达844
第五节经济844
一概述844
二 经济体制改革844
三 部门经济845
四 财政金融845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846
二文学848
一 教育848
第七节教育和文学848
第八节电视与广播849
第九节民族与宗教849
第十节军事850
第十一节外交851
附录1.1992年底联邦解体前捷克斯洛伐克历届领导人853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854
二 自然环境与资源854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854
第十一章斯洛文尼亚854
第一节概述854
3.斯洛伐克重要节日854
2.1993年1月1日斯洛伐克独立后历届领导人854
第三节历史855
一 卡兰塔尼亚公国855
二 民族觉醒时期855
三 南斯拉夫统一国家成立855
五 南斯拉夫联邦时期856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856
六走向独立857
第四节政治制度857
一宪法857
二 国民议会和国民委员会858
三 总统858
四政府858
五 司法859
六主要政党859
七著名政治人物861
米兰·库昌861
亚奈兹·德尔诺夫舍克861
第五节经济861
一概述861
二经济体制转轨862
三部门经济863
四金融财政863
一对外贸易864
第六节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864
二 对外经济合作865
第七节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865
一居民生活865
二社会保障866
第八节教育科学文化866
第九节民族政策867
一外交政策868
第十一节外交868
第十节军事868
边关系869
第十二章匈牙利870
第一节概述870
第二节 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870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870
二 自然环境871
第三节历史872
一 民族定居和封建王国的建立872
三 自然资源872
二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873
三 苏维埃共和国及其后霍尔蒂统治时期873
四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873
五 政局剧变时期874
第四节政治制度875
一 现行政治制度及其产生的背景875
二宪法875
三 国会875
五 司法机关876
四 总统876
六 政党与社会团体877
七 著名政治人物878
根茨·阿尔帕德878
马德尔·费伦茨878
第五节经济879
一概述879
二 经济转轨的内容和特点879
三部门经济880
四 财政金融882
一对外贸易883
第六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883
二对外经济合作884
第七节国民生活和社会保障885
一 国民生活885
二社会保障886
第八节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医药卫生886
一教育886
二科技886
第九节新闻出版与广播电视887
三 文学艺术887
四 医药卫生887
第十节民族与宗教888
第十一节军事889
第十二节外交889
一外交方针政策889
二双边关系890
第四部分文献与基本统计资料第一编 文献一 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和法律评价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决议(1989年12月23日)895
二 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1991年12月8日)896
三 独联体关于成立协调机构及有核成员国关于核武器的协定(1991年12月21日)897
四独立国家联合体章程(节录)(1992年1月22日)898
五经济联盟条约(1993年9月24日)899
六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联盟条约(1997年4月2日)902
七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波兰共和国和匈牙利共和国在争取参加欧洲一体化上加强合作的宣言(1991年2月15日)903
八中欧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12月21日)904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1年7月16日)910
十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01年6月15日)912
十一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摘要)(2002年6月7日)914
十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2002年6月7日)915
第二编基本统计资料世界银行关于俄罗斯及其他东欧国家的经济统计指标一经济规模(一)918
二经济规模(二)919
三生产结构920
四需求结构921
五中央政府财政922
六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923
七私人部门融资924
八进出口贸易925
76捷克队在世界青年冰球锦标赛上夺冠926
75布拉格查理大桥的一端926
77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托米斯拉夫广场926
74布拉格切尔尼宫926
73捷克布拉格总统府926
72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老城926
71波兰华沙老广场926
78萨格勒布托米斯拉夫国王铜像926
79萨格勒布歌德式天主教堂926
80身着圣诞老人服装的克罗地亚人在采蒂纳河上作辞旧岁迎新年漂流926
81克罗地亚妇女民族服饰926
82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议会大厦926
83布加勒斯特政府办公大楼926
84布加勒斯特统一大道926
70以肖邦命名的华沙奥肯切机场926
69波兰格丁尼亚的奥利瓦教堂926
68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的肖邦公园926
67保加利亚“花市”926
66索非亚庆祝该市有轨电车运营100周年926
65保加利亚鲁塞市中心的青铜狮926
64保加利亚索非亚文化宫926
63索非亚“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夜景926
62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国民议会大厦926
61地拉那总统府926
60地拉那大会堂926
59 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斯坎德培铜像926
58立陶宛第三届抬床跑比赛926
57立陶宛森林雕塑926
56立陶宛乡间度假村926
96斯洛伐克多诺瓦利度假中心的狗拉雪橇大赛926
4立陶宛维尔纽斯特拉凯城堡(下中)926
108 2001年6月14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联合声明后举杯庆祝926
107 2001年7月16日江泽民与普京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后互致祝贺926
106 1989年5月15~1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谈926
105 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斯大林70寿辰庆祝会上926
104 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和斯大林出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的签字仪式,周恩来在条约及有关协定上签字926
103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在抵达莫斯科时受到苏联领导人的热烈欢迎926
102布达佩斯多瑙河畔的建筑群926
101布达佩斯英雄广场926
100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议会大厦926
99阿尔卑斯山南麓的报春花926
98斯洛文尼亚乡村婚礼926
97斯洛文尼亚布策德风景区926
85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共夺取40多枚奖牌的罗马尼亚女子体操“三杰”退役926
95斯洛伐克钢铁中心科希策景观926
94斯洛伐克古城日林钠古建筑926
93铁托故居926
92南斯拉夫卡列梅格丹古城堡926
91 贝尔格莱德萨瓦国际会议中心926
90贝尔格莱德东正教堂内厅926
3 白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碑(右)封底图片莫斯科河风光926
2乌克兰安德列夫大教堂(下左)926
1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上左)926
89南斯拉夫联盟议会大厦封面图片926
88马其顿妇女民族服饰926
87斯科普里游击队大道926
86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议会大厦926
37 白俄罗斯先锋派时装节926
12莫斯科迎接新世纪(2000年12月31日)926
25俄罗斯贝加尔湖特有的鱼类——科托伊特鱼926
24俄罗斯贝加尔湖环班海豹926
23俄罗斯西伯利亚独一无二的珍稀矿石926
22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大气田气井放喷926
21 “2001年莫斯科小姐”评选揭晓926
20俄罗斯民间工艺饰品926
19俄罗斯妇女民族服饰926
18俄罗斯民间工艺品套娃926
17俄罗斯网球运动员在戴维斯杯比赛场上926
16俄罗斯选手萨芬在迪拜网球锦标赛半决赛中926
15新婚夫妇在克里姆林宫无名烈士墓前献花926
14俄罗斯黑海舰队的舰艇926
13莫斯科举行纪念列宁活动(2001年1月21日)926
26乌克兰首都基辅第聂伯河畔的斯拉夫三兄弟雕像926
11俄罗斯民族歌舞926
10莫斯科大剧院926
9莫斯科国家特列季雅科夫画廊926
8莫斯科国际友谊宫926
7莫斯科俄罗斯展览中心926
6美丽的伏尔加河926
5圣彼得堡普希金铜像926
4圣彼得堡冬官926
3莫斯科红场一侧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926
2莫斯科列宁墓926
1莫斯科克里姆林宫926
彩图目录926
九援助和资本流动926
55立陶宛国家公园湖区926
42塔林风光926
54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总统府外景926
53立陶宛维尔纽斯教堂926
52拉脱维亚手工艺品926
51拉脱维亚的民族传统家具926
50拉脱维亚的民族服饰926
49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波罗的海国际民俗节”926
48拉脱维亚民族舞蹈926
47里加大教堂926
46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自由纪念碑926
45爱沙尼亚盎格鲁风车926
44爱沙尼亚传统商品集市926
43爱沙尼亚的双人演唱组在欧洲流行音乐电视大赛中折桂926
27乌克兰1750~1755年修建的皇宫——马林宫926
41塔林卡捷琳娜公园926
40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托姆拜亚城堡(现议会及政府所在地)926
39基希讷乌市的斯特凡大街926
38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市中心的凯旋门926
36一位老人在明斯克东正教堂外喂鸽子926
35明斯克白俄罗斯国防部大楼926
34明斯克白俄罗斯政府大厦926
33乌克兰欢庆谢肉节926
32乌克兰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6周年926
31基辅市波亚尔小镇的保尔·柯察金雕像926
30基辅乌克兰艺术博物馆926
29基辅舍甫琴科大剧院926
28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三巨头”的谈判桌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