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传输与交换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传输与交换技术
  • 周卫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222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通信交换;光纤通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传输与交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电信网的类型1

1.2 交换技术的发展1

1.3 光纤通信新技术5

小结9

思考题9

参考文献9

第2章 电话通信网10

2.1 电话通信的基本概念10

2.1.1 电话通信系统的组成10

2.1.2 电话通信的基本要求11

2.1.3 电话交换的概念11

2.1.4 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12

2.1.5 电话交换系统的分类14

2.2 固定电话网16

2.2.1 网络结构16

2.2.2 路由选择19

2.2.3 编号计划23

2.2.4 电话网的发展26

2.3 移动电话网28

2.3.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28

2.3.2 移动通信体制和服务区域的划分29

2.3.3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32

2.3.4 我国数字移动电话网网络结构34

2.3.5 蜂窝移动通信的频率分配36

2.3.6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编号37

小结39

思考题39

参考文献39

第3章 电信支撑网40

3.1 数字同步网40

3.1.1 数字同步网概述40

3.1.2 数字同步网和网同步43

3.1.3 数字同步网的构成43

3.1.4 同步网与各种业务网之间的关系47

3.2 管理网47

3.2.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47

3.2.2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49

3.2.3 电信管理网TMN53

3.2.4 新型网络管理模型60

3.3 信令网63

3.3.1 信令的基本概念63

3.3.2 No.7信令系统64

3.3.3 信令网69

小结76

思考题76

参考文献77

第4章 SDH同步数字体系78

4.1 概述78

4.1.1 光纤通信及PDH78

4.1.2 SDH的产生79

4.1.3 SDH光同步数字传输网80

4.1.4 SDH网的特点81

4.2 SDH的速率与帧结构83

4.2.1 网络节点接口83

4.2.2 速率体系83

4.2.3 帧结构84

4.2.4 开销类型84

4.2.5 RSOH字节功能描述85

4.2.6 MSOH字节功能描述86

4.3 同步复用映射结构86

4.3.1 基本复用映射结构87

4.3.2 复用原理及方法88

4.3.3 各阶VC及其开销91

4.3.4 映射97

4.3.5 SDH指针101

4.3.6 复用映射单元的主要参数107

4.4 SDH的基本设备107

4.4.1 SDH设备的规范方法和通用表示107

4.4.2 数字复用设备108

4.4.3 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112

4.4.4 数字再生设备(REG)116

4.5 SDH传送网结构119

4.5.1 传送网的分层和分割119

4.5.2 SDH传送网的分层123

4.5.3 SDH网络的物理拓扑124

4.5.4 我国的SDH网络结构125

4.6 物理层接口126

小结128

思考题128

参考文献129

第5章 光波分复用系统130

5.1 WDM概述130

5.1.1 光纤的传输带宽130

5.1.2 WDM的原理131

5.1.3 WDM技术的种类132

5.2 DWDM技术132

5.2.1 WDM技术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132

5.2.2 DWDM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33

5.2.3 DWDM的优势134

5.3 DWDM的相关标准134

5.3.1 ITU工作波长134

5.3.2 开放式DWDM系统和集成式DWDM系统135

5.4 DWDM的关键技术及器件136

5.4.1 光源、调制与波长变换136

5.4.2 DWDM无源器件139

5.5 DWDM系统的全光长距离传输144

5.5.1 两种限制144

5.5.2 光放大技术145

5.5.3 色散控制和补偿技术148

5.5.4 全光传输距离限制151

5.6 DWDM的组网应用152

5.6.1 点到点应用152

5.6.2 OADM和OXC152

5.6.3 线形组网应用153

5.6.4 环形组网应用154

小结155

思考题155

参考文献155

第6章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156

6.1 程控交换机功能和结构156

6.1.1 交换机基本功能和结构156

6.1.2 PCM-话音数字化技术157

6.1.3 数字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161

6.1.4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结构163

6.2 数字交换原理167

6.2.1 时隙交换的基本概念167

6.2.2 复用器和分路器168

6.2.3 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170

6.2.4 数字交换网络172

6.3 程序控制基本原理175

6.3.1 程控电话呼叫接续过程176

6.3.2 用户接入处理177

6.3.3 数字分析178

6.3.4 路由选择178

6.3.5 通路选择180

6.3.6 呼叫释放180

小结180

思考题180

参考文献181

第7章 移动交换原理与技术182

7.1 移动交换机结构和特点182

7.1.1 移动交换机一般结构182

7.1.2 用户数据库183

7.2 移动交换技术184

7.3 短信息业务处理185

7.4 自动漫游技术186

7.4.1 位置登记186

7.4.2 路由重选187

7.4.3 MSRN的分配187

7.4.4 漫游用户的权限控制188

7.4.5 不同子系统间漫游的信道指配188

7.5 切换技术188

7.5.1 MSC切换功能结构188

7.5.2 信道监测和小区选择189

7.5.3 话路接续190

7.5.4 软切换190

7.6 网络安全技术192

小结194

思考题194

参考文献194

第8章 分组交换原理与技术195

8.1 分组交换原理195

8.1.1 数据交换方式195

8.1.2 数据报与虚电路198

8.1.3 3种交换方式的比较199

8.2 统计时分复用技术200

8.2.1 复用技术200

8.2.2 同步时分复用技术200

8.2.3 统计时分复用技术201

8.3 X.25建议202

8.3.1 X.25概述202

8.3.2 X.25分组类型和格式205

8.3.3 X.25虚电路服务208

8.3.4 X.25信息流控制209

8.4 帧中继211

8.4.1 帧中继概述211

8.4.2 帧中继的交换与控制216

8.4.3 帧中继发展与应用223

小结226

思考题226

参考文献227

第9章 ATM与宽带IP交换技术228

9.1 ATM网络技术基础228

9.1.1 ATM的定义和特点228

9.1.2 ATM网络协议参考模型229

9.1.3 物理层233

9.1.4 ATM层236

9.1.5 ATM适配层239

9.1.6 ATM网络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241

9.2 ATM交换与信令244

9.2.1 ATM交换的基本概念和要求244

9.2.2 ATM基本交换单元247

9.2.3 ATM交换结构250

9.2.4 ATM网络信令253

9.3 IP/ATM融合技术255

9.3.1 技术产生背景255

9.3.2 重叠模型256

9.3.3 集成模型259

9.3.4 IP/ATM融合技术的特点262

9.4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263

9.4.1 MPLS基本概念及技术特点263

9.4.2 MPLS网络体系结构266

9.4.3 MPLS标记发布协议273

9.4.4 MPLS标记合并277

9.4.5 MPLS环路控制与组播279

9.4.6 MPLS的主要应用282

小结283

思考题284

参考文献284

第10章 IP网络电话技术286

10.1 IP电话(VoIP)的概念及其发展286

10.1.1 IP电话的概念286

10.1.2 IP电话的应用形式286

10.1.3 IP电话的特点287

10.1.4 IP电话的发展288

10.2 与IP电话业务有关的协议289

10.2.1 H.323协议290

10.2.2 H.225.0协议296

10.2.3 H.245协议301

10.2.4 H.450.x304

10.2.5 RTP/RTCP协议304

10.3 IP电话关键技术310

10.3.1 分组话音技术310

10.3.2 话音的编码及压缩技术312

10.3.3 QoS技术314

10.3.4 终端技术315

10.4 基于H.323的IP电话系统的构成316

10.4.1 IP电话系统的整体结构316

10.4.2 IP电话的基本通信过程317

10.4.3 国内IP电话体系结构318

小结319

思考题320

参考文献320

第11章 软交换技术与协议321

11.1 软交换技术产生背景321

11.2 网络体系结构322

11.2.1 软交换的定义及特点322

11.2.2 网络分层和系统组成324

11.2.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326

11.2.4 接口与协议328

11.3 H.248/Megaco协议331

11.3.1 协议背景知识331

11.3.2 连接模型332

11.3.3 H.248网关控制命令334

11.3.4 协议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考虑336

11.3.5 典型呼叫过程337

11.4 SIP协议338

11.4.1 SIP网络结构及功能339

11.4.2 SIP消息340

11.4.3 呼叫过程343

11.4.4 SIP与H.323的比较344

11.4.5 SUP-T协议345

11.5 软交换技术应用与发展345

小结346

思考题346

参考文献347

英文缩写词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