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催化化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催化化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369234.jpg)
- 韩维屏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0610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3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催化化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催化在动态物质世界中的地位1
1.2 催化反应的发现与应用2
1.3 催化理论发展概况3
1.4 近代物理研究方法6
1.5 反应动力学7
1.6 多相催化的线性自由能规则12
参考文献20
第二章 原子、分子理论模型22
2.1 LCAO分子轨道理论22
2.2 σ键分子轨道法25
2.3 晶体场理论模型32
2.4 配位场理论模型40
2.5 密度泛函数法50
参考文献58
第三章 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60
3.1 固体表面结构与缺陷(之一)60
3.2 两种类型的吸附72
3.3 物理吸附74
3.4 金属表面的化学吸附79
3.5 脱附速度与TPD86
3.6 吸附与脱附的动力学讨论93
3.7 脱附与表面结构99
3.8 金属表面化学吸附态106
参考文献117
第四章 金属催化剂120
4.1 活性中心的能带理论120
4.2 共振原子价理论123
4.3 多位理论126
4.4 烃类在氢存在下的吸附态132
4.5 乙炔选择(部分)加氢137
4.6 烷烃加氢裂解与催化重整反应139
4.7 氨的合成反应149
4.8 乙烯环氧化反应154
4.9 Fischer-Tropsch合成159
4.10 载体对金属催化性能的影响164
参考文献169
第五章均相酸、碱催化172
5.1 酸、碱的定义172
5.2 特殊酸、碱催化173
5.3 一般酸、碱催化、Br?nsted规则174
5.4 Hammett酸函数177
5.5 Br?nsted酸、碱催化反应179
5.6 Lewis酸、碱催化反应186
5.7 酸、碱协同催化197
参考文献198
第六章 多相酸、碱催化201
6.1 金属离子电负性201
6.2 固体表面的酸、碱中心204
6.3 单一金属氧化物Peri模型209
6.4 二元金属氧化物酸、碱中心模型212
6.5 金属氧化物表面酸、碱中心216
6.6 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吸附220
6.7 烃类裂解反应机理222
6.8 有机“沸石”氢键催化234
参考文献238
第七章 分子筛(沸石)催化作用240
7.1 分子筛(沸石)的命名240
7.2 分子筛(沸石)结构242
7.3 分子筛催化作用特点245
7.4 控制反应基质的择形催化裂解249
7.5 控制反应生成物的择形催化251
7.6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中心257
7.7 纳米级中孔分子筛262
7.8 过渡金属大笼状有机配合物的催化作用265
参考文献270
第八章 半导体催化电子理论272
8.1 能带理论的几个重要概念272
8.2 半导体277
8.3 Volkenstein化学吸附的电子理论286
8.4 化学吸附与半导体物性291
8.5 固体表面结构与缺陷(之二)296
8.6 晶体缺陷的符号表示法307
参考文献310
第九章 金属氧化物电子迁移催化作用311
9.1 单一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311
9.2 二元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313
9.3 复合氧化物的电子迁移与EF316
9.4 金属氧化物表面MO键键能320
9.5 金属氧化物上的化学吸附325
9.6 钒系催化剂332
9.7 铋钼系催化剂349
9.8 钙钛矿型氧化物359
参考文献366
第十章 杂多酸、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酸、碱性369
10.1 杂多酸晶体结构369
10.2 杂多酸基本特性372
10.3 酸催化作用377
10.4 氧化催化作用382
10.5 杂多酸-过渡金属多功能催化作用389
10.6 过渡金属氧化物酸、碱模型390
10.7 金属氧化物的酸、碱性392
10.8 φ(-△H0-1,xi-1)函数394
10.9 φ函数的应用396
10.10 二元金属氧化物的酸性397
参考文献399
第十一章 配位催化402
11.1 配位化合物的物化特征403
11.2 Pearson软、硬酸、碱反应的量子化学解释417
11.3 电子迁移(氧化还原)催化424
11.4 酸、碱配位催化437
11.5 软酸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催化443
11.6 烯烃歧化456
11.7 高分子配合物催化作用464
参考文献471
第十二章 有机金属催化作用475
12.1 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物化特征475
12.2 第1、2族有机金属催化作用480
12.3 第10、11族有机金属催化作用483
12.4 第12、13族有机金属催化作用485
12.5 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基元反应487
12.6 过渡金属烷基化合物491
12.7 金属-烯丙基键的催化作用496
12.8 均相烯烃聚合新型催化剂504
12.9 金属茂配位活性催化聚合508
12.10 乙炔和丙二烯的反应515
参考文献521
第十三章 金属原子簇催化作用524
13.1 经典的金属原子簇立体结构524
13.2 金属原子簇的一般特征528
13.3 小分子过渡金属原子簇均相催化作用532
13.4 多核含硫原子簇及催化反应534
13.5 硅、锗、锡原子簇537
13.6 羰基金属原子簇与无机氧化物的表面化学541
13.7 中小分子配位的纳米金属原子簇546
参考文献557
第十四章 表面光化学催化作用559
14.1 分子的光化学反应559
14.2 表面吸附物种的光化学反应564
14.3 金属表面吸附分子的光化学反应571
14.4 硅胶等表面吸附分子的光化学576
14.5 TiO2半导体光催化反应579
14.6 沸石(分子筛)孔内光化学过程与光催化587
14.7 水的光分解596
14.8 二氧化碳的光还原601
参考文献603
第十五章 环境催化技术606
15.1 脱硫技术606
15.2 氧化还原脱硝609
15.3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610
15.4 有机卤化物615
15.5 催化燃烧616
15.6 光化学环境催化618
15.7 半导体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治理的应用620
15.8 固体电解质型传感器624
15.9 燃料电池与电极催化剂627
参考文献632
结束语634
参考文献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