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 印开蒲,鄢和琳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54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生态型-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态旅游源起的历史背景1

一、传统大众旅游面临挑战1

二、造成旅游生态环境危机的因素4

三、生态旅游的兴起5

第二节 生态旅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8

一、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研究8

二、国内生态旅游的发展与研究11

第三节 生态旅游研究的任务、内容和基本方法13

一、生态旅游研究的任务13

三、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法14

二、生态旅游研究的内容14

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概述与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17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与标准17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17

二、生态旅游的标准19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20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20

二、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区别23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24

一、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24

二、建立良好的旅游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25

三、生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干扰与演替27

一、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启迪28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28

四、生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28

二、当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向可持续发展过渡30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旅游业35

第五节 生态旅游系统38

一、“旅游系统”38

二、“四体生态旅游系统”39

第三章 生态旅游者43

第一节 生态旅游者概述43

一、生态旅游者的概念43

二、生态旅游者的特征44

三、生态旅游者的分类45

四、生态旅游者的权益和责任47

二、生态旅游者形成的时间条件49

第二节 生态旅游者的形成条件49

一、生态旅游者形成的经济条件49

三、生态旅游者形成的精神文化条件50

四、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外动力——环境差异51

五、生态旅游者形成的社会大环境条件51

第三节 生态旅游者的行为特点与行动指南52

一、生态旅游者旅游行为特点52

二、生态旅游者保护行动指南53

第四章 生态旅游资源55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概述55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55

二、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争议55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57

第二节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59

一、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原则60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60

三、生态旅游资源类型61

第三节 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67

一、技术性保护对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安全系数与容量有限性67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政策性保护对策68

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修复69

第五章 生态旅游环境70

第一节 生态旅游环境概述70

一、生态旅游环境的定义与内涵70

二、生态旅游环境的构成71

三、生态旅游环境的特点73

第二节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75

一、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定义、内涵与组成体系75

二、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特征76

三、影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77

四、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测定基本方法78

第三节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80

一、Butler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生态旅游业发展演化曲线81

二、Butler模型对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具体应用81

三、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的管理83

第四节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对策87

一、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87

三、加速生态旅游环境审计制度88

二、编制生态旅游环境保护规划88

四、采用经济手段管理生态旅游环境89

五、重视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管理90

六、推行“三区合一”的管理体制91

七、强调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工作91

第六章 生态旅游规划92

第一节 生态旅游规划的作用和意义92

一、保证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序性,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92

二、保证生态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92

三、保证生态旅游资源有效的利用和结构上的合理性93

四、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93

第二节 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观点、原则与模式93

二、生态旅游规划的系统和保护观点94

一、生态旅游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94

三、生态旅游规划的保护性开发原则95

四、生态旅游规划的开发模式96

第三节 生态旅游规划的技术体系98

一、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98

二、生态旅游区域区位分析102

三、生态旅游市场分析103

四、生态旅游目标制定104

五、生态旅游区结构布局105

六、生态旅游产品体系106

第四节 生态旅游规划的支持保障体系109

一、生态旅游交通设施109

二、生态旅游服务设施111

三、生态旅游基础设施113

五、购物设施115

六、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生态教育与培训115

四、游览娱乐设施115

七、生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的生态教育与管理117

八、投资效益与资金筹措118

第五节 生态旅游规划编制119

一、生态旅游规划编制程序119

二、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120

三、生态旅游项目规划的编制122

第六节 生态旅游线路设计案例123

一、“威尔逊之路”植物观赏考察123

二、“成都平原母亲河——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现状考察126

一、东部名山、江河湖泊、田园风光生态旅游区129

二、西北草原、沙漠戈壁、雪山绿洲生态旅游区129

第七章 我国的生态旅游129

第一节 我国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129

三、青藏高原高寒景观、江河源头、高原湖泊生态旅游区130

四、西南高山峡谷、岩溶风光、天然动植物园生态旅游区130

第二节 我国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131

一、中国“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132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133

三、森林考察生态旅游134

四、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135

五、冰川探险生态旅游136

七、滑雪生态旅游137

六、漂流生态旅游137

八、“香格里拉探秘”生态旅游138

九、沙漠探险生态旅游139

十、草原生态旅游139

十一、生态农业旅游140

十二、新兴的保护环境行动之旅140

第三节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141

一、基础条件141

二、市场条件141

三、其他有利条件142

二、风景区的分类143

一、风景区的概念143

第一节 风景区与风景区旅游概述143

第八章 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及其案例143

三、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点144

第二节 风景旅游区及其生态旅游146

一、我国风景名胜区概况146

二、开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150

三、风景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态旅游152

第三节 四川蜀南竹海风景区开发生态旅游案例155

一、蜀南竹海发展旅游业存在的问题155

二、蜀南竹海开发生态旅游的可能性156

三、蜀南竹海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思157

四、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161

第一节 山地开发生态旅游概况164

一、山地国家发展山地生态旅游的启示164

第九章 山地开发生态旅游及其案例164

二、我国主要山地生态旅游资源概况165

三、我国西部的山地生态旅游167

第二节 山地生态系统与山地生态旅游170

一、山地与山地生态系统的概念170

二、山地生态系统与生态旅游活动172

第三节 开发四川西部山地生态旅游的案例174

一、开发四川西部山地生态旅游的意义与难点174

二、川西山地的基本特征174

三、川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175

五、川西山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77

四、开发川西山地生态旅游的模式177

第十章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及其案例180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概况180

一、自然保护区概念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180

二、自然保护区概况180

三、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主要问题181

四、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182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与生态旅游183

一、生态系统天然“本底”的构成183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功能184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185

四、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主要程序186

五、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187

一、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现状188

第三节 位于大城市近郊的四川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案例188

二、保护区总体规划原则与目标189

三、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景191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195

第四节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强化保护,开发生态旅游案例197

一、王朗自然保护区现状197

二、开发生态旅游的策略198

三、开发原则199

四、开发模式——强化自然保护与发展生态旅游199

五、效益评价201

第十一章 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及其案例203

第一节 生态农业旅游概述203

一、生态农业旅游产生的历史因素203

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205

三、生态农业旅游主要特征206

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207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旅游208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结构208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209

三、生态农业210

四、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举措211

第三节 四川成都近郊平原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案例213

一、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条件213

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思路、总体布局与主题定位215

三、产品类型及项目设计216

四、发展策略建议217

主要参考文献2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