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巴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巴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359349.jpg)
- 张二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1599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秦巴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附图之三: 秦巴及其邻区主要断裂分布图(1:0
附图之二: 秦巴及其邻区侵入岩体分布图(1:0
附图之一: 秦巴及其邻区综合地层区划图(1:0
目 录1
第一节研究区的位置及其重要性1
第一章概述1
第二节 山川地势人文景观2
第三节研究简史4
第四节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4
第五节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6
第二章区域地层概论8
第一节综合地层区的划分8
一、华北南部区9
第二节各地层区基本特征9
二、扬子北部区9
三、秦岭-松潘区10
一、太古宇—下元古界——古老基底岩系13
第一节前寒武系13
第三章各时代地层特征13
二、中元古界四种地层类型及形成环境20
三、青白口系六种地层类型及形成环境32
四、震旦系35
五、华北区南缘及北秦岭—北淮阳震旦-寒武系(未分)43
第二节下古生界46
一、寒武系46
二、奥陶系53
三、志留系58
四、北秦岭—北淮阳下古生界及相关地层63
第三节上古生界71
一、泥盆系71
二、石炭系76
三、二叠系81
一、三叠系85
第四节中生界85
二、侏罗系90
三、白垩系94
第五节新生界96
一、第三系97
二、第四系99
第四章区域火成岩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101
第一节时-空分布总趋势101
第二节火山岩的分布和主要特征104
一、海相火山岩104
二、海陆相火山岩104
三、陆相火山岩105
第三节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分布及主要特征106
一、华北南部区106
二、北秦岭106
三、南秦岭108
四、扬子北部区110
五、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形成、分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110
二、成因类型111
一、岩石类型111
第四节中酸性岩体基本特征及其分布111
三、地球化学特征112
四、期次划分113
五、岩区(带)划分116
第五节碱性-偏碱性岩类特征及分布118
一、期次划分118
二、岩带划分和组成120
三、碱性-偏碱性岩体主要地球化学特征122
四、碱性-偏碱性岩体的分布特点123
第五章各时代火山岩及形成环境124
第一节太古宙—早元古代早期绿岩124
一、绿岩带的层序和变质124
二、绿岩带中的花岗质岩石124
三、绿岩带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125
第二节 早元古代晚期火山岩127
一、秦岭群——大陆裂谷型火山岩127
二、卢镇关群、红安群——陆缘裂谷型火山岩129
三、关于早元古代晚期火山岩的小结130
一、熊耳群——大陆边缘内侧裂谷型火山岩131
第三节中元古代火山岩131
二、武当山群、郧西群等地层——内硅铝裂陷型火山岩132
三、张八岭群、通木梁群等地层——大陆边缘外侧裂谷型火山岩134
四、神农架群——大陆边缘内侧断裂型火山岩136
五、关于中元古代火山岩的小结136
一、宽坪群——活动大陆边缘裂陷型火山岩137
第四节 中—晚元古代火山岩137
二、碧口群——复合型火山岩139
第五节晚元古代火山岩142
一、耀岭河群——陆间裂陷型火山岩142
二、华南北部岛弧型火山岩145
四、关于晚元古代火山岩的小结148
第六节早古生代火山岩148
三、华南北部弧后-山前断裂型火山岩148
一、北秦岭北带弧后盆地火山岩149
二、北秦岭南带边缘海岛弧火山岩157
三、北秦岭南、北带火山岩的比较160
四、南秦岭被动大陆边缘断裂型火山岩161
第八节 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162
第七节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火山岩162
一、印支期火山岩165
二、燕山期火山岩168
三、喜马拉雅期火山岩171
四、关于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的小结172
一、前寒武纪早期绿岩带火山岩173
第九节秦巴地区火山岩形成环境综述173
三、内硅铝裂陷型火山岩173
二、大陆裂谷型火山岩173
四、大陆边缘裂谷型火山岩173
五、弧-盆体系火山岩174
八、大陆造山带山间盆地陆相火山岩174
七、大陆边缘断裂型火山岩174
六、成熟岛弧火山岩174
第六章各时代侵入岩及侵入作用175
第一节太古宙侵入岩175
一、基性、超基性岩体175
二、中酸性侵入岩176
一、扬子北部区基性、超基性岩体178
二、早元古代中酸性岩体178
第二节早元古代侵入岩178
第三节中元古代侵入岩181
一、岩体地质特征181
二、地球化学特征182
第四节晚元古代侵入岩183
一、晚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体183
二、晚元古代中酸性侵入岩188
三、晚元古代碱性-偏碱性侵入岩192
第五节早古生代(加里东期)侵入岩194
一、北秦岭加里东期岩体195
二、南秦岭北部加里东期侵入岩200
三、南秦岭南部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岩体201
四、勉-略地区加里东期岩体202
五、扬子北部区金伯利岩及碱性超基性岩203
六、关于加里东期侵入岩的小结203
第六节晚加里东—早华力西期侵入岩204
一、中酸性岩体204
二、碱性偏碱性岩体207
第七节华力西期侵入岩210
一、基性、超基性侵入岩210
二、中酸性侵入岩210
一、中酸性侵入岩212
三、关于华力西期岩体的小结212
第八节印支期侵入岩212
二、碱性-偏碱性侵入岩217
第九节燕山期侵入岩217
一、中酸性侵入岩217
二、碱性-偏碱性侵入岩222
第七章区域构造主要特征226
第一节基本构造格局227
第二节基本构造单元主要特征229
一、华北大陆板块主体——中朝准地台229
二、华南大陆板块主体——扬子准地台230
三、秦岭构造带231
四、各基本构造单元时空组合关系244
第三节主要断裂构造带244
一、区域性主干断裂245
二、区域性断裂及主要断裂255
三、关于秦巴地区断裂构造的小结257
第四节主要构造-热事件258
一、五台事件258
七、印支事件259
六、华力西事件259
五、加里东事件259
四、晋宁事件259
二、中条(吕梁或中岳)事件259
三、四堡(芹峪)事件259
八、燕山事件260
第五节多期叠加变形和地壳极度收缩260
九、喜马拉雅事件260
第六节深层构造轮廓261
第八章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简史263
第一节太古宙…早元古代早期阶段(2200Ma以前)早期大陆壳的形成和肢解263
第二节早元古代晚期(2200—1850Ma左右)裂陷体制主导活动时期264
第三节 中元古代阶段(1850—1000Ma左右)由裂陷体制向板块体制演化266
第四节晚元古代早期阶段(1000—800Ma左右)地壳刚度增大及板块构造体制产生266
第五节震旦纪阶段(800—570Ma左右)古中国克拉通化267
第六节早古生代阶段(570—400Ma左右)古中国板块裂解及秦岭洋盆产生268
第七节 晚古生代—三叠纪阶段(400—200Ma)中秦岭带的产生及其陆内演化270
第八节侏罗纪—新生代阶段(200Ma以来)陆内造山271
结语273
主要参考文献276
英文摘要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