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路选线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西南交通大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15043·6218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铁路选线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一、世界铁路的由来和发展1
目 录1
二、我国铁路建设的概况2
三、铁路勘测设计6
一、设计年度及运量10
二、运量资料10
第一节 铁路运量10
第二章铁路能力10
第二节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11
一、列车运行图12
二、通过能力12
三、输送能力13
第三节铁路主要技术标准15
一、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概述15
二、主要技术标准对铁路能力的影响21
一、机车牵引力概述22
第二节 机车牵引力22
第三章牵引计算22
第一节概述22
二、电力机车牵引力25
三、内燃机车牵引力33
四、蒸汽机车牵引力35
第三节列车运行阻力37
一、概述37
二、基本阻力38
三、附加阻力41
第四节列车制动力44
一、制动方法概述44
二、空气制动44
三、电阻制动47
第五节列车运动方程式50
一、列车运动状态的分析50
二、列车运动方程式的推导50
一、牵引重量的计算53
第六节牵引重量的计算与检查53
二、按起动条件检算牵引重量55
三、按机车电机温升条件检算牵引重量55
四、牵引净重和列车长度的计算56
第七节合力曲线56
第八节行车速度与行车时分的确定60
一、速度-距离曲线的绘制60
二、时间-距离曲线的绘制67
三、均衡速度法求行车时分68
一、制动问题的实质69
第九节制动问题69
二、按制动条件求算限制速度71
第十节功能与燃料消耗计算72
一、电力机车耗电量计算72
二、内燃机车耗油量计算75
三、蒸汽机车煤、水消耗量计算76
四、机车电机的温升检查78
五、牵引机械功与阻力机械功82
第二节区间线路平面设计85
第四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85
第一节概述85
一、直线87
二、圆曲线87
三、缓和曲线94
四、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和两缓和曲线间圆曲线的长度100
五、桥涵、隧道处的线路平面101
第三节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103
一、线路的最大坡度103
二、坡段长度108
三、坡段的连接111
四、最大坡度的折减115
五、坡段对运营支出的影响121
六、桥涵、隧道、路基处的线路纵断面123
七、纵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123
第四节站坪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25
一、站坪长度125
二、站坪的线路平面126
三、站坪的线路纵断面127
四、站坪两端平面和纵断面的要求128
第五节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129
一、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的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129
二、方案研究报告的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131
第五章铁路定线134
第一节线路的走向134
一、线路走向的选择134
二、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136
二、中间站分布139
第二节车站分布139
一、区段站分布139
三、点线结合143
第三节定线方法144
一、紧坡地段的定线方法145
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149
三、紧坡地段与缓坡地段连接点的选择151
四、线路详细设计及改善151
一、河谷地区定线156
第四节 各种地形条件下的定线156
二、越岭地区定线161
三、平原、丘陵地区定线164
第五节不良地质条件下定线特点165
一、尽量绕避严重不良地质地段166
二、必须通过时的定线169
三、工程措施169
四、水库地区定线171
第六节 线路与桥隧等工点的配合172
一、线路与桥涵配合173
二、线路与隧道配合176
三、路基设置的要求177
第七节方案比选178
一、比选原则和内容178
二、技术经济比较的方法178
三、工程费计算181
四、运营费计算181
局部方案比选算例186
五、线路方案技术经济指标186
第六章车站设计191
第一节中间站设计191
一、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型191
二、中间站主要设备的配置193
三、中间站的平面计算197
四、中间站路基与排水213
五、专用线接轨和安全线、避难线设计215
一、区段站的作业和站型218
第二节区段站设计概要218
二、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220
三、区段站咽喉区布置222
第三节编组站与枢纽概述223
一、编组站223
二、枢纽224
第七章既有线改建与第二线设计227
第一节加强铁路能力的措施227
一、运输组织措施概述227
二、技术改造措施231
三、改建既有线与增建第二线的线路标准237
第二节既有线改建设计240
一、既有线勘测调查概述241
二、纵断面改建设计243
三、平面改建设计247
四、横断面改建设计280
第三节第二线设计283
一、第二线纵断面设计283
二、第二线的平面设计284
三、第二线横断面设计291
四、第二线的平面计算295
附录313
附录一 电算程序设计框图简介313
——关于牵引计算、既有曲线拨正计算和在曲线上改变线距计313
算的电算程序设计概要313
附录二限界与曲线加宽323
附录三设计渐伸线长度公式推导327
附录四曲线拨正计算实例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