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 高庆先,任阵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777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沙尘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黄沙漫漫扑面来——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8

第一节 揭开沙尘暴天气神秘的面纱8

一、什么是沙尘暴与沙尘天气?9

1.沙尘暴9

2.扬沙10

3.浮尘10

二、沙尘暴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过程10

三、沙尘暴天气强度及分类11

1.强沙尘暴12

2.特强沙尘暴12

四、沙尘暴带来的灾害13

1.大风14

2.风沙流16

3.环境污染16

4.风蚀18

第二节 沙尘源地、荒漠化与沙尘暴19

一、沙尘源地与潜在沙源地19

1.什么是沙尘源地?19

2.沙漠22

3.戈壁23

4.黄土23

5.农牧交错带25

6.地形条件与沙尘暴天气27

7.世界沙尘暴多发区分布28

二、我国荒漠化特点29

1.世界荒漠化趋势29

2.我国荒漠化情况30

三、人类活动与沙尘暴34

1.我国荒漠化发展的表现35

2.我国荒漠化的自然因素40

3.我国荒漠化的人为因素41

4.人类不合理活动的表现43

四、草原退化与沙尘暴47

1.世界与我国草原的分布47

2.我国北方草原的景观生态48

3.草原荒漠化的原因49

4.我国草原的退化情况52

第二章 沙尘暴的形成55

第一节 我国大气环流的特点和主要的天气过程56

一、风的形成与强度分类56

1.风的形成57

2.风的等级58

二、季风及我国季风的特点59

1.季风59

2.季风形成的原因61

3.季风的主要特点62

第二节 影响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63

一、地方性热低压63

二、锋前热低压64

1.冷锋64

2.暖锋64

3.准静止锋65

4.锢囚锋65

三、东亚气旋与反气旋65

1.什么是气旋和反气旋65

2.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67

3.东亚气旋的源地、路径和移速68

4.东亚反气旋活动地区、移动路径和移速69

5.蒙古气旋70

第三节 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条件71

一、热力和动力条件72

1.什么是地面辐射?72

2.地表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72

3.典型地表触发机制的形成75

二、物质条件76

第三章 不受欢迎的远方“来客”78

第一节 影响我国沙尘天气的源地分析78

一、初始源地和加强源地78

二、境内源地和境外源地78

三、局地生消型和传输型沙尘暴79

四、影响我国的沙尘源区79

第二节 影响我国冷空气的源地和路径81

一、西北路(中路)82

二、东路82

三、西路82

四、东路加西路82

第三节 影响我国沙尘暴天气的传输路径82

一、北路83

二、西北路83

三、西路83

第四节 远方“不速之客”访北京城84

一、春季是沙尘暴天气的多发季节84

二、周边沙尘天气对北京的影响86

三、北京沙尘暴天气的源地和路径91

1.影响北京的沙尘源地91

2.影响北京的沙尘传输路径91

四、沙尘暴天气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92

第四章 天地结合揭示沙尘暴面貌94

第一节 沙尘天气的空中监测94

一、激光雷达94

1.什么是激光?95

2.激光的特点96

3.激光的应用97

4.我国激光的发展97

5.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98

6.激光雷达监测沙尘暴100

二、气象卫星102

1.气象卫星的分类103

2.我国气象卫星介绍103

3.风云2号卫星系统106

4.卫星遥感探测原理108

5.卫星云图的形成110

6.卫星监测沙尘暴112

第二节 沙尘暴天气的综合分析112

一、风洞——演义沙尘的起沙与沉降112

1.什么是风洞?112

2.风洞实验的基本原理113

3.风洞的发展史113

二、数学模型——模拟沙尘传输114

1.沙尘天气数值预报的特点115

2.我国数值模型的发展115

3.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系统116

三、化学分析,沙尘身份鉴定117

1.沙尘身份如何鉴定?117

2.沙尘粒子的特点118

3.常用的化学分析手段119

四、地面采样监测120

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法120

2.可吸入颗粒物的采样法124

第五章 齐心协力降“尘龙”,还我江山“晴朗天”125

第一节 科技武装,减缓沙尘袭击127

一、增强“三感”,出谋划策127

二、环境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128

三、加强监测,开展预报129

四、保护优先,重视科学建设129

第二节 青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131

一、做环保志愿者132

二、开展绿色消费133

1.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134

2.不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135

3.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135

4.减卡救树136

5.节省纸张,回收废纸136

6.少用纸尿布137

三、减缓沙尘暴天气影响,从身边小事做起138

1.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改善身边小气候138

2.在房前屋后栽树,抵御沙尘危害138

3.不乱占耕地139

4.不随意取土139

四、加强学习,掌握环境保护的知识140

1.保护森林和湿地140

2.认识草原危机143

3.认识环境标志144

4.加强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46

5.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148

6.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148

7.爱护古树名木148

8.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149

9.世界自然保护区之最150

附录一 我国西北地区强和特强沙尘暴所带来的灾害(1952~2000)155

附录二 主要沙漠、沙地介绍164

附录三 2001年31次沙尘天气情况1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