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化肥区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化肥区划](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343114.jpg)
-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ISBN:16420·2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90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化肥区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国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历史与现状1
第一节 我国化肥生产和使用概况1
一、我国化肥生产概况2
二、我国化肥进口概况2
三、我国化肥使用概况3
第二节 我国施用化肥的主要经验8
一、增施化肥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8
二、科学研究推动了化肥使用9
三、化肥来源以国产为主,进口为辅9
四、我国农业的特点要求投入更多的化肥10
第二章 我国化肥需求量的预测和依据11
第一节 我国主要土壤及农田的养分状况11
一、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11
二、土壤全磷和速效磷12
三、土壤全钾和速效钾13
四、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15
第二节 我国化肥的肥效以及适宜的用量和氮磷钾比例15
一、我国化肥肥效的演变和现状15
二、目前化肥的适宜用量和氮磷钾比例26
第三节 我国农田中养分投入和产出的分析28
一、我国农田中养分投入和产出量的计算方法28
二、我国农田中养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状况29
第四节 1990年和2000年我国化肥需求量的预测31
第三章 我国化肥区划分区概述36
第一节 东北黑土、草甸土、棕壤,氮肥低量、磷肥中效、钾肥未显效区36
一、兴安岭及山前台地春麦、大豆、薯类补氮补磷亚区37
二、松嫩三江平原玉米、大豆、甜菜增氮补磷亚区38
三、长白山地玉米、水稻、土特产增氮增磷亚区39
四、辽宁平原丘陵玉米、豆、稻、果氮磷钾俱补亚区39
第二节 黄淮海潮土、褐土,氮肥中量、磷肥高效、钾肥局部显效区40
一、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麦、棉、果补氮补磷亚区41
二、黄淮海平原麦、棉增氮增磷亚区42
三、山东丘陵粮、果、花生稳氮增磷补钾亚区43
四、豫西南丘陵盆地麦、烟、油增氮增磷补钾亚区44
第三节 长江中下游水稻土、红壤、黄棕壤,氮肥中量、磷钾肥中效区44
一、长江两岸平原丘陵稻、棉、油、麻、桑、茶稳氮增磷补钾亚区45
二、江南丘陵双季稻、茶、柑桔增氮稳磷增钾亚区46
三、湘鄂西部丘陵山地粮、油、烟、果增氮增磷补钾亚区47
第四节 华南赤红壤、水稻土,氮肥中量、磷肥低效、钾肥高效区48
一、闽东南丘陵双季稻、甘蔗、果稳氮补磷增钾亚区49
二、粤桂北部山地丘陵双季稻、甘蔗增氮补磷增钾亚区50
三、粤桂南部平原丘陵双季稻、甘蔗、果补氮补磷增钾亚区51
四、琼雷海南岛丘陵台地双季稻、热作氮磷钾俱增亚区52
第五节 北部高原栗钙土、黄绵土、黑垆土,氮肥低量、磷肥高效、钾肥未显效区52
一、内蒙古北部高原牧业、小杂粮补氮亚区53
二、长城沿线及内蒙古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补氮补磷亚区54
三、晋东丘陵小麦、玉米、小杂粮增氮补磷亚区55
四、汾渭盆地粮、棉补氮增磷亚区55
五、黄土高原粮、油增氮增磷亚区56
六、秦巴山地丘陵稻、麦、土特产增氮增磷补钾亚区56
第六节 西南水稻土、紫色土、黄壤、红壤,氮肥中量、磷钾肥中效区57
一、四川盆地稻、麦、油、柑桔、桑增氮补磷增钾亚区58
二、贵州高原水稻、旱粮、烟增氮增磷亚区59
三、川西高原山地牧业、旱粮增氮补磷亚区60
四、滇北山原水稻、旱粮、烟、甘蔗增氮补磷补钾亚区60
五、滇南中山宽谷水稻、旱粮、热作增氮补磷增钾亚区61
第七节 西北灌漠土、潮土,氮肥低量、磷肥高效、钾肥未显效区62
一、河西走廊麦、油、瓜、果增氮增磷亚区63
二、北疆盆地麦、油、甜菜增氮增磷亚区63
三、南疆盆地麦、棉、葡萄、瓜、果增氮增磷补钾亚区64
第八节 青藏潮土、栗钙土,氮肥极低量、磷肥高效、钾肥未显效区64
一、青藏高原牧业、麦类、油菜增氮增磷亚区65
二、藏东南高山峡谷牧业、麦类、杂粮增氮增磷亚区66
第四章 实施化肥区划的几项措施68
一、调整化肥品种和结构,逐步提高高浓、复合化肥的比重68
二、做到合理投放化肥69
三、保证农产品与肥料比价的合理和稳定70
四、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学施肥水平71
参考文献74
附表75
附录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