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光学测试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光学测试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32233.jpg)
- 杨国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1951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9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近代光学测试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章 光学测试技术综述1
编著:杨国光1
§0-1 领域与特点1
一、研究领域1
二、技术特色2
§0-2 技术现状3
§0-3 方法的选择4
§0-4 技术发展的方向6
本章参考文献8
第一章 光干涉技术9
编著:卓永模9
§1-1 光干涉的基础知识9
一、相干光场的性质9
二、两个相干波的叠加10
三、部分相干理论13
四、干涉仪常用的光源及激光光源19
五、干涉条纹的间隔和形状20
二、典型的双光束干涉图及其分析22
§1-2 近代干涉测试技术22
一、泰曼—格林干涉仪测试22
三、任意波前的干涉图分析26
四、共路干涉仪测试26
§1-3 多通道干涉仪测试55
一、双通道干涉仪55
二、多通道干涉仪58
§1-4 波面位相的实时检测技术60
一、条纹扫描波面位相实时检测61
二、共路错位扫描干涉仪67
三、实时横向错位干涉仪71
四、外差干涉位相检测74
五、锁相干涉技术76
六、双波长条纹扫描干涉仪78
七、空间调制的波面位相检测81
§1-5 长度(间隔、高度、振幅)的激光干涉83
一、激光干涉测长的工作原理及特点83
二、激光干涉测长应解决的几个问题85
三、激光干涉测长的应用99
§1-6 激光外差干涉测长与测振118
一、双频激光外差干涉仪119
二、双频激光外差干涉的应用121
三、条纹小数重合法原理133
四、红外双线氦氖激光绝对干涉测长系统136
本章参考文献140
§2-1 全息原理及全息图特性142
二、全息原理142
一、概述142
编著:杨国光142
第二章 光全息技术142
三、全息图的数学描述143
四、全息图的类型146
五、全息图的特性148
六、全息图的分辨率与衍射效率163
§2-2 全息测试技术165
一、全息干涉技术165
二、全息等高线技术169
三、全息相关技术173
一、缺陷检测178
§2-3 全息技术的应用178
二、尺寸和形状检测183
三、三维测量186
四、振动的测量与分析190
五、粒子与流场分布测定190
六、其他应用193
§2-4 计算全息技术199
一、概述199
二、计算全息原理199
四、应用前景202
三、制作步骤202
§2-5 全息实用技术204
一、基本设备204
二、精密工作台205
三、激光器205
四、光学系统205
五、全息底片207
六、曝光及暗室处理207
本章参考文献208
二、散斑的大小210
一、散斑的形成210
第三章 散斑技术210
§3-1 散斑及其性质210
编著:龙槐生210
三、散斑的光强分布211
§3-2 平移、转动及应变对散斑的影响213
一、基本关系式213
二、物体应变对散斑的影响217
§3-3 散斑计量技术219
一、概述219
二、聚焦散斑照相法220
三、离焦散斑照相法227
四、不用透镜的散斑法——客观散斑法232
五、散斑干涉术235
六、散斑剪切干涉术242
七、白光散斑技术246
八、测量物体位移与变形的几种方法小结247
§3-4 散斑的应用248
一、用散斑测量振动248
二、测量透明物质的一些性质253
三、电子散斑干涉计量(ESPI)254
四、其他方面的应用259
§3-5 实用方面的一些考虑262
一、感光材料262
二、照明光源263
三、物体263
四、照相物镜263
本章参考文献264
一、概述265
二、序数方程原理265
编著:曹向群265
§4-1 条纹形成原理265
第四章 莫尔条纹技术265
三、衍射干涉原理266
四、频谱分析原理268
§4-2 光栅读数头272
一、莫尔条纹信号的特点272
二、光栅读数头组成274
三、分光读数头274
四、直接接收式读数头275
五、镜像式读数头276
六、反射式读数头277
§4-3 光栅系统参数选择277
一、照明系统277
二、准直透镜279
三、光栅技术指标280
四、光电转换285
五、计数概述286
二、光电轴角编码器288
§4-4 莫尔技术的位置检测288
一、引言288
三、线性编码器292
四、扫描式粗光栅系统294
五、精密定位系统294
§4-5 莫尔技术的形状检测298
一、莫尔偏折术原理298
二、应变测试原理302
三、莫尔轮廓测定原理305
四、莫尔轮廓图形应用技巧309
一、傅里叶变换轮廓法311
§4-6 变形光栅莫尔轮廓法311
二、空间相位检测法315
三、编码光栅调制法317
本章参考文献319
§5-1 激光衍射计量原理321
一、概述321
二、计量原理321
编著:杨国光321
第五章 光衍射技术321
三、基本公式322
四、技术特点324
§5-2 激光衍射计量技术325
一、基本方案及其分析325
二、间隙计量法327
三、反射衍射法330
四、分离间隙法330
五、互补测定法332
六、爱里圆测定法333
七、测量精度与最大量程334
八、实际的激光衍射测量系统336
§5-3 实际的应用340
一、间隙或间隙变化的测量340
二、位移与间隙的远距测量341
三、表面缺陷的自动检测341
四、细丝及薄带尺寸的测量345
五、角度的精密测量347
六、全场测量349
本章参考文献350
七、波前测量350
第六章 光扫描技术352
编著:杨国光352
§6-1 概述352
§6-2 激光扫描计量技术352
一、计量原理352
二、f—θ扫描物镜354
三、光学系统的匹配356
四、球面镜扫描系统358
六、应用362
五、扫描器件362
§6-3 位相调制扫描技术367
一、光调制扫描法367
二、外差扫描法369
§6-4 光扫描定位技术371
一、光电显微镜技术371
二、激光扫描定位装置373
§6-5 表面特征检测的扫描技术373
二、散射光检测法374
一、反射光检测法374
三、扫描频谱分析法376
§6-6 光扫描技术的其他应用379
一、三维扫描技术379
二、激光退火扫描技术381
三、激光打印技术382
四、无定向激光扫描383
五、检查芯片的激光扫描384
本章参考文献385
§7-1 概述387
编著:张仲先387
第七章 光纤传感技术387
§7-2 光纤传光原理及传输特性388
一、光纤的结构和种类388
二、光纤的传输模式389
三、光纤的传输损耗392
四、光纤的色散393
§7-3 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394
一、分类394
二、工作原理394
一、功能型光纤传感器的应用398
§7-4 光纤传感器的应用398
二、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的应用410
§7-5 国内外光纤传感器研究动向420
§7-6 光纤实用技术423
一、光纤的选择423
二、光纤的处理方法424
三、光纤中的光耦合424
四、光纤的分光与合光器428
本章参考文献429
二、多普勒频移430
一、概述430
第八章 激光多普勒技术430
§8-1 激光多普勒效应430
编著:张仲先430
三、差动多普勒技术432
§8-2 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433
一、激光多普勒测速的特点433
二、激光多普勒测速原理434
三、激光多普勒测速仪的基本光路434
一、方向判别和外差技术440
§8-3 流速方向判别和多维测量440
二、多维激光多普勒测量技术446
§8-4 激光多普勒信号处理系统449
一、激光多普勒信号的特点449
二、频谱分析法449
三、频率跟踪法450
四、计数型信号处理法452
五、滤波器组分析法453
六、光子计数相关法454
七、扫描干涉法455
§8-5 激光多普勒技术的应用456
八、信号处理技术的选择456
一、管道内水流的测量457
二、激光测量二相流457
三、血液流动的研究459
四、激光多普勒显微镜和生物体研究459
五、湍流的研究459
六、丙烷气火焰流速的测量459
七、转子动叶栅内部气流速度的测量460
八、大气风速测量461
九、超音速风洞中激光测速462
十、固体表面速度的测量462
十一、振动的测量462
本章参考文献464
§9-1 激光光谱学和激光光谱技术465
§9-2 可调谐激光器465
一、可调谐染料激光器465
编著:张浚生、林中465
第九章 激光光谱技术465
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472
§9-3 激光喇曼光谱技术472
一、基本原理472
二、激光喇曼分光计475
三、新实验技术483
四、共振喇曼光谱技术492
五、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光谱技术(CARS)493
一、基本原理及发展497
§9-4 激光荧光光谱分析497
二、检测激光原子荧光的装置498
§9-5 激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503
一、分析的原理503
二、激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及其装置504
§9-6 激光微区光谱分析505
一、原理及特点505
二、激光微区分析的典型装置506
§9-7 其他实用激光光谱技术和应用510
一、大气污染监测510
二、激光光声光谱技术512
三、超短光脉冲光谱技术513
四、光电流光谱技术514
本章参考文献516
第十章 光信息与图像检测技术518
编著:杨国光518
§10-1 概述518
§10-2 像传感检测技术519
一、原理519
二、应用520
一、基本型式523
§10-3 图像扫描检测技术523
二、测试上的应用524
§10-4 光信息处理检测技术529
一、概况529
二、取样法530
三、滤波法533
四、相关测量法539
§10-5 数字图像检测技术543
一、概述543
二、数字图像处理基础545
三、应用实例558
本章参考文献574
第十一章 光学纳米测量技术575
编著:包正康575
§11-1 引言575
§11-2 纳米测量系统577
一、概述577
二、纳米传感技术578
三、扫描测试系统579
§11-3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580
一、AFM的工作原理584
§11-4 原子力显微镜(AFM)584
二、AFM微悬臂弯曲的检测方式585
§11-5 激光力显微镜(LFM)587
§11-6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PSTM)589
§11-7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590
§11-8 扫描探针显微镜592
§11-9 纳米测量的几个问题594
一、纳米计量的技术组成595
本章参考文献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