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下
  • 《当代中国的西藏》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637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西藏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编 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3

第十一章 农业3

第一节 西藏农业的发展3

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3

二、农业生产受到挫折5

三、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5

四、农村生产关系和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改革6

五、走出低谷,结束徘徊8

第二节 西藏的农垦事业11

一、艰苦创业11

二、稳步发展12

三、调整改革13

四、农垦为西藏的经济开发和建设做出贡献14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16

一、开垦荒地,改造低产田16

二、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17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19

一、冬小麦的试种和推广20

二、推广作物良种22

三、改革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倒茬23

四、综合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24

第五节 蔬菜生产25

一、塑料大栅的引进和推广27

二、保护地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27

第六节 农业资源调查28

一、“两土一草”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29

二、西藏作物品种资源考察和良种利用考察30

三、农作物病虫草害普查30

第七节 农牧业机械31

第十二章 畜牧业35

第一节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36

一、畜牧业的恢复发展36

二、挫折与调整37

三、牧区的经济体制改革37

第二节 草原建设38

一、牧区的草原建设39

二、农区的草原建设40

三、草原立法40

第三节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41

第四节 畜种改良42

一、引种驯化42

二、绵羊改良42

三、黄牛改良43

第五节 牲畜疫病防治44

一、牲畜布氏杆菌病的防治45

二、牲畜五号病的防治45

三、牲畜寄生虫病的防治45

四、兽医检疫46

五、藏兽医46

第六节 畜牧业资源调查47

一、民主改革初期的调查47

二、畜牧业综合考察和畜禽品种资源调查47

三、草场资源调查48

四、家畜疫病调查49

第七节 畜牧管理、推广体系和科技队伍建设49

一、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50

二、畜牧技术队伍的建设51

第八节 西藏渔业52

一、渔业资源极其丰富52

二、渔业的开发53

第十三章 林业55

第一节 西藏的森林资源55

一、森林资源55

二、森林的特点56

三、林卡58

第二节 林业建设59

一、森林资源调查59

二、开发建设林区60

三、开展植树造林61

第三节 林政管理64

一、护林防火64

二、加强林政管理,制止乱砍滥伐66

三、划定自然保护区68

四、野生动物资源保护70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71

第一节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修建72

一、在千山万水中修筑川藏公路74

二、在冻土带上修筑青藏公路83

三、两路通车盛会87

四、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89

五、“金桥”沿线气象新90

六、纪念两路通车三十周年91

第二节 公路和输油管线建设93

一、建设覆盖全区的公路网93

二、铺设黑色路面94

三、公路养护97

四、输油管线建设98

第三节 运输网络建设99

一、运输企业的建立与发展99

二、以拉萨为中心的公路运输网的建设102

三、运输后勤服务102

四、交通管理104

第四节 民用航空104

一、机场建设105

二、突破“空中禁区”106

三、安全飞行二十四年107

第十五章 工业109

第一节 西藏现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109

一、创办现代工业109

二、稳定发展110

三、曲折发展110

四、在改革中前进111

第二节 民族手工业112

第三节 现代工业116

一、发展中的现代工业116

二、能源工业120

三、采矿业124

四、建材工业126

五、机械工业127

第四节 地质矿产128

一、曲折的发展历程128

二、填补地质图空白130

第十六章 商业131

第一节 商业131

一、社会主义商业的建立与发展131

二、商品购销137

第二节 粮食140

第三节 工商管理146

第四节 对外贸易、商检与海关148

一、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149

二、进出口商品检验151

三、海关151

第十七章 财政金融154

第一节 财政154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初创时期154

二、由供给型财政向建设型财政转变155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西藏财政157

四、西藏财政的改革与调整157

第二节 金融159

一、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近代金融机构——造币厂159

二、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创建和发展160

三、信贷和信贷资金管理162

四、现金管理165

五、统一货币发行166

六、外汇经营与管理167

七、基本建设投资及其管理169

八、保险事业170

九、信用合作社170

第三节 统计171

第四节 物价172

第五节 劳动工资174

第十八章 邮电177

第一节 西藏旧邮电事业的回顾178

一、历代中央政府开办的邮电通信178

二、西藏地方政府开办的邮电通信179

三、英国及印度继承英国开办的邮电通信180

四、接收印度在西藏地方开办的邮电通信180

第二节 创办人民邮电182

一、最早创办的人民邮电通信182

二、西藏人民邮电通信实现统一管理184

第三节 走向现代化的人民邮电通信186

一、邮电事业的全面发展186

二、邮电管理体制的变更和邮政电信的建设188

三、开始稳步走向现代化190

第四节 人民邮电队伍建设194

第十九章 气象水文198

第一节 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198

一、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建199

二、稳定发展200

三、气象事业遭受挫折201

四、全面整顿,恢复发展201

第二节 气象事业的建设202

一、大气综合探测系统的建设203

二、气象通信传输系统的建设204

三、天气预报系统的建设205

四、资料处理系统的建设206

五、气象队伍建设207

第三节 气象服务209

一、为农牧业生产服务209

二、为军民航空服务211

三、为平息叛乱、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服务211

四、为登山服务211

五、为新能源开发服务212

第四节 水文事业213

一、水资源和水文情势213

二、水文事业在曲折中发展213

三、水文为经济建设服务215

第二十章 城镇建设218

第一节 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218

第二节 拉萨城市建设221

一、拉萨城市建设221

二、城市建筑224

三、市政公共设施227

第三节 日喀则市和其他城镇建设230

一、日喀则市230

二、泽当232

三、八一镇234

四、那曲235

五、昌都236

六、狮泉河236

七、江孜237

八、亚东237

九、樟木口岸238

第三编 思想文化建设迅速发展241

第二十一章 教育241

第一节 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教育241

一、官办学校教育242

二、寺院教育243

三、私塾教育243

第二节 人民教育的发展历程244

一、民族教育事业的起步244

二、教育体系初具雏形246

三、教育事业陷入困境247

四、在调整改革中前进248

第三节 基础教育252

一、采用特殊政策开办中小学252

二、稳定发展公办中小学253

三、积极发展民办小学254

四、在内地办学255

五、增加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256

第四节 高等教育258

一、西藏民族学院259

二、西藏大学260

三、西藏农牧学院261

第五节 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电化教育262

一、中等专业技术教育262

二、成人教育263

三、电化教育265

第六节 师资队伍建设266

一、优先发展师范教育266

二、培养提高在职教师267

三、援藏教师268

四、尊师重教269

第七节 藏文教材建设271

一、教材编译机构与编译队伍271

二、编译小学藏文教材271

三、编译中学藏文教材272

第二十二章 科学技术276

第一节 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276

第二节 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280

一、科学考察280

二、能源科技282

三、生物科研284

四、科技情报285

五、地震科技286

六、其他289

第三节 学术交流与科学普及293

一、学术交流293

二、科学普及294

第二十三章 文化艺术29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艺术的发端和发展295

第二节 发掘和抢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299

一、抢救史诗《格萨尔王传》299

二、收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301

三、藏戏艺术的继承和发展302

第三节 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305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305

二、群众性歌舞活动的新格局306

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310

四、让群众看到看懂看好电影311

第四节 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创作313

一、文学创作313

二、话剧创作316

三、美术创作318

四、摄影艺术创作321

第五节 文物考古323

一、文物323

二、考古327

第二十四章 藏学研究331

第一节 藏学研究的几个阶段332

一、解放初期的社会历史调查332

二、大力发掘民族文化遗产333

三、藏学研究受到挫折334

四、新时期的藏学研究335

第二节 建立研究机构,组织科研队伍335

一、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335

二、筹建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336

三、建立单科学术研究机构337

四、组织科研队伍338

第三节 开拓藏学研究新领域,为西藏建设服务339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339

二、广泛开展藏学研究340

第四节 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342

一、整理、出版藏文古籍343

二、整理、出版汉文文献343

三、编纂十大集成志书344

第五节 资料情报建设344

一、图书资料建设344

二、工具书建设346

三、信息情报346

第六节 开展横向联合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346

一、国内协作347

二、召开学术会议347

三、创办学术刊物348

四、国际学术交流349

第二十五章 新闻出版350

第一节 报纸350

一、西藏日报351

二、其他报纸357

第二节 广播电视358

一、广播358

二、电视361

第三节 其他新闻机构362

一、新华社西藏分社362

二、西藏记协和新闻学会364

第四节 出版365

一、编辑出版367

二、印刷369

三、图书发行369

第二十六章 医疗卫生371

第一节 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371

一、解放前的西藏医疗卫生状况371

二、解放后民族卫生事业的开创与发展372

第二节 建立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374

一、医疗机构的建立与发展375

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376

三、诊疗水平的提高377

四、护理工作378

五、医疗仪器设备和基本建设379

第三节 预防医学380

一、卫生防疫队伍及组织机构建设380

二、传染病控制380

三、地方病防治383

四、卫生工作385

五、爱国卫生运动386

第四节 医学教育、科研、学术交流386

一、医学教育387

二、医学科研388

三、学术交流389

第五节 民族传统医学的继承与发展390

一、藏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390

二、继承、发掘民族医学遗产,振兴藏医事业393

三、开拓前进中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395

第六节 妇幼卫生及计划生育396

一、妇幼卫生396

二、人口发展399

三、计划生育400

第七节 医疗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前进402

一、实行多种形式办医402

二、对城市卫生进行改革试点402

三、改革农牧区基层卫生工作403

第二十七章 体育运动404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405

第二节 登山运动409

一、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410

二、征服群山412

三、国际联合攀登415

四、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416

五、竞技登山418

六、登山科学考察418

七、登山旅游419

第三节 学校体育420

第四节 群众体育421

第五节 竞技体育423

结束语426

附录一 西藏大事记449

附录二 西藏自治区历届领导人员名录504

附录三 有关西藏的部分重要文件522

彩色插图目录554

后记5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