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稀土冶金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稀土冶金分析
  • 金贵铸总编;陆世鑫主编;王振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职工教育教材编审办公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71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稀土冶金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一般知识与基本操作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1

第二节 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和例行分析与仲裁分析2

第三节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3

第四节 分析试样的保存与结果报告单4

第二章 试样4

第一节 采样和制样4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6

第三章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10

第一节 称量10

第二节 溶解11

第三节 沉淀11

第四节 过滤12

第五节 洗涤14

第六节 沉淀的干燥和灼烧15

第四章 容量分析基本操作17

第一节 移液17

第二节 滴定18

第三节 容量瓶的正确使用19

第五章 溶液配制20

第一节 配制标准溶液常识20

第二节 溶液浓度表示方法及换算20

第三节 溶液浓度的计算25

第四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7

第六章 误差和数据处理34

第一节 误差、偏差、标准偏差34

第二节 系统误差、偶然误差36

第三节 准确度、精密度37

第四节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措施38

第五节 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40

第七章 化验室管理及安全防护43

第一节 一般安全知识43

第二节 常用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47

第三节 药品管理49

第四节 设备管理52

第二篇 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分离技术56

第一章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价态56

第一节 原子的组成56

第二节 核外电子的分布56

第三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57

第四节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59

第五节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价态61

第六节 镧系收缩和离子半径63

第二章 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65

第一节 稀土金属的活泼性65

第二节 稀土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67

第三节 稀土元素的酸碱性质67

第四节 稀土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质68

第三章 稀土离子及其氧化物的颜色72

第一节 颜色的产生72

第二节 稀土离子的颜色和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间的关系72

第三节 离子的极化和无机化合物的颜色关系74

第四章 稀土离子水化物和盐类的水解反应75

第一节 水化离子75

第二节 盐类的水解反应75

第三节 水解常数和水解度77

第四节 稀土元素的水解常数78

第五节 缓冲溶液79

第五章 稀土元素络合物81

第一节 稀土元素络合物的主要类型81

第二节 稀土元素络合物的稳定性83

第三节 无机配位体络合物87

第四节 有机含氧配位体络合物90

第五节 有机含氧及氮配位体络合物101

第六节 稀土冠醚络合物105

第六章 沉淀分离108

第一节 概述108

第二节 草酸盐沉淀分离法110

第三节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115

第四节 氟化物沉淀分离法118

第五节 微量稀土的共沉淀分离119

第六节 单一稀土的沉淀分离和稀土分组沉淀分离119

第七节 稀土中钍的沉淀分离120

第七章 溶剂萃取分离121

第一节 稀土元素的萃取化学121

第二节 稀土元素与非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126

第三节 稀土元素的分组萃取分离128

第四节 铈的萃取分离129

第八章 柱液相色谱分离130

第一节 柱液相色谱的基本理论130

第二节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132

第三节 萃取色谱分离137

第四节 高速液相色谱分离简介139

第九章 纸色谱分离141

第一节 纸色谱的基本原理141

第二节 纸色谱的操作技术142

第三节 稀土元素的纸色谱分离144

第三篇 化学分析146

第一章 重量分析146

第一节 概述146

第二节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147

第三节 沉淀剂的选择和有机沉淀剂147

第四节 沉淀的形成151

第五节 沉淀的纯度154

第六节 重量分析法应用实例157

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159

第一节 概述159

第二节 酸碱指示剂160

第三节 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163

第四节 缓冲溶液167

第五节 酸碱滴定应用实例169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174

第一节 氨羧络合剂174

第二节 EDTA的性质及其络合物175

第三节 酸度对EDTA金属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178

第四节 络合滴定曲线180

第五节 金属指示剂183

第六节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186

第七节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190

第八节 络合滴定法应用实例192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94

第一节 概述194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195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反应完全的程度199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201

第五节 氧化还原指示剂202

第六节 几种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204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实例209

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213

第一节 概述213

第二节 确定滴定终点的几种方法213

第三节 沉淀滴定应用实例218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222

第一节 概述222

第二节 光度分析的基本原理222

第三节 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法及仪器226

第四节 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232

第五节 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241

第四篇 仪器分析法245

第一章 电化学分析法245

第一节 电化学引论245

第二节 电解分析法和库仑分析252

第三节 电导分析法257

第四节 PH和离子选择电极260

第五节 伏安法265

第二章 发射光谱分析271

第一节 概述271

第二节 光谱仪器273

第三节 原子光谱278

第四节 光谱定量分析285

第五节 稀土光谱分析方法290

第三章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298

第一节 概述298

第二节 X射线的基本知识298

第三节 X射线荧光光谱仪306

第四节 定性和定量分析312

第五节 样品制备319

第六节 分析实例322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327

第一节 概述327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328

第三节 原子吸收仪器330

第四节 分析方法334

第五节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干扰及干扰的抑制336

第六节 工作条件的选择340

第七节 石墨炉原子吸收简述341

第八节 原子吸收分析法在稀土分析中的应用342

第九节 试剂的要求和实验室安全常识345

第五章 其他仪器分析法346

第一节 发光光谱分析法346

第二节 气体分析350

第三节 质谱分析法351

第四节 放射化学法356

第五篇 物理分析和放射性测试360

第一章 真比重和粒度测试360

第一节 概述360

第二节 粉末的真比重361

第三节 颗粒与粒度362

第四节 显微镜法368

第五节 沉降法369

第六节 其他方法373

第七节 粒度测量方法的比较377

第二章 稀土发光材料发生性能测试378

第一节 概述378

第二节 发光和辐射度学、光度学、色度学的一些基本概念379

第三节 发光性能测试386

第三章 稀土永磁材料磁特性的测量398

第一节 磁测量基础知识398

第二节 永磁材料的静态磁特性403

第三节 稀土永磁直流磁特性的测量407

第四节 其他磁性参数的测量413

第四章 金相分析415

第一节 光学金相分析方法416

第二节 金属晶体结构421

第三节 二元相图及合金组织423

第五章 放射性的测量427

第一节 放射性基础知识427

第二节 辐射量和单位429

第三节 射线探测器430

第四节 外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432

第五节 α、β表面污染的监测433

第六节 γ外照射的监测434

第七节 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435

第八节 空气中氡—?浓度的监测439

第九节 水中放射性的监测442

第十节 固体样品中放射性的测量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