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透镜设计技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透镜设计技巧](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290881.jpg)
- (日)近藤文雄著;黄庚练,黄启新译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0177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透镜设计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光学系统的设计1
1.1 光学系统设计基础1
目录1
A 光学系统的结构和应该校正的象差2
B 光学设计工作者的任务9
1.2 光学玻璃材料11
A 光学玻璃材料的性质11
B 光学玻璃的折射率和色散14
C 光学玻璃的折射率和v值的图表15
D 光学玻璃以及其它光学材料的折射率16
F 玻璃内部的光吸收23
E 玻璃表面上的光反射23
第二章 简单透镜的设计25
2.1 单片透镜的设计25
A 单片透镜的用途25
B 单片透镜校正象差的自由度26
C 单片透镜的球差27
D 单片透镜的象散35
E 单片透镜的色差39
F 单片透镜的设计39
2.2 双片透镜的设计45
A 双片透镜的消色差45
B 双片透镜的弯曲消色差46
C 双片透镜的玻璃组合(消色差和象面平坦化)47
D 双片透镜的玻璃组合(消色差和色差贡献)49
E 双片透镜的球差和彗差50
F 双片透镜的用途51
G 双片透镜的设计51
H 2级光谱的减少70
12片以及3片透镜构成的物镜求解方法举例94
第三章 三片型物镜(Triplet)的设计105
3.1 三片型物镜的构成105
A 透镜光焦度和入射高度的分配112
3.2 三片型物镜的设计112
B 玻璃的选择和珀兹伐和的校正114
C 根据赛德系数的计算来校正各象差系数115
D 球差和正弦条件(彗差)的校正120
E 象面象差124
3.3 三片型物镜设计举例125
第四章 普通照相物镜的构成方法139
4.1 普通照相物镜的构成139
4.2 各透镜光焦度的分配和入射高度的确定141
4.3 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的校正145
4.4 珀兹伐和155
4.6 根据消色差和珀兹伐和选择玻璃165
4.5 曲率、空气间隔、折射率的变化对珀兹伐和的贡献165
4.7 物镜系统的构成方法(总结)169
第五章 根据3级象差系数校正象差171
5.1 赛德系数(3级象差的校正)171
5.2 赛德系数的残留量172
5.3 3级象差系数和光线追迹象差间的关系179
A 球差179
B 弧矢象面弯曲184
C 象散187
D 畸变195
E 纵向象差的总结197
5.4 轴外光束的成象(彗差和象面弯曲)199
A 子午象面的弯曲202
B 横向象差公式203
C 横向象差中的原点204
D 彗差和象面弯曲212
E 彗差和象面弯曲的考虑方法215
F 3级象差系数目标值的归纳216
G 入瞳的位置219
5.5 用3级象差系数进行光学系统设计220
A 孔径与视场角的象差量之间的平衡221
B 波象差和几何象差229
C 球差的绝对值231
D 残留球差和MTF值的关系234
E 残留球差的允许值236
F 第1凸透镜组光焦度的确定237
G 第2凹透镜组(薄透镜)入射高度的确定241
H 消色差243
1 入瞳247
J 不晕点248
K 分辨率和弥散斑252
L 畸变253
M 尺寸限制253
O 入射窗,重影254
N 边缘光通量254
5.6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55
A 决定r时所用的局部规则255
B 薄透镜系统向厚透镜系统的过渡257
C 象差系数变化的线性性257
第六章 用3级象差系数设计物镜方法的总结262
6.13 级象差系数和设计标准化262
6.2 初始设计的步骤(三片型物镜)264
6.3 天塞型物镜的设计实例274
A 设计要求274
B 起始数据的拟定275
C 编制5%的弯曲校正表280
D 片间弯曲的应用284
E 色差的校正284
F 光栏位置的校正284
G 根据光线追迹表进行校正284
H 近距离时的设计292
第七章 光路追迹公式和象差曲线的绘制296
7.1 光路追迹公式296
A 近轴光线的追迹公式297
B 一般光线的追迹公式300
C 细光束子午光线的追迹公式301
D 细光束弧矢光线的追迹公式305
E 象散的计算306
7.2 象差计算的步骤312
7.3 象质评价用的各种图表的绘制313
第八章 象差平衡采用的方法315
8.1 照相物镜象差平衡采用的方法315
A 球差的校正315
B 色球差316
C 高级球差的校正(控制面的采用)317
D 轴上象点的位置和由于光栏产生的象面移动321
E 小视场角时的彗差校正(正弦条件)322
F 高级彗差的校正322
G 色彗差324
I 子午象面和弧矢象面325
H 彗差对分辨率和弥散斑的影响325
J 平均象面和象散的校正327
K 畸变的校正328
8.2 象差平衡的校正330
A 一般光学系统的象差校正330
B 照相物镜的象差校正331
C 近距离变化时的图象331
D 等倍率成象333
E 用作立体象的照相物镜333
A 双分离物镜空气间隔两侧表面的弯曲334
8.3 关于高级象差334
B 珀兹伐型物镜的球差校正342
C 松纳型物镜中的控制面342
第九章 光学系统的象的构成与模糊354
9.1 光学系统的象的构成354
A 存在球差时的象的结构(几何光学的分析方法,光强连续分布时)354
B 存在球差时的象的结构(几何光学的分析方法,光强不连续分布时)356
C 轴外象差的结构363
D 边缘响应函数366
9.2 根据边缘响应函数的分析371
B 具有不连续特征的被摄物体的模糊376
A 发光源的模糊376
9.3 照相物镜的模糊376
C 连续的立体象的模糊385
第十章 物镜系统的试制391
10.1 试制前的准备工作391
A 金属零部件的设计资料392
B 透镜外径和镜框的公差392
C 透镜周边的形状392
D r、d、n、v等参数的允许值393
F 各个面上的镀膜396
G 光学性能的评价396
E 样板的准备396
H 用MTF进行评价401
I 杂散光408
J 成本方面的资料408
第十一章 物镜系统的高级象差分析411
11.1 根据象差多项式的近似411
11.2 球差411
A 能用数学模型δS=a2h2+a4h4+a6h6近似的情况411
B 球差δS取δS=a2h2+a4h4+a6h6的模型不能近似的场合419
11.3 象面象差427
A 弧矢象面427
B 子午象面430
11.4 畸变432
11.5 彗差435
11.6 高级象差影响的总结439
第十二章 光路图442
12.1 光路图的用途和表示方法442
12.2 光路图的种类443
12.3 光路图上光线所表示的意义443
12.4 光路图的应用举例444
A 光栏位置和光学系统444
B 远摄物镜和反远距型广角物镜446
D 物镜和目镜450
C 小口径物镜的例子450
E 望远镜、显微镜、照相物镜中光束使用方法的区别452
F 等倍率照相物镜455
G 变焦距物镜的光路图456
H 远心光路系统456
I 反射式物镜的例子458
J 使用棱镜的光学系统的光路图460
K 照明系统460
L 用光线代表细光束以此来表示光的密度463
附录1 把1片透镜分解成3片透镜时的球差量464
附录2 由文献(2)的透镜象差理论导出本书的公式465
附录3 有关符号的意义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