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收藏讲史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收藏讲史话](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86837.jpg)
- 陈重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4095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21页
- 主题词:收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收藏讲史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收藏与鉴赏3
引言3
第一章 收藏与金石著录5
话说收藏5
秦始皇焚书 书通二酉5
皇室收藏最丰富 梁元帝藏书又烧书6
欧阳修始作石刻研究 吕大临首创《考古图》8
宋徽宗深通百艺 却不能安邦治国9
赵明诚编写《金石录》 李清照相辅协助11
第二章 金石学者和古董商的轶事趣闻13
话说金石学13
王掌柜过目西周盘 江翰林买盘卖拓片14
阮元定名散氏盘 马衡鉴别说真赝16
和珅权势大收藏多 孙星衍不趋炎附势18
克勤郡王收藏金石 李诚甫审定编目21
左宗棠报恩馈宝 潘文勤讲说孟鼎23
潘祖荫考李云从 计文卿审古爵杯26
鉴别铜器各有侧重 潘氏家族护鼎归公29
刘知州不懂装懂 端方虚心得良友32
万方印玺已失散 拓墨技艺有传人35
父子均为皇帝师 叔侄先后中状元39
翁同龢书写门楹 曾国藩挥毫英古41
翁夫子命名“茹古” 潘祖荫讲解含义44
赵佩斋酒后失言 翁同龢赐墨“举觞白眼”46
翁同龢评说《洛神图》 庄虎臣摘下《陋室铭》50
说拓本强取毛公鼎 论白盘想得盂、克鼎54
一语激发端午桥 病中发现甲骨文56
首认甲骨文的第一个人 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书59
孙诒让考释甲骨文字 罗振玉墨拓甲骨文字61
黄伯川一席之言 引发罗振玉联想63
《殷虚书契》编撰32年 锲而不舍甲骨流传65
大库档案要焚烧 张之洞罗振玉挽救67
大库档案将化纸浆 遗老焦急罗振玉买回69
宝二爷买簋卖簠 罗院长丑闻未断72
买古玩先看第一眼 不论真赝都能赚钱75
珍藏西周三羊铜罍 转卖野铸钟鼎彝尊77
第三章 鉴赏逸闻录80
引言80
第一节 民国仿制明清官窑瓷器之始末及其鉴别秘诀81
“古月轩”眼前再现 叙往事吐露真言81
太后专权乱章法 清华斋搞起“民仿官”83
朝廷官员“唱对台” 官窑瓷器公开买卖86
袁杨凯想当皇帝 郭世五烧制“官窑器”87
官窑瓷器初仿制 刘勉之受到启示90
搞仿制德泰出奇迹 藏家打眼行家赌气92
仿民窑秦祥兴第一 一道釉瓷器海外众多95
同泰祥成批仿制 恰逢其时而兴起97
溥仪制作官窑瓷器 白瓷祭器水炖餐具99
汤家同曾府比阔气 大量官窑瓷器有来历101
张镇芳富可敌国 元隆孙嫁女显阔103
瓷扁瓶远涉重洋 日本人打眼美国人收藏104
一道釉瓷器走南洋 鉴别真赝揭秘方106
永乐白瓷鉴别难 方法经验有真传110
粉彩瓷彩色迷人 赝品多慎之又慎118
蒋介石六十寿礼 九龙瓶辨别真赝121
乾隆爷造瓷佛像敬献母后 仿制品渡东洋奉若神明124
日军劫走万件仿官窑器 陈建侯临终仍念记126
仿制官窑瓷器衰落期 精品能值几许128
第二节 鉴别珐琅彩瓷器真赝之往事趣闻130
珐琅彩瓷器又叫“古月轩” 考证无实据名称终未变131
红字款珐琅彩是真是仿 “撂跤货”美国博物馆收藏135
“文革”出现珐琅彩碗 忆往事令人感叹139
状元后裔开古玩店 珐琅彩灵仙祝寿碗142
东洋人买西洋“古月轩” 桂月汀开导高田146
重忆老收藏家受欺骗 说明鉴别“古月轩”秘诀149
附录:专家谈康雍乾珐琅彩瓷器的款识156
第三节 老文物市场古玩鉴定的秘诀逸话159
三件康熙豇豆红柳叶尊 有真有仿有鉴别诀窍159
邱震生现身说法 讲书画填绘临摹165
凤尾瓶是官窑是民窑是真是仿 60年后陈建侯说出真相171
九十老翁忆往事 嘉靖大罐今昔比175
福开森鉴赏郎窑瓶 往事趣话余音未尽178
永乐青花瓷价话今昔 两个时代两个天地184
第二部分 琉璃厂古玩行和古董商191
第一章 文化街市琉璃厂191
引言191
古玩文玩有典故 相得益彰气氛浓192
名词变换沧桑巨变 文化街市丰富内涵194
三大行业南纸店 朝臣落轿秘阁前196
图书博物书画展 状元翰林常浏览198
科举试卷《缙绅录》 琉璃厂张贴“榜帖”处199
坊本书籍永流传 湖笔徽墨今未衰201
文房四宝刻铜盒 《士一居印存》传至今203
八宝印泥传世宝 制作秘密谈史料206
装裱字画出神入化 技艺绝伦世间难寻209
论碑帖博大精深 鉴定经营出能人211
结项城飞黄腾达 撰碑文穷困潦倒214
土办法治理企业 弦子铺兴旺发达216
书画棚展现才华 土地祠诞生电影219
“皇后”游逛火神庙 宫廷瑰宝落何方221
《鬼趣图》奇异怪诞 传真像细腻传神226
观音阁里苦练出人才 摹仿御笔后落款难辨228
希丁篆刻有传人 长青碑刻将永存233
“清宫异宝”酸梅汤 名扬四海信远斋236
古钱收藏是学问 一度消失今又兴起238
延寿寺街有典故 落榜举子开古玩铺244
文化街市怎形成 纂修《四库全书》是其一246
景色宜人海王村 三朝元老退谷园248
顾炎武手抄《百苦吟》 唤起诸多行家思绪250
文化街市形成 外部条件内部原因252
第二章 古董商256
引言256
有收藏便有古董商 古老京城集庙市场257
首、末任商会会长谈起源 摊贩岂能鉴赏古玩260
小白楼事件悲惨场面 文物浩劫何人赚钱264
打鼓喝揉没眼力 父不传子有道理267
怎么学古玩鉴定 读书看物留心听269
学鉴定非一日之功 勤学苦练伴终生272
第三章 鉴赏收藏家277
引言277
买古玩的目的各有不同 贵族借口“玩腻了”卖古董277
罗振玉原是古董商 郭世五未离古玩行278
翰林绰号“袁掌柜” 买卖翡翠镯失算281
关达文斋以明志 卖雍正盘度困难282
满族旗人收藏家 济困扶危令人敬佩283
祝锡之鉴赏第一 刘九庵值得怀念285
鉴定书画专家众多 考据金石学者辈出287
陶瓷鉴别人才济济 世界“五大收藏家”之一290
文玩杂项各有专长 地毯研究著书立说291
附录:电视连续剧《琉璃厂传奇》引出的话题--话说琉璃厂和古董商294
第四章 北京老古玩铺的老字号299
引言299
第一节 琉璃厂古玩铺老字号简介300
第二节 琉璃厂以外的古玩铺老字号介绍370
狗尾巴胡同兴隆店里的五家古玩铺各有千秋370
炭儿胡同古玩铺做“洋庄”生意的多374
椿树胡同里的同益恒古玩铺和它的门生382
东四牌楼街上老古玩铺多387
西什库天主教堂附近的两家古玩铺396
前门五牌楼裕古斋古玩铺的憾事398
齐化门德聚成小古玩铺出珍宝400
东华门古玩铺骤富 西华门古玩铺出人物403
前门南大街的挂货铺 古地毯鉴定专家之出处406
第三部分 中国古旧地毯和它的仿制与鉴别417
引言417
第一章 中国地毯的历史发展和工艺特点420
古地毯之探源420
我国地毯的发展历史424
古地毯生产之原料和工艺433
古旧地毯之分期438
我国古旧地毯为何在国际市场独具魅力441
第二章 分地区介绍古旧地毯445
新疆毯445
藏毯448
藏毯的工艺渊源和特点及其使用习俗451
宁夏毯452
北寺--古老宁夏毯之宫455
甘肃毯457
内蒙古毯460
蒙藏民族使用的小毯和马韂462
青海毯、榆林毯和燕北毯463
北京毯465
各地区编织地毯的经纬不同点469
编织毯和古旧地毯的名称471
第三章 古旧地毯的图案及其染色473
中国古代关于青、赤、黑 、白、黄五色之说473
古代五色在地毯用色上的调染运用474
铺用古旧地毯选择颜色之释义476
古旧地毯图案纹样之释义477
古旧地毯、挂毯图案花纹综述493
第四章 仿古旧地毯的制作与鉴别495
仿古旧地毯的编织和图案设计要求以及矿、植物染料的使用495
古地毯与仿古地毯的鉴别奥秘499
众擎易举 一木林难支--我写五部“古玩书”的经过(代后记)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