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通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健,赵宗汉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00054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通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特性及场强计算1
目录1
1-1 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12
1-2 超短波在光滑平面上的传播特性14
1-3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的影响18
(一)视线距离18
(二)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对反射公式的修正19
(三)球形地面扩散作用对反射公式的修正20
1-4 粗糙不平坦地面电波传播特性20
1-5 多径衰落和阴影效应24
1-6 多径延时和相关带宽30
(一)地形地物的分类及天线有效高度33
(二)准平滑地形市区场强中值——基准场强中值33
实验图表计算法33
1-7 陆地移动通信传播损耗33
(三)地物状况修正值35
(四)不规则地形的修正36
(五)幅度衰落的修正38
(六)建筑物穿透损耗的预测39
1-8 任意地形的信号中值的预测40
(一)计算自由空间信号值40
(二)预测基准信号中值40
(三)任意地形地物情况下的接收功率40
1-9 分集技术41
(一)空间分集42
(二)场分量分集44
(三)极化分集46
(四)角度分集47
(五)频率分集48
(七)合并技术49
(六)时间分集49
1-10 限定空间的电波传播54
参考文献58
第二章 调制方式59
2-1 加性白噪声信道中频率调制性能59
(一)宽带调频与窄带调频59
(二)调频制抗噪声性能62
2-2 多径衰落信道中调频信号特性66
2-3 单边带调制70
(一)比较发射机信息功率70
(二)比较接收机带宽70
(三)比较门限电平71
2-4 数字调角系统性能77
(一)信噪比与误码率77
(二)占有频谱及带宽*78++(三)多进制80
(四)衰落信道下数字调制82
2-5 窄带数字调制85
(一)最小移频键控(MSK)87
(二)受控调频(TFM)89
(三)预调基带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93
2-6 扩展频谱系统95
(一)扩频系统信息处理技术99
(二)多址工作能力和抗干扰能力100
(三)编码技术101
参考文献101
第三章 外部噪声和干扰105
3-1 人为噪声105
3-2 邻道干扰和邻道选择性107
(一)载波边带辐射比的确定107
(二)调制边带的抑制109
(三)发射机边带噪声干扰111
(四)接收机邻道选择性112
3-3 近端对远端比干扰113
3-4 同频干扰114
3-5 互调干扰117
(一)最小频道数的无互调信道组119
(二)发射机互调122
(三)接收机互调125
3-6 移动台发射机的自动功率控制(APC)128
(一)阶梯幅度的确定129
(二)APC系统控制范围和阶梯数的计算129
3-7 码间干扰132
参考文献134
第四章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135
4-1 无线电话的工作方式135
4-2 大区制移动通信网138
(一)同频传输地点分集的技术要求139
(二)准同步传输技术(QS传输)140
(三)准同步系统中位置的确定141
4-3 小区制通信网的构成方法143
4-4 移动通信网络的结构及信道结构148
4-5 信令150
(一)模拟信令151
(二)音锁155
(三)数字信令156
4-6 多信道共用156
(一)话务量、呼损率和用户量163
(二)信道自动选择方式166
4-7 控制与交换167
4-8 移动网和市话网的接口方式177
(一)移动通信交换局作为市话局的分局177
(二)移动交换机作为市话局的小交换机接入基地台177
(三)移动用户作为市话局用户线的延伸178
(一)通信网的信道分配179
4-9 频率的使用179
(二)关于信道间隔的确定181
(三)收、发信机频率间隔的间题184
4-10 无线区的电路计算185
(一)系统信号质量指标的确定185
(二)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信噪比Si/Ni186
(三)噪声和衰落的影响186
(四)接收机允许的最小输入功率中值Pimin和台间电波传播衰耗中值LA的计算187
(五)基地台天线有效高度或覆盖区域半径的计算188
参考文献188
第五章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189
5-1 无线电呼叫系统189
(一)工作频率的选择189
(二)服务区域190
(三)信号形式问题191
(五)系统设备194
(四)调制方式194
5-2 公用汽车无线电话系统195
(一)NTT中容量电话系统196
(二)AMPS系统203
5-3 专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211
(一)系统结构与特点212
(二)控制台无线设备214
(三)控制台无线线路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217
(四)用户无线电话设备226
5-4 内部移动通信及无绳电话229
(一)内部移动通信的概念229
(二)无绳电话系统231
(三)泄漏同轴电缆构成的通信系统235
5-5 铁路列车无线电话系统238
参考文献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