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部分](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277138.jpg)
- 茅广祯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1245X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8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言1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
第一节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
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3
三、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4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5
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
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10
第三节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11
一、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必要性11
二、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14
三、坚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15
第二章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9
一、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19
济19
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2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补充24
形式24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改革27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制关系改革的理论依据27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29
离29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两权分离”的主要30
形式30
一、铁路运输业所有制结构的改革33
第三节铁路运输业所有制关系的改革33
二、铁路运输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改革34
第三章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9
一、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39
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40
然性40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42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及其充分发展的意义44
用价值规律46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46
第二节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必须自觉运46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47
三、社会主义价格和价格体系改革49
四、社会主义竞争52
第三节 运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54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54
二、运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搞好铁路部门经济体制改革55
第四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第一节社会主义按劳分配58
一、按劳分配的内容和要求58
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59
三、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60
四、按劳分配的形式62
第二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64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的客观依据6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辅助分配形式65
第三节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的改革67
一、改革分配制度,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67
不公67
二、铁路分配制度的改革69
一、联合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72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72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72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73
三、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74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及实现生产目的的手段76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及其内涵76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78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79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81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内涵及其实质81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82
二、正确处理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82
第四节按照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搞好铁路建设84
一、人民铁路为人民是社会主义铁路的本质要求84
二、加强铁路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85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流通88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88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作用88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90
四、铁路运输在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91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91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92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92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形式93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94
四、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95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信贷与银行96
一、社会主义的信贷96
二、社会主义的银行97
一、社会主义的市场99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99
二、建立与健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101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104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104
一、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104
二、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类型和特征105
三、扩大再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106
四、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07
一、按比例是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108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现108
二、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比例关系109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产业结构111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113
发展113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113
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安排速度和比例114
三、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和当前的重点115
建设118
四、运用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指导铁路118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122
第一节经济运行机制的含义及其功能122
一、经济运行机制的含义122
二、经济运行机制的功能125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127
一、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必然性127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形式130
第三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132
一、建立宏观调控体系的必要性132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方式134
三、宏观调控机制及其手段137
四、铁路运输业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3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和财政1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142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42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144
分配144
三、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145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147
第二节社会主义财政147
二、社会主义财政收支平衡149
三、充分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50
四、国家财政与铁路建设153
第三节社会主义税收154
一、税收的本质和特征154
二、我国现行的税类税种155
三、说收制度和税收管理156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159
原则159
第十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159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基本159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162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164
一、发展对外贸易164
二、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166
三、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167
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68
五、对外经济援助169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区170
第三节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170
二、开放沿海城市和沿海地区172
第四节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172
一、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173
二、积极扩大出口贸易,提高创汇能力173
三、加强进口管理173
四、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利用外资174
五、充分发挥铁路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作用174
结束语176
后记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