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分裂症 模型·药理·治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金卫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57410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精神分裂症 模型·药理·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动物模型1
第一节 动物模型的有关问题1
一、动物模型的概念和等级分类1
二、动物模型的哲学观点4
三、行为学与精神病学8
四、精神病理学的动物模型11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15
一、动物模型的种类15
二、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16
第二章 信息处理23
第一节 信息处理的概念及发展23
一、连续性操作试验26
第二节 信息处理的测试26
二、短时记忆试验27
三、反应时间测试27
四、平滑眼示踪运动(SPEM)27
五、长时记忆试验28
六、概念形成28
七、理解广度测验(SAT)28
八、倒行掩蔽29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信息处理研究29
一、CPT研究29
二、记忆障碍30
三、反应时间(RT)及交叉效应研究32
四、平滑示踪眼球运动研究33
六、理解广度测验研究34
五、概念形成的WCST研究34
第四节 信息处理与精神病理现象学35
一、与症状学的关系35
七、倒行掩蔽研究35
二、与自知力的关系38
三、与生存质量的关系38
第五节 信息处理障碍与生物学基础39
一、多巴胺功能障碍39
二、局部脑血流降低40
三、脑结构改变41
第六节 信息处理变化与抗精神病药物41
第一节 回顾性研究44
一、孕产并发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44
第三章 孕产并发症44
二、特征46
三、另一种观点46
第二节 前瞻性研究48
一、问题的提出48
二、实践性探讨49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研究53
第四节 双因模式56
第五节 PDC对精神分裂症的解释58
第六节 PDC量表59
第四章 神经发育异常64
第一节 广泛发育障碍64
一、广泛发育障碍的历史和发展64
二、广泛发育障碍的内涵65
第二节 关于PDM的前瞻性研究66
一、纽约婴幼儿研究:精神分裂症子女从出生到成人的研究66
二、耶路撒冷婴儿发育研究(JIDS)68
三、Rochester的长期研究68
四、丹麦产科学研究69
五、明尼苏达CPP研究69
六、纽约州CPP研究70
七、匹兹堡的研究70
八、波士顿的研究70
九、双亲为精神分裂症的子女研究71
第三节 对PDM的再认识71
一、PDM的效应72
二、PDM的认识73
第四节 成人精神分裂症的发育障碍75
一、神经系统发育异常76
二、轻微躯体异常(MPA)78
三、皮纹学异常79
第五节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观点79
一、一般观点79
二、神经发育机制的证据81
三、神经变性过程的证据82
第五章 侧化损害84
第一节 历史回顾及假说提出84
一、历史回顾84
二、提出假说85
三、左右脑的联系和分工87
四、联系的破坏和表现89
五、假说的基础91
第二节 侧化损害的表现形式95
一、左半球功能低下,右半球功能亢盛所致的协调性紊乱95
二、左侧颞叶功能低下,明显于对侧同等部位98
三、额叶功能低下,实际上是指左侧额叶低下99
第三节 侧化损害的机制100
第四节 侧化的测量102
第六章 精神生物学110
第一节 多巴胺D1受体110
一、生物特征110
三、D4受体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112
二、神经精神效应112
四、D4受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113
第二节 σ受体114
一、生物特征115
二、精神神经效应116
三、σ受体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117
第三节 PCP118
一、生物特征119
二、神经精神效应120
三、精神分裂症的PCP假说121
四、PCP假说与“DA--NMDA受体学说”122
第七章 抗精神病药物与神经介质124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物与神经介质代谢124
一、对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124
二、对去甲肾上腺素(NE)代谢的影响126
三、对5-羟色胺(5-HT)代谢的影响127
四、对胆碱酯酶的影响128
五、对GABA代谢的影响129
第二节 抗精神病药物与神经介质的相互作用130
一、调节中枢神经介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131
二、选用什么指标表达中枢单胺神经介质的相互作用132
三、相互作用的可能指标137
四、氯氮平与中枢DA和5-HT的相互作用140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物的受体药理学145
一、从典型药物到非典型药物145
二、受体阻断作用147
三、受体阻断与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151
四、D2和5-HT2受体联合效应155
第四节 抗精神病药物的行为药理学159
一、多巴胺拮抗剂的行为效应161
二、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多巴胺拮抗行为162
三、与其他神经介质系统的相互作用165
四、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其他行为效应168
五、小结170
第八章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171
第一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概念与界定171
一、理论性概念171
二、临床概念173
三、药理学概念175
一、治疗抑郁180
第二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情感效应180
二、治疗躁狂190
第三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攻击行为治疗201
一、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201
二、攻击行为的药物治疗203
三、攻击的处理: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时机208
四、攻击冲动行为处理的注意事项210
第九章 药物选择与疗效评定211
第一节 药物的选择211
一、药物的种类与选择211
二、选择的内涵213
三、选择的原则216
一、疗效评价的内涵219
第二节 疗效评价219
二、疗效预测222
第三节 常见副作用的处理226
第四节 不常见副作用的处理230
一、猝死与心血管毒性作用230
二、其他不常见的副作用231
第十章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233
第一节 治疗策略的变革233
第二节 急性期病人的治疗方案236
一、阳性症状处理的基本原则236
二、急性期的治疗方法240
第三节 难治性问题246
第四节 复发的预防247
一、复发率247
二、病人的依从性248
三、间断治疗与连续治疗249
四、最小有效剂量250
五、维持治疗的时间251
六、复发的不良后果251
第五节 分裂质与疾病预防252
一、分裂质的概念252
二、分裂质的意义253
三、分裂质治疗的可能性255
四、分裂质预防的意义256
五、分裂质的治疗与疾病预防258
第十一章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处理260
第一节 概述260
一、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261
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264
第二节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因素265
一、生物学因素265
二、共患疾病268
三、疾病亚型影响268
四、药物副作用268
五、治疗依从性269
六、社会心理因素269
七、早期治疗与维持治疗269
第三节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270
一、对难治性病人的认定270
二、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271
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271
五、非药物治疗274
四、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联用274
第十二章 严重副作用的诊断及处理278
第一节 恶性征状群278
一、概述278
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279
三、类似状态282
四、病理机制284
五、临床识别288
六、治疗与预防291
七、小结296
第二节 迟发性运动障碍297
一、概述297
二、临床流行病学298
三、发生机制299
四、临床识别304
五、治疗306
六、预后与预防309
七、小结310
第三节 粒细胞缺乏311
一、概述311
二、临床流行病学312
三、危险因素313
四、发生机制323
五、白细胞监控方案325
六、抢救治疗措施328
七、小结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