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冲突中的嬗变 市场经济道德心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冲突中的嬗变 市场经济道德心理研究
  • 于瑮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904003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冲突中的嬗变 市场经济道德心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道德和道德心理1

一、道德1

(一)道德的内涵1

(二)道德的特征5

(三)道德的功能8

二、道德心理14

(一)道德心理的涵义与形成14

(二)道德心理的特征16

(三)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17

三、道德心理的社会功能24

(一)道德心理的引导功能24

(二)道德心理的协调、整合功能26

(三)道德心理的增益功能31

(四)道德心理的文化功能33

(一)西方古代道德观念及其演变轨迹35

一、西方道德观念及其演变轨迹35

第二节 道德观念及其演变里程35

(二)近代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及其演变41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其革命变革45

二、中国道德观念及其演变轨迹46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46

(二)道德来源和人性善恶问题47

(三)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49

(四)道德的最高原则以及各种伦理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问题51

第二章 经济道德心理的渊源与比较53

第一节 经济道德心理的历史渊源53

一、经济道德心理概述53

(一)经济道德心理的内涵54

(二)经济道德心理的特征54

(三)经济道德心理的功能57

(四)社会经济伦理与个人经济品德的关系60

二、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道德心理62

三、近代(工业)社会的经济道德心理63

四、现代(后工业)社会的经济道德心理65

(一)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66

(二)体现平等原则的互惠互利观念67

(三)诚实守信、追求信誉的道德观念67

(四)公正竞争的精神68

(五)高度的社会责任感69

第二节 经济道德心理的文化渊源70

一、犹太教文化的经济道德观念75

二、基督教文化的经济道德观念75

三、伊斯兰教文化的经济道德观念78

四、佛教文化的经济道德观念81

五、儒家文化的经济道德观念84

第三章 经济道德心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88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道德心理素质88

一、市场经济的本性88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涵义与功能88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91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93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心理素质的变化96

(一)市场经济体制冲击下国民心理素质变化的正效应96

(二)市场经济体制冲击下国民心理素质变化的负效应98

第二节 “德”、“得”相通--道德与经济的整合点104

一、市场经济必然是道德经济104

二、“德”、“得”相通--道德与市场的整合117

第三节 经营道德心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123

一、经营道德心理对经营活动的调控作用123

(一)经营道德心理影响经营目标的确定125

(二)经济道德心理影响经营方式、手段和途径的选择126

(三)经营道德心理影响经营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协调126

二、经营道德心理对经济效益的推进作用128

(一)持德者昌--成功者的经验128

(二)失德者亡--失败者的教训132

第四章 经济伦理思想的文化动力作用135

一、西方社会的道德文化成果137

第一节 西方新教伦理思想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137

二、新教伦理的文化驱力作用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143

(一)新教的“天职”观念与职业劳动观144

(二)新教的“蒙恩”观念与财富观145

(三)新教的禁欲主义与节俭观146

第二节 日本的道德文化与日本的经济发展147

一、日本的道德文化特征147

二、日本经营管理方式的道德内涵150

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与中国的经济发展158

一、中国经济伦理的特征158

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和经济伦理的双重性161

第五章 道德心理与企业管理168

第一节 企业管理的新模式--企业文化169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169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169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173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175

二、企业文化的实践和体现181

第二节 道德心理的培养与中国企业文化的创设185

一、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依循185

二、中国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和创设方向190

三、中国企业文化创设的关键--培养有时代精神的道德心理193

(一)现代企业文化与道德心理的关系193

(二)企业文化中的科学精神194

(三)企业文化中的民主精神196

一、政府的基本职能197

第六章 道德心理与政府管理职能197

第一节 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197

二、作为市场经济行为的主体的政府200

第二节 政府部门的道德形象205

一、政府部门的社会公共道德形象205

(一)政府必须是廉价的政府206

(二)政府必须是廉洁的政府208

(三)政府必须是公平的政府210

二、政府部门的公共关系形象213

第三节 政府公务员的品德素质215

一、市场经济对公务员心理素质的要求215

(一)更强的服务意识216

(二)更强的创新意识217

(三)积极的进取心理和适当的成功期望值218

(四)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219

(五)更严格的自律意志220

二、公务员的人生观221

三、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224

(一)正确行使权力,反对特权思想225

(二)忠诚服务,反对官僚主义226

(三)为政清廉,勤政为民227

(四)树立协作和全局观念,反对本位主义和各行其是228

(五)坚持原则,过好人情关228

第四节 黑色经济的道德制约229

一、黑色经济的涵义229

二、黑色经济的道德成本230

三、黑色经济的道德制约235

第七章 重塑经济道德心理237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238

一、道德价值失落238

二、人际关系危机241

三、道德控制机制的迟滞与乏力244

一、道德心理的嬗变趋势247

(一)主流的道德人格模式247

第二节 走职困惑--经济道德心理重塑247

(二)道德的集体取向和个人取向相结合251

(三)道德的多元与兼容253

二、经济道德心理的重塑254

(一)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255

(二)市场经济与道德社会化258

(三)重塑经济道德心理的途径259

主要参考文献265

后记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