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推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推广学
  • 汤锦如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36628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57页
  • 主题词:农业技术推广站(学科: 工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推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作用1

一、农业推广的涵义及其演变1

二、农业推广的性质和主要社会功能5

三、农业推广的作用和目的9

第二节 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13

一、农业推广学的发展和本学科的任务13

二、农业推广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6

三、农业推广学的研究方法19

第三节 我国农业推广工作的方针和任务20

一、农业推广工作的方针20

二、农业推广工作的任务24

第二章 农民行为改变27

第一节 行为产生与改变的规律27

一、人的行为及其主要特点27

二、行为的产生29

三、行为改变的规律39

第二节 个人行为的改变43

一、农民行为改变的动力和阻力43

二、个人行为改变的经历时期46

三、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49

四、影响农民行为改变的心理特点56

五、影响人们行为的方法57

第三节 群体行为改变62

一、形成集体意识的条件63

二、集体主义的培养64

三、集体行为的规律65

四、集体行为改变的方法67

第三章 农民心理与教育70

第一节 农民心理的发展70

一、心理发展概述70

二、农民心理发展的条件与动力73

三、农民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75

第二节 农民教育77

一、农民教育的教学职能78

二、农民教育的特点及教学原则79

三、农民学习的特点和心理期望84

四、农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87

第四章 农业信息与沟通92

第一节 农业信息92

一、信息的概念和特征92

二、农业信息的作用和种类94

三、农业信息的处理96

四、农业信息的传递100

五、农业信息的贮藏102

六、农业信息网络的建立102

七、农业信息咨询服务104

一、农业推广沟通概念和分类106

第二节 农业推广沟通106

二、农业推广沟通的要素110

三、农业推广沟通的程序116

四、农业推广沟通的障碍120

第五章 农业革新采用与传播131

第一节 农业革新的采用131

一、革新的采用过程131

二、革新采用者的分类133

三、各类采用者采用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差异规律135

四、推广方法在采用过程中的作用138

五、农业革新采用速度的制约因素140

一、农业革新传播方式142

第二节 农业革新的传播142

二、农业革新传播过程145

三、农业革新传播的周期性147

四、影响革新传播的因素160

五、革新传播的有效性164

第六章 提高农民成果分布168

第一节 成果分布、经济上限和技术上限的概念及其关系168

一、成果分布168

二、经济上限171

三、技术上限172

四、三者关系173

第二节 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173

一、交通、农业服务对经济上限的影响174

二、集镇对经济上限的影响175

第三节 提高技术上限、经济上限和成果分布的途径和对策176

一、提高技术上限177

二、提高经济上限178

三、提高成果分布178

第四节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提高180

一、成果分布不同是一种客观的存在180

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不同的制约因素181

三、提高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182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的概念和种类187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概念187

第七章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187

二、农业科技成果的种类和类型特点188

第二节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190

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190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和方式192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195

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196

第三节 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200

一、总则200

二、经济效益指标201

三、基本报表204

四、经济效益计算参数212

第一节 农业推广计划的编制221

一、农业推广计划的概念221

第八章 农业推广计划的编制与项目管理221

二、农业推广计划的分类222

三、农业推广目标225

四、农业推广计划制订的依据和原则228

五、农业推广计划的制订程序232

六、农业推广计划的实施232

第二节 农业推广项目管理238

一、农业推广项目的管理方法238

二、农业推广项目的管理程序240

三、农业推广项目计划的制订240

四、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242

五、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248

六、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鉴定和报奖253

七、农业推广档案的整理259

第九章 农业推广程序和方法263

第一节 农业推广程序263

一、农业推广中常用的程序263

二、正确灵活运用推广程序266

第二节 农业推广方法的分类267

一、以传播的方式分类268

二、以指导方法分类268

三、以对象、方法、场所、方式分类269

第三节 农业推广方法270

一、大众传播方法270

二、集体指导方法277

三、个别指导方法294

四、农业推广方法的综合运用301

第四节 我国农业推广的几种主要形式304

一、按项目推广技术305

二、技术承包责任制推广方法306

三、技术、信息和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推广方法309

四、科技成果的有偿转让311

五、农业保险316

六、成立农业科技顾问组或农业科技咨询服务站进行农业推广317

七、建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319

一、组织的概念323

第一节 组织的概念、原则及任务323

第十章 农业推广的组织体制323

二、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324

三、农业推广组织的任务326

第二节 国外农业推广组织体制326

一、政府领导的农业推广制327

二、政府和农业生产者协会联合或并存的推广制330

三、农会领导的农业推广制335

第三节 我国农业推广的组织体制337

一、建国以来农业推广工作的发展概况337

二、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组织体制339

三、我国农业推广组织体制的弊端及对策345

一、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353

第一节 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353

第十一章 农业推广人员353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作用354

第二节 农业推广人员应具备的素质356

一、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的涵义356

二、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357

三、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360

第三节 农业推广人员的管理363

一、农业推广人员管理目的和原则363

二、农业推广人员管理内容和方法364

三、农业推广人员的考核内容和方法365

四、新任农业推广人员应注意的问题367

一、县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369

第四节 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369

二、乡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370

三、村农业推广人员的职责371

四、科技示范户的职责372

第五节 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372

一、农业推广人员岗位培训的意义和目的372

二、农业推广人员岗位培训的对象和类别373

三、农业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内容374

四、农业推广人员岗位培训的形式和措施375

第六节 农业推广人员的心理与对策377

一、青年推广人员的心理特点与对策377

二、中年推广人员的心理特点与对策380

三、老年推广人员的心理特点与对策382

第一节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意义和原则384

一、评价的涵义384

第十二章 农业推广工作的评价384

二、评价的目的385

三、评价的作用386

四、评价的原则387

第二节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类别及内容388

一、评价的类别389

二、评价的内容391

第三节 农业推广工作评价的步骤和方法397

一、评价的步骤397

二、评价方法和采用方式403

一、调查内容413

第十三章 农业推广的研究方法413

第一节 实地调查法413

二、调查方法414

三、资料信息的收集方法417

第二节 实地实验法422

一、实验设计423

二、实地实验法的研究过程433

第三节 案例研究法439

一、内容分析439

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441

三、历史资料对比分析442

参考文献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