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通史 先秦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章开沅等主编;张正明,刘玉堂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21966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60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39页
- 主题词:现/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通史 先秦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湖北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3
第一节 地史3
一 地理位置与彊界3
二 地史演化4
第二节 地貌6
一 地貌类型6
二 地貌特征11
第三节 生态13
一 水文13
二 气候25
第四节 资源32
一 植物资源33
二 动物资源35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湖北的人类和遗迹41
第一节 扑朔迷离的“南方古猿”41
一 原始人类的近亲--建始步氏巨猿41
二 湖北西部的早期“直立人”44
第二节 猿人化石的时空坐标47
一 与蓝田猿人同时的郧县猿人47
二 中国南方的“北京猿人”--郧西猿人50
三 尚待定论的“直立人郧县亚种”52
一 石器类型及其特征55
第三节 别具一格的大治石龙头文化55
二 遗址的时代59
第四节 早期智人化石与旧石器中期文化64
一 中国南方最早发现的人类化石--长阳人化石64
二 与最后鬣狗并存的宜都九道沟石器文化66
第五节 晚期智人的文化遗迹69
一 丹江口石鼓后山石器和动物化石69
二 中国首例平原旧石器遗址--江陵鸡公山遗址70
三 湖北已知最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房县樟脑洞遗址73
第一节 文化谱系81
一 城背溪文化81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湖北的经济和文化81
二 大溪文化83
三 屈家岭文化87
四 石家河文化92
第二节 社会经济98
一 生产工具98
二 水稻种植100
三 渔猎采集和家畜饲养103
四 聚落形态105
第三节 科学技术109
一 制陶109
二 建筑112
三 纺织115
四 治玉119
五 治铜122
六 数学123
第四节 彩陶和陶塑124
一 采陶125
二 陶塑127
第五节 埋葬习俗131
一 葬式131
二 随葬品132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湖北的族类公布和变迁135
第一节 神农的圣土135
一 炎帝、神农氏、烈山氏的分合因由136
二 炎帝神农与随州厉山144
三 炎帝神农对中华民族与文化的巨大贡献151
第二节 百越的北疆156
一 百越的考古文化特征157
二 考古发现与湖北境内百越分布范围158
第三节 三苗的腹地161
一 三苗的分布范围161
二 三苗的族别163
三 三苗的社会状况167
第四节 尧舜与三苗172
一 尧与三苗172
二 舜与三苗174
一 武力打击181
第五章 夏商两代湖北的动荡和进步181
第一节 禹征三苗181
二 分化瓦解184
三 三苗失败之因185
第二节 楚公族的起源187
一 楚公族的始祖--祝融188
二 楚公族的嫡祖--季连196
三 祝融和季连的居地203
第三节 楚公族先祖的南迁207
一 南迁的规模与次数207
二 南迁的时间208
三 楚君以“酓”为氏的由来211
第四节 干戈与玉帛交替213
一 夏桀征荆214
二 “汤献牛荆之伯”215
三 盘龙城与商朝“南土”216
四 武丁南伐荆楚222
第五节 经济与科技224
一 城镇设置与农业区域经济中心的初现224
二 铜的采治和铸造226
三 湖北早期青铜文化的四方源流230
第六章 西周时期湖北的剧变和渐兴237
第一节 西周早期楚人草莽初创及其社会形态237
一 鬻熊:荆楚部落的酋长238
二 熊绎:始受周封的子爵244
第二节 南宫伐虎方和昭王伐楚荆252
一 南宫伐虎方252
二 昭王伐楚荆258
第三节 星罗棋布的封国和方国264
一 鄂西北地区265
二 鄂北地区267
三 鄂中地区272
四 鄂东地区273
五 江汉地区275
第四节 西周中晚期楚人锥处颖脱及其社会形态277
一 熊渠拓疆278
二 动荡之秋282
三 若敖灭?和蚡冒启濮284
四 社会形态的演变287
第五节 农桑、技艺、礼乐291
一 生产工具的改进291
二 农桑的发展294
三 技艺的进步295
四 礼乐文化的突出标志:钟乐制度的形成303
第七章 东周早期汉阳与汉阴的一统309
第一节 楚武王建成王国309
一 熊通自立为君310
二 熊通的北征南讨与设县312
三 熊通的东征西讨与称王316
第二节 楚文王开拓疆土327
一 得汉阳与汉阴而兼之329
二 新旧交替的时势与明暗错杂的性格333
第三节 季梁--既适时又超前的思想家339
一 民为神之主340
二 道--忠于民而信于神342
三 知彼知己,怒我怠寇,避实击虚343
四 季梁的遗泽344
第四节 楚蛮、扬越、巴人、濮人345
一 楚蛮345
二 扬越348
三 巴人349
四 濮人351
第八章 东周中期由勃兴而极盛(上)357
第一节 楚成王与令尹子文357
一 从令尹子元到令尹子文358
二 子文传奇360
三 子文的品格和功业362
四 成王的辉煌和悲哀366
第二节 楚庄王与令尹孙叔敖371
一 虎父生犬子372
二 犬父生虎子373
三 若敖氏的覆灭375
四 孙叔敖的奇志异行377
五 生前死后都在峰顶上的庄王385
第三节 楚共王及其宠子五人389
一 文长武短、仁重威轻的共王390
二 长子为庸主而不乏善政393
三 次子为枭雄而不得善终395
四 幼子的精明和荒唐401
第四节 独具一格、自成一系的文化403
一 农业和副业404
二 治炼和铸造406
三 漆器412
四 宫殿413
五 艺术风格415
六 楚言与楚定418
七 字术420
八 制度423
九 风俗427
第九章 东周中期由勃兴而极盛(下)435
第一节 濒亡与复苏435
一 内忧未已,外患猝至436
二 义烈胜暴戾441
三 新都有新风447
第二节 小乱与大治449
一 孔学和老学的遗迹449
二 白公作乱,叶公靖难451
三 承平岁月与回日气概455
四 从一座大墓看一个时代457
第三节 变法和造极466
一 客卿主持变法467
二 除恶求安,尚贤兴邦470
三 盛世远虑474
第四节 领异标新的文明成果477
一 治金,织帛,髹漆477
二 城市,交通,贸易483
三 天文,历法,算数488
四 巫,道,骚493
五 歌,乐,舞500
一 对内失控,对外失计505
第十章 东周晚期的急转直下505
第一节 高踞峰顶而危若累卵505
二 苏秦、张仪与湖北507
第二节 变生不测515
一 怀王的访秦和殉国516
二 庄?的暴郢和入滇518
第三节 社稷易主,江山变色521
一 逆转的实证522
二 哀郢与招魂530
大事记539
参考文献554
索引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