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性之知 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性之知 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
  • 陈四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85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理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德性之知 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体系问题与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的意义7

第一节 现代心理学的体系问题7

一、从心理过程的分类理论看心理学的科学体系8

二、从知/意的平衡发展看心理学的科学体系14

第二节 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的意义17

第二章 宋明理学认知心理思想研究的方法论21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史方法论概述21

第二节 方法论诠释学对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启示29

第三节 方法论诠释学在本研究中的应用35

第三章 先秦孔孟认知心理思想38

第一节 孔子思想中“仁”的认知内涵38

一、“仁”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及内涵38

二、“仁”的认知内涵39

三、孔子教育心理思想中的“仁知”40

四、仁知的情感基础43

第二节 孟子对孔子“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4

一、孟子对孔子仁学的发展44

二、孟子对孔子仁学基本内涵的继承48

第三节 仁知的本质56

第四章 “心”及其认知59

第一节 宋明理学中“心”的内涵59

第二节 “心”与德性之知66

第三节 德性之知的两层内涵71

第五章 形而上德性之知的内涵74

第一节 中国心理学史对德性之知的已有研究74

一、许梦虞和朱永新的研究75

二、杨鑫辉的研究77

三、燕国材的研究79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83

第二节 形而上德性之知的内涵84

一、张载的宇宙论与人性论85

二、张载的德性之知内涵90

第三节 宋明理学家对形而上德性之知的继承和发展97

一、程颐、朱熹的“体悟天理”98

二、陆九渊、王阳明的“涵养本心”104

第六章 形而上德性之知工夫论110

第一节 格物致知——程(颐)朱理学德性之知工夫110

一、格物致知的内涵110

二、格物致知的对象112

三、格物致知的过程115

四、格物致知的前提119

五、格物致知的本质126

第二节 涵养本心——陆王心学德性之知工夫130

一、程颢的诚敬工夫130

二、静坐136

三、克己143

第三节 读书与践行——理学与心学共有的德性之知工夫148

一、读书148

二、践行156

第七章 对形而上德性之知的心理学分析161

第一节 实现形而上德性之知的两种路径161

第二节 形而上德性之知工夫论的心理机制164

一、格物致知的心理机制164

二、涵养本心的心理机制167

第三节 形而上德性之知的认知特点172

第八章 形而下德性之知174

第一节 见闻之知与形而下德性之知174

第二节 形而下德性之知的具体表现177

一、对普通自然物的认知177

二、对自然气候的认知180

三、对人的认知189

第三节 形而下德性之知的特点195

一、知有差等195

二、道德判断206

三、知情合一209

第四节 对形而下德性之知的反思212

第九章 中西方认知心理思想比较215

第一节 以“物”为对象的西方心理学215

一、意识心理学对心理的认知216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心理的认知220

三、认知心理学对心理的认知225

第二节 中西比较228

附录232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心理思想”辨析232

宋代理学发展心理学思想初探245

儒家认知心理思想初探257

后记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