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理学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247662.jpg)
- 吴世宦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0110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编写说明1
绪论1
一、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1
二、法学的研究范围和体系5
三、法学历史发展简况8
四、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11
五、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6
思考题17
六、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学习意义17
参考书目18
第一编法律的基本范畴19
第一章法律的概念19
第一节法律的词源和词义19
第二节法律的基本特征21
第三节法律的定义27
思考题31
参考书目31
第二章法律规范32
第一节法律规范的概念和特征32
第二节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34
第三节法律规范的种类40
思考题46
参考书目46
第三章法律关系47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47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49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内容53
第四节法律关系的客体57
第五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58
思考题61
参考书目62
第四章法律形式63
第一节法律形式的概念63
第二节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形式65
第三节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71
思考题74
参考书目74
第五章法律体系75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概念75
第二节我国法律的主要部门80
参考书目88
思考题88
第二编法律的本质和作用89
第六章法律的起源89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89
第二节阶级社会法律的产生及其根源95
第三节法律与原始社会习惯的联系和区别103
思考题104
参考书目104
第一节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法律的本质和105
作用问题上的主要观点105
第七章两种法律观的原则界限105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法学在法律的本质和作110
用问题上的主要观点110
思考题114
参考书目114
第八章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和作用115
第一节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和作用115
第二节法律与上层建筑其他组成部分的关124
系和作用124
思考题147
参考书目147
第一节阶级对立社会法律的阶级意志性148
第九章阶级对立社会法律的本质和作用概说148
第二节阶级对立社会法律的作用156
思考题166
参考书目166
第十章 前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本质、作用与特征167
第一节法律的历史类型167
第二节奴隶制法律本质、作用与特征172
第三节封建制法律本质、作用与特征180
思考题187
参考书目187
第一节资产阶级法律的产生188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本质、作用与特征188
第二节资产阶级法律的发展192
第三节资产阶级法律的本质和特征199
第四节国民党政府的法律210
思考题211
参考书目212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法律的产生和发展213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产生213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发展及其经验218
教训21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待法律文化遗产的态度225
参考书目228
思考题228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作用与特征229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229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共产党的政策241
第三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民主政治建设、249
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用249
第四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经济建设、经252
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252
中的作用253
第五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精神文明建设253
思考题257
参考书目258
第十四章当代世界主要法系259
第一节法系及其划分259
第二节民法法系260
第三节普通法法系266
第四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法系272
第五节法律的国际统一趋势274
参考书目277
思考题277
第三编法制原理278
第十五章法制与民主278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78
第二节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283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291
第四节法治和人治的争论295
思考题303
参考书目303
第一节立法和立法权305
第十六章立法原理305
第二节立法的一般程序309
第三节我国的立法权和立法程序316
第四节我国立法的一般原则328
第五节立法技术337
思考题340
参考书目340
第十七章法律的适用341
第一节关于法律适用的几个基本概念341
第二节法律适用的要求345
第三节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347
第四节法律适用的效力359
第五节法律的解释368
第六节法律的类推适用375
思考题379
参考书目380
第十八章法律的遵守381
第一节守法与违法381
第二节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387
第三节违法行为的预防和综合治理391
第四节法律意识与法制建设396
第五节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403
第六节法律补偿制度407
思考题414
参考书目415
第十九章法律监督416
第一节法律监督的概念和意义416
第二节法律监督的种类和系统性418
第三节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律监督制度423
思考题433
参考书目433
第四编法学现代化434
第二十章我国法学理论观念的现代化434
型的转变435
第一节 向“商品经济”型和“客观规律”435
第二节向“人民主权”型的转变438
第三节 向“信息”型和“系统”型的转变440
第四节 向“面向未来”型和“以法治国”444
型的转变444
思考题447
参考书目448
第二十一章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449
第一节法学方法论的概念和特征44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的现代化基础453
第三节我国法学研究方法的现代转变464
思考题465
参考书目466
第二十二章法律实践现代化467
第一节 新的科技革命、智能革命对立法实践467
的影响467
第二节新的科技革命、智能革命对执(司)471
法、守法实践的影响471
第三节我国法律实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73
开展法治系统工程研究的重要意义473
思考题489
参考书目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