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刮痧疗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刮痧疗法
  • 管晓梅,王德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750091254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64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刮痧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什么叫刮痧疗法1

二、刮痧疗法的起源与发展2

三、刮痧疗法的特点3

第二章 刮痧基础理论4

第一节 脏腑4

一、五脏与心包6

二、六腑12

三、奇恒之腑13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14

第二节 气血津液17

一、气17

二、血19

三、津液20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21

第三节 经络23

一、经络的组成、命名23

二、经络的作用29

三、经络的循行分布和病症31

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32

(1)手太阴肺经32

(2)手阳明大肠经33

(3)足阳明胃经33

(4)足太阴脾经36

(5)手少阴心经37

(6)手太阳小肠经37

(7)足太阳膀胱经38

(8)足少阴肾经39

(9)手厥阴心包经39

(10)手少阳三焦经42

(11)足少阳胆经43

(12)足厥阴肝经44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46

(1)督脉47

(2)任脉47

(3)冲脉48

(4)带脉48

(5)阴跻脉49

(6)阳跻脉49

(7)阴维脉49

(8)阳维脉49

3.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和病症52

第四节 病因55

一、外感六淫56

1.风56

2.寒57

3.暑58

4.湿58

5.燥59

6.火59

二、内伤七情61

三、痰饮、淤血62

第五节 病机64

一、正邪斗争64

二、阴阳失调65

三、升降失常66

第六节 四诊67

一、望诊67

二、闻诊67

三、问诊67

四、切诊68

第七节 八纲69

一、表里69

二、寒热70

三、虚实70

四、阴阳71

第八节 辨证施治72

第三章 穴位73

第一节 概述73

一、穴位的定义、命名73

二、穴位的作用74

三、穴位的大小、深浅和分类75

四、定穴位的方法77

第二节 十四经穴84

一、任脉穴与督脉穴84

1.任脉穴84

2.督脉穴100

二、手三阴经穴122

1.手太阴肺经穴122

2.手少阴心经穴130

3.手厥阴心包经穴137

三、手三阳经穴146

1.手阳明大肠经穴146

2.手太阳小肠经穴163

3.手少阳三焦经穴176

四、足三阳经穴194

1.足阳明胃经穴194

2.足太阳膀胱经穴225

3.足少阳胆经穴274

五、足三阴经穴307

1.足太阴脾经穴307

2.足少阴肾经穴324

3.足厥阴肝经穴343

第三节 经外穴355

一、头颈部穴355

二、胸腹部穴365

三、背部穴367

四、上肢穴374

五、下肢穴382

第四节 分部穴位图391

第四章 刮痧用具、体位、手法、疗程、409

注意事项与禁忌409

第一节 刮痧用具409

一、刮痧板409

二、通经活血剂409

三、清洁用纸410

第二节 病人的体位410

一、坐位410

二、卧位411

第三节 刮痧操作方法412

一、撮痧法412

二、挑痧法412

三、放痧法412

四、刮痧法413

第四节 临床常刮拭的部位与方向415

一、头部415

二、颈部415

三、胸部415

四、腹部416

五、上肢掌面416

六、下肢前面416

七、项部416

八、肩胛部418

九、背腰骶部418

十、下肢后面418

十一、胁肋部418

十二、上肢外侧418

十三、下肢外侧418

十四、下肢内侧418

第五节 刮痧的补泻421

第六节 注意事项与禁忌422

第五章 临床治疗424

第一节 治疗总则424

一、疏通经络,调和营卫424

二、补虚泻实,平衡阴阳426

三、选经选穴与处方的原则426

第二节 临床常用要穴主治归类427

一、背部、胸腹部常用要穴427

(一)背腧穴427

(二)募穴428

二、肘膝以下常用要穴428

(一)本输穴(五腧穴)428

1.井穴429

2.荥穴429

3.输穴429

4.经穴431

5.合穴432

6.下合穴432

(二)原穴、络穴436

1.原穴436

2.络穴437

(三)郄穴437

(四)八脉交会穴438

(五)八会穴440

三、十二经的四肢穴与任脉穴、督脉穴的主治表446

四、十四经头面躯干部穴主治表446

第三节 脏腑经络证治447

一、肺与大肠447

二、脾与胃451

三、心与小肠459

四、肾与膀胱463

五、心包与三焦466

六、肝与胆467

第四节 各科病症473

一、急症473

1.高热473

2.晕厥473

3.痉症476

二、内科病症478

1.感冒478

2.中暑480

3.疟疾482

4.咳嗽484

5.哮喘486

6.肺结核488

7.失音490

8.膈肌痉挛492

9.噎膈494

10.反胃496

11.胃痛498

12.恶心、呕吐500

13.腹痛502

14.腹泻504

15.便秘506

16.脱肛508

17.胸胁痛510

18.急性胆道疾患512

19.鼓胀514

20.水肿516

21.糖尿病518

22.冠心病心绞痛520

23.心律失常522

24.失眠524

25.癫痫526

26.癔病528

27.淋病530

28.癃闭532

29.遗精534

30.阳痿536

31.头痛538

32.眩晕540

33.中风后遗症542

34.三叉神经痛544

35.面神经麻痹546

36.痹症548

37.坐骨神经痛550

38.痿症552

39.腰痛554

40.落枕556

41.颈椎病558

42.肩关节周围炎560

三、妇科病症562

1.月经不调562

2.痛经564

3.闭经566

4.功能性子宫出血568

5.更年期综合征570

6.白带过多572

7.慢性盆腔炎574

8.妊娠痫症576

9.产后腹痛578

10.妊娠呕吐580

11.乳腺增生582

12.产后血晕584

13.产后缺乳586

14.子宫脱垂588

15.阴痒590

16.不孕症592

17.急性乳腺炎594

四、儿科病症596

1.百日咳596

2.小儿腹泻598

3.小儿惊风600

4.小儿麻痹后遗症602

5.小儿遗尿604

6.小儿疳积606

五、外科病症608

1.痔疮608

2.湿疹610

3.痤疮612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14

5.扭伤616

6.荨麻疹618

7.神经性皮炎620

六、五官科病症622

1.目赤肿痛622

2.视神经炎624

3.上睑下垂626

4.溢泪症628

5.白内障630

6.近视632

7.色盲634

8.耳鸣、耳聋636

9.急慢性鼻炎、鼻窦炎638

10.鼻出血(鼻衄)640

11.牙痛642

12.急性扁桃体炎6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