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
  • 杨志刚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2471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7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礼仪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礼的起源2

二、礼的本质14

三、礼与礼仪--兼说本书内容21

第一章 礼制沿革和历代礼典概况(上)25

第一节 尧舜之礼:礼的雏形25

一、黄河中下游:墓葬中的礼制26

二、太湖流域:金字塔下的社会31

三、辽河流域:“唯玉为礼”37

第二节 二里头:青铜文化的滥觞40

一、从青铜礼器论夏礼43

二、从宫殿遗址论夏礼48

三、钺、岁与夏礼52

第三节 殷礼的演进与特点54

一、商代都邑的时空透视55

二、神灵世界:格局和重心64

三、巫与礼:演进中的嬗替68

一、“周因于殷礼”探微73

第四节 周公制礼的事实与意义73

二、“周公制礼”解析76

三、尊礼敬德重人事83

四、周礼:概念与形态86

第二章 礼制沿革和历代礼典概况(中)89

第一节 从西周到东周:发展与裂变89

一、周礼的系统和形式化89

二、“礼崩乐坏”及其背后100

三、礼书的出现:礼制文本化109

第二节 统一帝国礼制的初步确立121

一、价值源泉:孔孟荀礼学121

二、秦礼:法治时代的潜流132

三、汉代礼制的形成与发展141

四、礼制的儒家化及其结果151

第三节 “五礼”制度的草创与完备156

一、分裂时代的“多源”并进158

二、新的整合:隋礼与唐礼164

三、《开元礼》:“五礼之文始备”171

第三章 礼制沿革和历代礼典概况(下)177

第一节 两宋:崇古与维新177

一、官修礼典178

二、私家仪注186

三、礼下庶人195

四、士庶通礼204

第二节 多民族礼仪制度的并存210

一、辽:“因俗而治”与向慕中华210

二、金:从“本朝旧制”到制礼备乐215

三、元:“国俗旧礼”与汉礼的糅合219

第三节 明清:帝国礼制的延续与发展223

一、明代官方的议礼制礼223

二、清代的制礼活动229

三、民间通用礼与民间礼教的强化238

第四节 中西冲撞下的调整与革新242

一、衰世的抗争与寻找出路242

二、民初的变革与“五礼”的终结247

第一节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251

第四章 吉礼251

一、祭祀的产生和基本方式252

二、祭祀的种类与名目257

第二节 祀天帝262

一、天、帝观念的演变262

二、郊祀与圜丘269

三、祈谷求丰年279

四、雩祀祈甘雨283

五、大飨明堂288

六、“受命”天子封泰山298

七、祭五帝·令节祭天304

第三节 祀日月风雨等307

一、“祭日于坛”307

二、“祭月于坎”311

三、“祭星曰布”314

四、风云雷雨、太岁月将之祀319

第四节 祭地祗322

一、方泽祭地母323

二、社与稷326

三、“五祀”与祭山川的城隍331

第五节 享祖神336

一、祖先崇拜与祭祖礼仪336

二、天子宗庙341

三、民间祠堂346

第五章 嘉礼353

第一节 “以嘉礼亲万民”353

一、《周礼》所述六类嘉礼353

二、后世嘉礼内容的变化355

第二节 登极·朝仪·朝贺·册封356

一、登极:“礼莫盛于改元”356

二、朝仪:君臣相会商国事357

三、朝贺:叩头下跪表忠心361

四、册封:无上君权赐名分363

第三节 冠笄:礼之始,责成人368

一、《仪礼》、《礼记》中的冠笄礼仪368

二、《书仪》、《家礼》中的冠笄礼仪372

一、《仪礼》、《礼记》中的婚嫁礼仪375

第四节 婚嫁:礼之本,敦人伦375

二、《书仪》、《家礼》中的婚嫁礼仪376

第六章 宾礼384

第一节 “以宾礼亲邦国”384

一、《周礼》所述八种宾礼384

二、《仪礼》中的宾礼388

三、宾主相接的几项原则393

四、汉唐以降的宾礼396

一、敦睦邦交的朝贡礼400

第二节 朝贡礼·相见礼400

二、轨仪有序的相见礼409

第七章 军礼421

第一节 “以军礼同邦国”421

一、《周礼》所述五种军礼421

二、古代军礼的演变大势423

第二节 征伐·讲武·田猎·大射等426

一、亲征:顺天应人除残暴426

二、命将:托付国家之安危434

三、露布:胜利捷报布四海438

四、受降:大扬国家之威风439

五、讲武:讲习武事大阅兵441

六、田猎:蒐·苗·狝·狩446

七、大射:观德·习武·欢娱450

八、伐鼓救日与大傩驱邪453

第八章 凶礼461

第一节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461

一、《周礼》所述五种凶礼461

二、后世凶礼结构的演变464

第二节 慎终追远的丧葬仪式467

一、《仪礼》、《礼记》中的丧葬礼仪467

二、《书仪》、《家礼》中的丧葬礼仪475

三、明清的丧葬礼仪480

四、相关的礼节与规范483

第三节 亲疏分明的五服制度490

一、《仪礼》、《礼记》中的五服制度491

二、汉代以降的五服制度495

第九章 礼乐弄政:制度文化的再探索506

第一节 礼乐偕配507

一、“礼乐相须为用”507

二、礼乐文化的特点511

第二节 礼法相辅515

一、先秦时期的礼和法515

二、汉代以后的礼和法518

第三节 祭政合一与家国政治522

一、祭政合一522

二、家国政治526

第十章 礼与中国文明演化的若干特点531

第一节 礼与中国文明的起源531

一、礼的起源与社会关系的变化532

二、礼的起源与中国相互作用圈545

第二节 文化中国:凝聚与扩散551

一、“中国”与“文化”551

二、礼俗复合系统559

主要参考书目568

后记5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