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篇
  • 张明新,潘永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173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高一年级《经济常识》部分1

怎样认识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过程1

怎样正确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3

怎样分析货币的产生过程及其本质4

怎样正确理解商品的含义6

怎样认识剩余价值的来源7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9

怎样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10

怎样理解价值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2

怎样看待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13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15

怎样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6

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核心18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0

怎样认识“垄断”这一现象的产生和发展22

怎样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实质和局限性23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25

怎样理解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7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28

怎样理解我国公有制建立及其过程30

怎样认识和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化”主张的本质区别31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的局面形成的过程32

怎样说明价格一要反映价值,二要反映供求关系33

怎样理解“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35

怎样正确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36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曲折性38

怎样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39

怎样看待垄断统治下的竞争41

怎样看待纸币及其流通42

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商业的地位和作用44

怎样理解共同富裕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间的关系45

怎样辨析“农业”、“农村”、“农村经济”这三个内涵不同的概念47

怎样理解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49

怎样区分“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三个范畴51

怎样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反对拜金主义52

怎样看待生活消费和怎样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54

怎样理解调整和完善农村的产业结构问题56

怎样分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客观必然性58

怎样正确区分“按劳分配”、“按酬付劳”、“按需分配”、“联产计酬”的区别60

怎样认识和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62

怎样看待我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64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66

怎样搞清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68

怎样认识三大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70

怎样区别“物质生产部门”与“物质产品生产部门”72

怎样理解我国银行体系的组成及其基本业务73

怎样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受雇佣、受剥削的经济地位74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6

怎样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79

怎样认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实行市场经济这一重大问题80

怎样区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82

怎样看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84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86

怎样认识我国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的重大意义88

怎样正确理解“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句话90

怎样正确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我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92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以及实现目的的手段94

怎样正确理解企业利润的增长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是一回事96

怎样理解我国农村要把深化改革转向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上来98

我国怎样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00

怎样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02

怎样区别“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三个概念的不同105

怎样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06

怎样正确理解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108

怎样处理好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110

怎样认识对外经济关系的几种模式112

怎样看待科技发展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16

怎样认识我国经济特区的特点、性质及作用117

怎样正确对待在对外开放中涌入的资本主义的东西119

怎样看待我国当前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120

怎样正确认识我国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这一格局121

怎样理解改革经济体制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23

怎样正确区分我国今天利用外资和旧中国接受“资本输出”这两个问题124

怎样正确看待经济开放同时思想上也要开放这一问题126

怎样理解“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而政企分开就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27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的外债问题129

怎样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131

第二章 高二年级《哲学常识》部分131

怎样理解“人是社会的人”133

怎样理解“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观点135

怎样运用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适应社会需要就意味着放弃个人发展”观点138

怎样看待资产阶级人生观和无产阶级人生观的对立性140

怎样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141

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143

怎样认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146

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最科学的理想147

怎样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49

怎样看待艰苦奋斗过时论152

怎样把握实践的特征153

怎样认识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55

怎样认识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156

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159

怎样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的概念161

怎样理解人们的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163

怎样把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165

怎样认识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67

怎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169

怎样理解人们在做一项工作前总要有个计划和想法171

怎样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73

怎样辨析“规律”与“规则”两个概念175

怎样把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77

怎样理解和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179

怎样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182

怎样理解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184

怎样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186

怎样运用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质量互变规律、旧事物和新事物,简要说明事物是怎样发展的188

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190

怎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观点分析说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91

怎样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来认识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问题194

怎样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196

怎样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198

怎样认识在物质运动过程中必须把握客观规律199

怎样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

怎样运用两分法、两点论去分析问题203

怎样理解“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工作成绩是主要的,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204

怎样正确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规律206

怎样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208

怎样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10

怎样理解质变、量变的辩证关系212

怎样分析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214

怎样正确理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与世界观216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挫折、困难218

怎样理解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19

怎样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221

怎样才能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223

怎样在实践中锻炼成才226

怎样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228

怎样正确认识天才231

怎样才能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233

怎样看待“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的人生价值观235

怎样看待事物的真象和假象237

怎样理解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238

青年学生应怎样利用社会条件为社会作贡献239

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241

怎样正确看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243

怎样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44

第三章 高三年级《政治常识》部分247

怎样透过政治现象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247

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249

怎样把握阶级的实质及其划分标准251

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253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254

怎样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255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257

怎样理解国体、政体及二者关系259

怎样认识当前西方流行的政体形式261

怎样认识国家职能262

怎样认识和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3

怎样把握国家的经济职能265

怎样认识“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267

怎样正确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269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271

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作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273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276

怎样正确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79

怎样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282

怎样看待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285

怎样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88

怎样认识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291

怎样理解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94

怎样看待“当代各国通常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这一现象296

怎样认识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它与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98

怎样看待共产党在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地位的丧失300

怎样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303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306

怎样辨析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三者之间的关系308

怎样科学地理解民主的含义310

怎样认识民主与专政的关系312

怎样比较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315

怎样正确看待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317

怎样历史地看待资本主义民主319

怎样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321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323

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325

怎样理解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326

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29

怎样把握好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331

怎样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职能333

怎样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35

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337

怎样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民主精神339

怎样认识民主集中制原则341

怎样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43

怎样理解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和国家的独立权345

怎样揭露美国当局利用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这一实质347

怎样认识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350

怎样认识民族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352

怎样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54

怎样看待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56

怎样把握民族与氏族、种族、阶级、国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58

怎样分析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360

怎样把握宗教的起源、本质及其社会作用361

怎样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365

怎样看待现阶段我国还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367

怎样识辩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370

怎样树立对待宗教信仰的正确态度372

怎样认识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宗教的影响373

怎样认识当前世界格局转换的原因及其特点376

怎样认识当前的国际形势377

怎样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379

怎样认识西方敌对势力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382

怎样认识国际组织的性质、类型及其作用383

怎样评价联合国的性质及其作用385

怎样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87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有利的国际环境389

怎样认识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391

怎样理解“台湾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