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芜湖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芜湖港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234224.jpg)
- 鲍亦骐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754300286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芜湖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芜湖古港的形成和发展(远古——公元1840年)6
第一节 鸠兹渡的出现和芜湖古港的形成6
一 江东通往中原的重要渡口——鸠兹6
二 港城重心由鸠兹向鸡毛山转移10
三 芜湖古港军事和商业运输的发展14
第二节 宋、元时期芜湖港口货物集散地的形成17
一 宋代芜湖港口货物集散地的形成17
二 元代芜湖古港的继续发展19
第三节 明、清时期古港运输的繁荣20
一 港口运输货源日增20
二 芜湖榷关的设立24
三 清代芜湖港口运输的繁荣26
第二章 近代芜湖港的对外开放和民族航业的产生(1841年——1937年)29
第一节 芜湖港被迫辟为通商口岸29
一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太平军维护港口主权29
二 外国资本主义对芜湖港口的控制31
三 港口设施的发展和运量的增长35
第二节 芜湖港中国航业的产生和发展48
一 轮船招商局在芜湖港的早期经营48
二 芜湖港小轮业的产生与发展50
三 三北、鸿安和宁绍三公司在芜湖港的经营62
四 芜湖米市对航业发展的促进62
第三节 封建把持制度的形成和码头工人的苦难生活与斗争65
一 芜湖码头封建把持制度的形成65
二 码头工人的苦难生活与斗争66
第三章 日军对港口的占领和抗战胜利后港口的动荡(1937年12月——1949年4月)70
第一节 日军的占领、控制和苦工营的暴动70
一 日军的占领和日伪对港口业务的垄断70
二 工人的反抗和苦工营暴动74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芜湖港航机构、业务的变化76
一 接收敌伪产业76
二 恢复港航业务78
一 军方对港口的控制和封锁84
第三节 港口的动荡和业务的萧条84
二 港航业务日趋萧条85
第四章 芜湖港的新生(1949年4月——1952年)89
第一节 接管官僚资本航业和恢复港口运输89
一 军事接管官僚资本港航机构89
二 疏通江河航道,修复港口设施96
三 抢运煤炭,广开货源,组织货物中转及江海联运98
一 废除封建把持制度,成立搬运公司102
第二节 废除封建把持制度102
二 改革搬运力资103
第三节 整顿、加强港口管理106
一 芜湖港务局成立106
二 整顿私营小轮业109
第五章 在生产改革中稳步发展(1953年—1957年)113
第一节 加强港口统一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113
一 扩大港口统一管理的范围113
二 固定装卸工人,调整劳动组织114
三 制订装卸定额,开展劳动竞赛116
四 废除装卸力资收入拆帐制,实行计件工资119
五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121
第二节 加强计划管理,推行作业计划122
一 建立以调度为中心的生产指挥系统122
二 推行装卸作业计划123
三 贯彻港口技术操作程序124
四 改进货运组织与管理126
五 长航与地方运输生产的分工127
一 抢运防汛和救灾物资129
第三节 抢运防汛物资和发展客货运输129
二 开展中转联运,推行合理运输131
三 改善客运服务工作133
四 港口运输生产迅速发展135
第四节 装卸使用机械的开端和机械化煤码头的兴建137
一 开始解决裕溪口电力照明和设置装卸机械137
二 港务设施逐步配套138
三 兴建机械化煤码头139
一 开展职工教育,提高职工文化水平142
第五节 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初步改善142
二 改善集体福利,提高生活水平143
第六章 在“大跃进”和经济调整中曲折前进(1958年—1965年)145
第一节 我国内河第一座机械化煤码头建成投产145
一 机械化煤码头经验收合格正式投产145
二 机械化煤码头的管理使用147
三 港机工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149
一 任务骤增货种突变给港口造成巨大压力150
第二节 “大跃进”中的芜湖港150
二 调集四千民工、大造木质机械以应急153
三 安全质量下降154
四 路、港、航运输大协作156
第三节 改造装卸机具,发挥板车水平运输作用158
一 改造装卸机具的主要成就和问题158
二 继续发挥板车水平运输的作用161
第四节 港口进行内部调整162
一 支农保煤,精简压缩,调整生产布局162
二 贯彻“工业七十条”166
三 在调整的基础上恢复港口建设168
四 港口生产稳步上升170
第五节 试办“托拉斯”后的专线运输与机修制度改革171
一港口机构的调整171
二专线运输的新发展174
三装煤机系统机修制度改革成功176
第一节 1966年港口的生产形势179
一 芜、裕两港务局成立后的生产特点179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芜湖港(1966年——1976年)179
二 对码头和机械设备的攻关改造181
三 港口装卸生产创新水平183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港口生产的严重影响184
一 全国学生“大串连”造成客运混乱184
二 管理机构瘫痪,生产直线下降185
三 港口生产秩序遭到破坏187
第三节 企业整顿的成效和遇到的干扰188
一 企业整顿给港口带来生机188
二 “批林批孔”的干扰和第二次整顿191
三 成组运输的初步发展193
第四节 港口机械设备和码头建设的发展194
一 港务局自造拖轮194
二 新客运站建成195
三 仿造螺旋卸车机成功投产197
四 建设重件码头199
五 货主码头的发展201
六 提高港口装卸机械化程度204
第八章 港口开创生产、建设新局面(1977年—1985年)208
第一节 拨乱反正,加强管理,港口生产迅速发展208
一 学习大庆,加强管理208
二 开展文化、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210
三 大力组织黄沙运输211
四 试办集装箱运输业务212
五 港口吞吐量上升214
六 安全质量的最好时期216
一 开办外贸运输的准备过程218
第二节 芜湖港开办外贸运输218
二 芜湖港开办外贸运输219
三 芜湖港外贸运输的初步发展221
第三节 港口推行经济体制改革223
一 适应改革需要,调整领导班子223
二 港口为多家船舶服务224
三 联系生产实际改革分配办法225
四 港务局、皖江轮船运输公司企业整顿验收合格228
五 港口开展多项服务、多种经营229
六 裕溪口港埠公司成立230
第四节 港口建设的新成就231
一 朱家桥新港区第一期工程竣工231
二 裕溪口煤港第一期扩建工程竣工234
三 地方港区、货主码头建设的发展238
结束语242
附录243
一 芜湖港机构沿革及党、政负责人名单243
二 芜湖港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250
三 芜湖港大事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