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哲学及基在美国的发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涂纪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2190·14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8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哲学及基在美国的发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分析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3
第二节 分析哲学的思想渊源11
第三节 分析哲学的历史演变15
第四节 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22
第二章 分析哲学的创立31
第一节 戈特洛布·弗莱格(1848--1925)32
一、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38
二、词和语句43
三、概念和对象47
四、含义和指称51
第二节 贝特兰·阿瑟·威谦·罗素(1872--1970)56
一、逻辑分析66
二、逻辑原子论72
三、逻辑构造论80
四、类型理论86
五、摹状词理论91
第三节 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99
第四节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1889--1951)102
一、对分析方法的阐述和应用106
二、对常识和日常语言的强调113
一、前期思想--《逻辑哲学论》129
(1)逻辑原子论130
(2)图象说134
(3)意义论和真值函项论138
(4)语言的界限143
二、后期思想--《哲学研究》147
(1)语言游戏论148
(2)工具论153
(3)哲学的性质157
第三章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163
第一节 莫里茨·石里克(1882--1936)180
一、哲学的任务和反形而上学的立场183
二、关于实在的问题188
三、意义和证实理论195
四、关于身心问题200
第二节 奥托·纽拉特(1882--1945)204
一、物理主义207
二、科学的统一211
三、贯通论和整体论216
第三节 维克托·克拉夫特(1880--1975)220
一、演绎经验主义223
二、价值理论226
第四节 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232
一、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234
二、意义和证实理论239
三、形而上学和哲学243
第四章 逻辑实证主义在美国的发展249
第一节 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252
一、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和哲学的任务256
二、可证实性、可验证性以及验证度261
三、语形学和语义学268
四、物理主义与科学的统一276
第二节 汉斯·赖欣巴赫(1891--1953)282
一、从唯理论到新经验论285
二、概率的意义理论291
三、归纳问题297
第三节 赫伯特·费格尔(1903--)302
一、意义理论305
二、辩明和说明310
三、心身同一论315
第四节 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1905--)321
一、经验意义的标准323
二、经验陈述的验证329
三、科学说明334
第五章 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结合341
第一节 克拉伦斯·艾尔文·刘易斯(1883--1964)344
一、意义理论349
二、分析真理与经验知识354
三、证实和辩明360
第二节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1882--1961)366
一、操作和操作分析371
二、操作分析与物理实在376
三、真理理论381
第三节 查理·威廉·莫里斯(1901--)386
一、指号与指号学390
二、指号过程和指号行为396
三、意谓和意旨402
第四节 阿尔弗雷德·哈布丹布·斯卡贝克·柯日布斯基(1879--1950)407
一、普通语义学的基本原理411
二、内涵和外延415
三、抽象概念理论420
第六章 逻辑实用主义425
第一节 威拉德·范·奥曼·蒯因(1908--)428
一、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挑战433
二、本体论的承诺442
三、意义理论448
四、“整体论”的经验检验理论453
第二节 内尔逊·古德曼(1906--)458
一、现代唯名论461
二、归纳逻辑理论466
三、结构简单性理论471
第三节 欧内斯特·内格尔(1901--)475
一、科学说明的类型479
二、科学理论的结构486
三、理论在认识中的地位491
第七章 日常语言学派的形成497
第一节 约翰·特伦斯·迪芬·威斯顿(1904--)511
一、前期哲学思想512
二、后期哲学思想515
第二节 吉尔伯特·赖尔(1900--1976)523
一、哲学的性质和方法525
二、身心问题531
三、意义理论538
第三节 约翰·兰肖·奥斯汀(1911--1960)542
一、语言分析544
二、知觉理论549
三、言语行为理论553
第四节 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1919--)558
一、指称、意义和真理559
二、日常语言的逻辑566
三、描述的形而上学570
第八章 日常语言学派在美国的影响577
第一节 罗德里克·齐硕姆(1916--)580
一、感知问题582
二、“感觉材料的谬误”588
三、基础论的认识论591
第二节 约翰·塞尔(1932--)597
一、言语行为理论599
二、意义理论606
三、指称理论611
第九章 从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社会学派616
第一节 卡尔·莱蒙德·波普尔(1902--)623
一、反归纳主义、证伪原则与分界标准630
二、科学发展理论639
第二节 托马斯·萨谬耳·库恩(1922--)649
一、范式论652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659
第十章 科学实在论的兴起667
第一节 威尔弗利德·塞拉斯(1912--)670
一、明显的影象和科学的影象674
二、“所与”与理论实体680
三、感觉、知觉和思维686
四、意义、辩明和真理690
第二节 希拉里·普特南(1926--)700
一、指称与实在703
二、辩明与合理性710
第十一章 语言哲学中的新发展717
第一节 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1917--)721
一、真理论和意义论723
二、解释理论732
第二节 阿夫兰·诺姆·乔姆斯基(1928--)737
一、转换生成语法741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唯理论哲学基础751
第三节 索尔·克里普克(1941--)758
一、名字和指称760
二、先验性和必然性760
三、真理问题775
第四节 里查德·麦凯·罗蒂(1931--)781
一、语言哲学的困难和哲学发展的前景784
二、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791
第十二章 结束语799
第一节 经验和经验论801
第二节 哲学和科学807
第三节 哲学和语言816
第四节 分析方法823
第五节 证实、证伪与效用828
参考书目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