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道教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道教简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4219873.jpg)
- 唐大潮编著(四川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ISBN:780123229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道教史(地点: 中国) 道教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道教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道教的起源1
第一节 历史背景2
一、秦汉时期严重的社会危机2
二、统治思想的宗教化5
第二节 思想渊源9
一、先秦的神仙思想和道家思想9
二、崇尚黄老的社会思潮和黄老道14
三、鬼神信仰与墨家思想21
四、儒学及阴阳五行思想25
第二章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28
第一节 早期道教经书和民间道教29
一、《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29
二、五斗米道与太平道36
第二节 道教在魏晋时的分化和发展44
一、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44
二、天师道在巴蜀地区的继续传播和发展46
三、道教在江南地区的传播49
四、道教向上层的发展52
五、葛洪对神仙思想的总结54
六、上清派的出现及其《上清经》、《大洞真经》的基本思想58
七、灵宝派的出现及《灵宝经》61
第三节 道教在南北朝的改造和充实63
一、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造63
二、道教在北齐、北周及楼观道的兴起69
三、北朝的佛、道斗争72
四、陆修静改革天师道和对灵宝派的发展75
五、南朝的佛道斗争及融合81
六、道教在梁、陈的发展及陶弘景与茅山宗85
第四节 道教经书的大量造作和道馆(观)的兴起94
一、经书的大量造作94
二、经书目录的编制及三洞四辅分类法的基本确立95
三、道馆(观)制度的兴起及戒律的制订98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北宋道教103
第一节 隋至盛唐道教的兴盛与教理大发展103
一、道教在隋代的转折103
二、盛唐道教的鼎兴111
三、道教学者的涌现和道教理论的发展135
四、道教教义、科仪、经籍的整理和编纂143
五、张果的内丹说147
第二节 安史之乱后至五代十国期间曲折前进的道教149
一、中、晚唐统治者与道教149
二、五代十国帝王与道教154
三、唐末五代道派的传系156
四、道教学者及其著述158
五、外丹的历史发展及其唐代主要炼丹著作165
六、唐末五代内丹术及崔希范、彭晓的内丹思想166
第三节 北宋道教的复兴和发展168
一、宋初统治者与道教168
二、北宋政府对道教的管理制度174
三、北宋中后期的道教政策及道、佛关系177
四、北宋道派概况185
五、北宋道教理论192
六、北宋外丹术197
七、北宋的修道及斋醮科仪198
八、北宋《道藏》的编纂及《云笈七签》200
第四章 道教在金与南宋的发展、改革及道派分化205
第一节 太一教、大道教及全真道在金代的创立及发展206
一、太一教的创立206
二、大道教的创立207
三、全真道的创立209
四、金廷与三大新兴道派211
第二节 道教在南宋的发展213
一、南宋统治者与道教213
二、南宋道派概况215
第五章 元代道教的兴盛以及明初中期的道教224
第一节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三大道派的发展225
一、全真道的发展225
二、大道教的发展232
三、太一道的发展235
第二节 龙虎山张天师一系及其支派玄教236
一、张天师一系的传承及发展236
二、龙虎宗支派玄教237
第三节 茅山、阁皂及神霄、清微、东华、天心、净明诸派240
一、茅山与阁皂二宗的传衍240
二、神霄、清微、东华、天心诸派的传衍242
三、净明道的重建245
第四节 各道派的会归与合并247
一、符?各派的会归与正一道的形成247
二、丹鼎派的会归合流248
第五节 明初、中期道教的发展和兴盛251
一、明初、中期统治者与道教251
二、正一道和全真道279
第六节 道教对社会的影响及“三教合一”思想的深入295
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295
二、“三教合一”思想的深入发展297
第六章 道教在明后期至清嘉道间的衰降304
第一节 进入衰降期的道教304
一、明后期、清嘉道间皇室与道教的关系304
二、道教进入衰降期的主要表现310
三、《万历续道藏》的编纂及东派、伍柳派丹法311
四、正一道的基本状况315
五、全真道的基本状况322
第七章 鸦片战争以后至民国时期的道教342
第一节 鸦片战争以后道教与统治者的关系以及转向民间发展的基本情况343
一、统治者的抑制政策343
二、道教在民间的发展347
第二节 近现代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传承350
一、全真道的传承351
二、正一道的传承364
第三节 丹法西派创始人李西月及黄裳的内丹思想367
一、李西月及其西派丹法367
二、黄裳的内丹思想369
第四节 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370
一、陈撄宁与《扬善半月刊》370
二、陈撄宁的仙学思想376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道教会381
一、民国初至抗日战争胜利前的道教会381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道教会386
第六节 道书编纂及学术界研究道教的主要成果388
一、新著道书388
二、道教丛书的编纂391
三、明版《道藏》涵芬楼影印本的印行及《道藏举要》392
四、道教研究成果393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道教396
第一节 道教的新生及其对新时代的适应397
一、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上的重大变化397
二、宫观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变化399
三、宫观经济生活方面的重大变化400
四、教会组织方面的重大变化401
第二节 失误的政治运动中的道教402
一、“反右斗争”对道教的波及402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道教404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道教408
第三节 新历史时期中的道教409
一、新时期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09
二、党的宗教政策在道教界的落实411
三、道教发展的新气象413
四、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