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互联网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移动互联网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0036262.jpg)
- 王新兵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2160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互联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互联网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3
第1章 无线通信网络概述3
1.1 无线通信网络的历史与发展4
1.2 无线通信网络的主要特点5
1.3 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础技术5
1.4 无线通信网络的新兴技术7
1.5 移动互联网渗透7
参考文献7
第2章 无线电的传播8
2.1 有线介质与无线介质8
2.2 无线电的传播机制11
2.3 天线与天线增益12
2.4 路径损耗模型15
2.5 多径效应与多普勒效应20
参考文献22
第3章 蜂窝系统原理23
3.1 蜂窝系统23
3.2 移动性管理24
3.2.1 切换管理25
3.2.2 位置管理25
3.3 区群和频率复用25
3.3.1 通过频率复用扩大系统容量26
3.3.2 频率复用下的小区规划26
3.3.3 六边形小区的几何结构28
3.3.4 频率复用比29
3.4 同信道与相邻信道干扰30
3.4.1 同信道干扰31
3.4.2 邻信道干扰32
3.5 扩大系统容量的其他方法33
3.5.1 小区分裂33
3.5.2 定向天线(天线扇区化)34
3.6 信道分配策略35
参考文献36
第4章 3G、4G和5G37
4.1 3G概述37
4.1.1 技术起源37
4.1.2 标准参数38
4.1.3 应用领域41
4.2 4G43
4.2.1 技术层面43
4.2.2 概念43
4.2.3 系统网络结构44
4.2.4 关键技术45
4.2.5 优势和缺陷45
4.2.6 4G国际标准48
4.2.7 性能51
4.3 5G52
参考文献52
第5章 未来移动通信新技术54
5.1 移动云计算54
5.1.1 移动云计算的结构54
5.1.2 移动云计算面临的挑战55
5.2 移动网页55
5.3 移动接入56
5.4 普适计算57
参考文献58
人物介绍——美国工程院院士Scott Shenker教授59
参考文献59
第6章 移动管理60
6.1 位置管理60
6.1.1 位置更新61
6.1.2 寻呼61
6.1.3 位置管理方案63
6.2 切换管理65
6.2.1 基本过程65
6.2.2 优先切换66
6.2.3 实际切换中的技术问题66
6.2.4 蜂窝网与WLAN间的切换管理68
6.2.5 无线异构网络融合69
参考文献71
第7章 移动IP72
7.1 概述72
7.1.1 移动IP的出现背景72
7.1.2 移动IP设计目标及设计要求72
7.1.3 移动IP的发展历史73
7.2 移动IP协议73
7.2.1 基本术语73
7.2.2 移动IP的基本操作原理74
7.2.3 移动IP的工作过程74
7.2.4 移动IP存在的问题84
7.3 移动IPv685
7.3.1 移动IPv6操作85
7.3.2 移动IPv6与移动IPv4协议的区别88
参考文献88
人物介绍——互联网之父Vinton G.Cerf90
参考文献90
第8章 无线局域网与IEEE 802.11标准91
8.1 无线局域网的构成91
8.2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92
8.3 802.11标准家族93
8.3.1 IEEE 802.1193
8.3.2 IEEE 802.11b93
8.3.3 IEEE 802.11a94
8.3.4 IEEE 802.11g95
8.3.5 IEEE 802.11n95
8.3.6 IEEE 802.11ac97
8.3.7 IEEE 802.11ad98
参考文献99
第9章 WiMAX100
9.1 WiMAX与IEEE 802.16系列标准100
9.2 WiMAX/IEEE 802.16协议栈102
9.3 WiMAX的网络架构108
9.4 WiMAX的网络流程112
9.5 WiMAX的关键技术114
9.6 总结120
参考文献120
第10章 Ad hoc网络121
10.1 Ad hoc网络概述121
10.1.1 Ad hoc网络产生背景121
10.1.2 Ad hoc网络发展历史121
10.1.3 Ad hoc网络定义122
10.1.4 Ad hoc网络特点122
10.1.5 Ad hoc网络的应用124
10.1.6 Ad hoc网络面临的问题124
10.2 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125
10.2.1 Ad hoc网络的节点结构125
10.2.2 Ad hoc网络的拓扑结构126
10.2.3 Ad hoc网络协议栈简介127
10.2.4 Ad hoc网络的跨层设计128
10.3 Ad hoc网络的关键性技术129
10.3.1 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130
10.3.2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134
10.4 Ad hoc的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144
10.4.1 服务质量(QoS)概念144
10.4.2 跨层模型144
10.4.3 Ad hoc网络中的安全问题145
参考文献148
人物介绍——无线网络专家Dina Katabi教授149
参考文献149
第11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150
11.1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威胁150
11.2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机制151
11.2.1 WEP加密机制151
11.2.2 WEP认证机制153
11.2.3 IEEE 802.IX认证机制154
11.2.4 WAPI协议157
11.2.5 IEEE 802.11i TKIP和CCMP协议159
参考文献162
第12章 Bluetooth和RFID163
12.1 蓝牙技术(Bluetooth)163
12.2 蓝牙技术原理165
12.2.1 设备结构165
12.2.2 基带层协议体系166
12.3 蓝牙应用170
12.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171
12.4.1 RFID概述171
12.4.2 RFID系统组成173
12.4.3 RFID分类176
12.4.4 RFID标准化177
12.4.5 RFID关键技术181
12.4.6 RFID的应用前景185
参考文献187
第13章 传感器网络188
13.1 概述188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189
13.2.1 IEEE 1451与智能传感器189
13.2.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191
1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193
13.3.1 军事应用193
13.3.2 医疗卫生应用194
13.3.3 环境及农业应用195
13.3.4 智能家居应用196
13.3.5 其他应用196
13.4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197
参考文献198
人物介绍——图灵奖得主Edmund M.Clarke教授199
参考文献199
第14章 物联网200
14.1 物联网综述200
14.1.1 物联网的历史200
14.1.2 物联网的发展近况200
14.1.3 物联网的应用202
14.2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205
14.2.1 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的历史206
14.2.2 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的特点207
14.2.3 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208
14.3 软件无线电210
14.3.1 软件无线电的历史210
14.3.2 软件无线电的特点211
14.3.3 软件无线电的应用212
14.3.4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前景213
14.4 射频识别213
14.4.1 射频识别的历史213
14.4.2 射频识别的特点214
14.4.3 射频识别的应用215
14.5 低功耗蓝牙无线技术216
14.5.1 低功耗蓝牙无线技术的历史216
14.5.2 低功耗蓝牙无线技术的特点217
14.5.3 低功耗蓝牙无线技术的应用218
14.6 人体局域网218
14.6.1 人体局域网的历史219
14.6.2 人体局域网的应用219
14.7 认知无线电220
14.7.1 认知无线电的历史220
14.7.2 认知无线电的特点221
14.7.3 认知无线电的应用221
参考文献224
人物介绍——IEEE Fellow刘云浩教授226
参考文献226
第15章 软件定义网络227
15.1 网络发展概述227
15.1.1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227
15.1.2 计算机网络发展面临的问题228
15.1.3 云计算网络229
15.2 软件定义网络230
15.2.1 软件定义网络的发展230
15.2.2 软件定义网络定义231
15.2.3 软件定义网络的优势232
15.3 软件定义网络关键技术233
15.3.1 OpenFlow概述234
15.3.2 VXLAN概述236
15.3.3 其他关键技术239
15.4 软件定义网络标准现状241
15.4.1 标准化组织241
15.4.2 开源项目242
第16章 智能机器人网络243
16.1 智能机器人平台243
16.1.1 NAO人型机器人243
16.1.2 H20系列人型机器人247
16.1.3 国内机器人现状248
16.2 网络模块250
16.2.1 Wi-Fi250
16.2.2 ZigBee252
16.3 相关拓展256
16.3.1 分布式系统与算法256
16.3.2 人工智能257
16.3.3 机器学习259
参考文献261
人物介绍——图灵奖得主Les Valiant教授263
参考文献263
第17章 移动智能小车网络264
17.1 智能车的平台264
17.2 学术界移动小车机器人的研究应用269
17.2.1 Leap-Frog Path Design269
17.2.2 Real-Time Indoor Mapping269
17.2.3 Fully Distributed Scalable Smoothing and Mapping270
17.2.4 Cooperative Multi-Robot Estimation and Control271
17.2.5 Local vs.Global272
17.3 移动智能小车网络在产业界的应用273
17.3.1 无人驾驶汽车276
17.3.2 无线传感网络277
17.4 总结279
参考文献279
人物介绍——人工智能专家Judea Pearl教授281
参考文献281
第18章 四旋翼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282
18.1 在物联运输方面的应用282
18.2 在自主导航方面的应用283
18.3 在遥感测绘方面的应用283
18.4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283
参考文献284
人物介绍——机器人专家Vijay Kumar教授285
参考文献285
第19章 MIMO无线通信系统286
19.1 简介286
19.1.1 MIMO技术基本概述286
19.1.2 MIMO技术在Wi-Fi系统中的应用287
19.2 系统模型288
19.2.1 系统结构288
19.2.2 信道模型289
19.3 信道容量分析291
19.3.1 信道模型分析291
19.3.2 SISO系统中的香农定理292
19.3.3 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分析293
19.4 空时编码技术294
19.4.1 分集与复用294
19.4.2 空时编码方法295
19.5 MIMO技术的几种应用场景298
19.5.1 分布式MIMO298
19.5.2 虚拟MIMO299
参考文献301
第20章 安卓编程与智能手机302
20.1 安卓系统的架构302
20.1.1 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s)303
20.1.2 应用程序框架层(Application Framework)303
20.1.3 系统运行库(Libraries+Runtime)304
20.1.4 Linux内核305
20.2 编程环境的搭建305
20.3 安卓工程307
20.3.1 安卓程序里的基本概念308
20.3.2 安卓应用程序的生存周期311
20.3.3 典型例程315
20.3.4 网上的资源319
20.4 安卓手机功能介绍320
20.5 安卓手机在研究领域的应用320
20.5.1 应用1320
20.5.2 应用2321
20.5.3 应用3321
20.5.4 应用4322
20.5.5 应用5322
20.5.6 应用6324
20.5.7 应用7324
20.5.8 应用8325
20.5.9 应用9326
20.5.10 应用10327
20.5.11 应用11327
20.5.12 应用12327
20.5.13 应用13328
20.5.14 应用14329
20.5.15 应用15330
20.5.16 应用16330
20.5.17 应用17331
20.5.18 应用18332
20.5.19 应用19332
20.5.20 应用20333
20.6 总结335
参考文献335
人物介绍——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337
参考文献337
第21章 比特币338
21.1 比特币的诞生338
21.2 比特币的交易339
21.3 比特币的安全性341
参考文献343
第22章 图形码345
22.1 一维条形码345
22.1.1 一维条形码的分类346
22.1.2 一维条形码的应用347
22.2 QR码348
22.2.1 二维码的诞生348
22.2.2 QR码的公开及其普及349
22.2.3 QR码标准及其进化349
22.2.4 QR码的优点350
22.2.5 QR码的符号结构350
22.2.6 QR码特征350
22.2.7 版本和规格351
22.2.8 QR码的应用352
22.3 其他二维码354
22.3.1 Data Matrix354
22.3.2 PDF417355
22.3.3 Aztec码355
22.3.4 MaxiCode356
22.3.5 EZcode357
22.4 高维码357
22.4.1 HCCB(高容量彩色条码)357
22.4.2 COBRA357
第23章 移动互联网的工业设计360
23.1 移动互联网的产品360
23.1.1 产品分类360
23.1.2 产品特点362
23.2 移动互联网的设计和研发363
23.2.1 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的特点[12]364
23.2.2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原则364
23.2.3 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要素365
23.2.4 与传统的产品设计的不同点365
参考文献366
人物介绍——Apple公司创始人乔布斯367
参考文献368
第24章 虚拟化技术369
24.1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历程369
24.2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370
24.2.1 根据抽象层次分类370
24.2.2 根据应用类型分类371
24.3 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及应用373
24.3.1 虚拟化技术的优势373
24.3.2 虚拟化技术的应用374
24.4 虚拟化资源的管理374
24.5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趋势375
24.6 虚拟化技术与移动互联网376
24.6.1 虚拟化技术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376
24.6.2 应用案例377
参考文献379
第25章 移动互联网游戏380
25.1 移动物联网游戏产业链380
25.2 移动物联网游戏类型382
25.3 移动物联网游戏发展史与经典游戏382
25.4 移动物联网游戏发展前景384
25.5 移动物联网游戏公司miHoYo386
参考文献387
人物介绍388
第26章 移动互联网智能化和算法389
26.1 智能移动互联网390
26.1.1 移动社交网络390
26.1.2 基于大规模视频流的实时分析与处理391
26.1.3 智慧城市391
26.1.4 医疗图像分析系统392
26.1.5 互联网金融大数据392
26.2 众筹网络392
26.2.1 众筹网络资源调度方案393
26.2.2 众筹网络的节点激励机制393
26.2.3 众筹网络安全机制393
26.3 移动互联网的计算393
26.3.1 大数据分析——强大的工具393
26.3.2 分布式计算395
26.4 两个实例396
26.4.1 朋友关系预测396
26.4.2 车载互联网路由优化397
参考文献397
第27章 互联网的未来及影响398
27.1 互联网带来的行业变革398
27.2 互联网金融: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革407
27.2.1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407
27.2.2 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408
27.2.3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410
27.3 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挑战411
27.3.1 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影响411
27.3.2 因特网对教育观念转变的意义412
27.3.3 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的几个特点413
27.3.4 因特网进入现代教育需注意的问题414
27.4 互联网所引起的信息安全问题415
参考文献416
人物介绍——阿里巴巴公司创始人马云417
参考文献418
下篇 实验421
第28章 实验1 NS基础421
第29章 实验2 NS仿真:Ad hoc网络中的TCP性能426
第30章 实验3 Ad hoc路由协议430
第31章 实验4 移动IP433
第32章 实验5 无线安全438
第33章 实验6 Android开发基础441
第34章 实验7 Android开发提高444
第35章 实验8 SDN实验445
第36章 实验9 Android测量Wi-Fi信号强度451
第37章 实验10 Android计步器458
致谢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