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简明台湾文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简明台湾文学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15465.jpg)
- 古继堂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时事出版社
- ISBN:780009716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简明台湾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一、台湾是中国人用血和汗写成的一部历史1
二、台湾原住民文化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3
三、台湾社会分期和两岸文学的历史沿革5
四、撰写《简明台湾文学史》的动机和原则9
第一编 早期台湾文学——从大陆到台湾13
第一章 台湾文学的开山人沈光文和开创台湾文学的第一批大陆移民文人13
第一节 台湾文学诞生的历史社会背景13
第二节 大陆的移民文学开启了台湾文学之路16
第三节 沈光文是台湾文学的开山人20
第四节 台湾文学开创期作品的成就和意义22
第五节 郁永河开台湾散文先河的《稗海游记》及其他开创期的散文27
第二章 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共生共存30
第一节 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的共生期30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是台湾古典文学的灵魂37
第三节 台湾早期抗日文学三杰:丘逢甲、洪弃生、连雅堂40
第四节 台湾的旧诗社概况及其意义44
第一节 台注人民斗争方式的转换与文化抗日运动的出现49
第三章 五四运动影响下的台湾新文学运动49
第二编 中期台湾文学——从阻隔到汇流49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过程58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概况71
第四节 台湾新文学初期的诗歌概况75
第五节 台湾新文学初期的文学理论和它的奠基人张我军77
第四章 台湾新文学的奠基人赖和81
第一节 赖和的生平81
第二节 赖和的文学创作成就83
第三节 赖和在台湾文学史上的意义87
第一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历史、文学背景89
第五章 台湾新文学的发展89
第二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小说创作104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诗歌创作110
第四节 台湾新文学发展期的散文、戏剧萌芽117
第六章 台湾新文学的话文论争128
第一节 台湾话文论争的历史背景128
第二节 台湾话文论争的经过及其特点132
第三节 台湾话文论争的意义和影响139
第一节 杨逵的生平和抗日活动143
第七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杨逵143
第二节 杨逵的小说成就145
第三节 杨逵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其意义148
第八章 异族高压统治下台湾文学的艰难之旅151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斩断台湾与中国的脐带151
第二节 倒行逆施的“皇民文学”160
第三节 台湾作家对“皇民文学”的反抗167
第四节 台湾的日语文学174
第一节 吴浊流的生平与创作180
第九章 爱国主义作家吴浊流180
第二节 吴浊流小说的思想艺术风貌182
第三节 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183
第十章 台湾新文学的重建188
第一节 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背景188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的文学氛围与《桥》副刊的文艺论争191
第三节 台湾新文学重建的讨论及其意义197
第四节 “跨越语言”一代作家的创作203
第十一章 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反共文学”211
第一节 “反共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战斗文艺”的发生过程211
第三编 近期台湾文学——从主潮轮换到多元共存211
第二节 “战斗文艺”运动实施的文艺策略219
第三节 台湾50年代的反共小说226
第四节 台湾50年代的反共诗歌236
第五节 “反共文学”的没落238
第十二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勃兴241
第一节 台湾女性文学勃兴的概况241
第二节 台湾女性小说的勃兴243
第三节 台湾女性散文的勃兴247
第四节 台湾女性诗歌的萌发251
第十三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创人林海音255
第二节 林海音小说的“两岸情结”257
第三节 林海音小说的深远影响260
第十四章 反共文学压制下默默耕耘的现实主义文学262
第一节 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概况262
第二节 钟理和266
第三节 李乔、郑清文269
第四节 50年代台湾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274
第十五章 大河小说家钟肇政279
第一节 钟肇政的生平和创作279
第二节 钟肇政的大河小说《浊流三部曲》和《台湾人三部曲》280
第三节 台湾长篇小说艺术的里程碑283
第十六章 台湾的现代派诗社285
第一节 现代派诗社的成立285
第二节 纪弦287
第三节 郑愁予289
第十七章 台湾的蓝星诗社292
第一节 蓝星诗社的业绩292
第二节 覃子豪294
第三节 余光中296
第四节 周梦蝶300
第五节 罗门302
第十八章 台湾的创世纪诗社306
第一节 创世纪的主张和实绩306
第二节 洛夫307
第三节 痖弦310
第四节 张默、商禽312
第十九章 台湾现代派小说群的崛起315
第一节 台湾社会进入转型期315
第二节 台湾现代文学社的出现和《现代文学》的创刊317
第三节 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319
第四节 欧阳子、王文兴、七等生324
第五节 张系国、丛甦、赵淑侠329
第六节 现代派小说批判333
第二十章 现代派作家白先勇336
第一节 白先勇的生平与创作336
第二节 白先勇小说的创作成就338
第三节 白先勇小说的影响343
第二十一章 台湾散文创作的繁荣346
第一节 台湾散文创作的走向346
第二节 梁实秋、柏杨、李敖347
第三节 琦君、张秀亚、胡品清351
第四节 余光中、王鼎均、张拓芜356
第五节 张晓风、杨牧、林清玄359
第二十二章 台湾的新文学理论批评365
第一节 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概况365
第二节 王梦鸥368
第三节 颜元叔373
第四节 姚一苇376
第五节 尉天骢378
第六节 陈少廷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和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382
第二十三章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冲浪的台湾通俗文学及戏剧创作概况387
第一节 台湾通俗文学创作概况387
第二节 高阳的历史小说391
第三节 林佩芬的历史小说395
第四节 古龙与新武侠小说398
第五节 独具神韵的三毛游记散文401
第六节 集言情小说大成者——琼瑶404
第七节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台湾戏剧创作407
第一节 乡土文学论争412
第二十四章 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412
第二节 王祯和419
第三节 王拓与杨青矗422
第四节 季季与洪醒夫431
第二十五章 乡土小说的旗帜陈映真442
第一节 陈映真的生平442
第二节 陈映真的文学理论与其小说的思想成就445
第三节 陈映真小说的艺术成就449
第二十六章 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黄春明452
第一节 黄春明的生平452
第二节 黄春明小说的创作成就455
第三节 黄春明小说的艺术特色459
第二十七章 台湾新诗的回归民族回归乡土浪潮462
第一节 台湾新诗回归的历史背景462
第二节 “笠诗社”464
第三节 台湾新诗的回归大潮471
第二十八章 台湾女性文学高潮的出现478
第一节 女性文学高潮出现的时代背景478
第二节 廖辉英、朱秀娟481
第三节 萧飒、施叔青、李昂491
第四节 袁琼琼、萧丽红、苏伟贞503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的多元化倾向510
第一节 台湾文学走向多元化的历史背景510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再崛起512
第三节 由乡愁文学向探亲文学转化514
第四节 后现代派文学的登场516
第五节 原住民文学创作518
第六节 台湾年轻一代的文学理论批评520
第七节 “文学台独”的出现523
后记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