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与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与对策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0196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原材料工业发展与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总论 李京文 徐焘1
(一)原材料工业起点不高,前三十前发展虽快,但与需求1
相距仍甚远1
(二)“六五”以来城乡后加工业和建筑业高速增长,使偏弱的1
原材料工业成为瓶颈产业1
(三)原材料工业在基础产业群中的地位应当摆平2
(四)将发展原材料工业的对策纳入加强基础产业3
的倾斜政策3
(五)改革、治理整顿与发展原材料工业5
(一)十年紧缺7
二、原材料工业现状 徐焘 汪雨生 刘光大7
(二)投资分散和小厂林立8
(三)多重产品价格和多种流通渠道并行9
(四)矿山问题积重难返10
三、原材料工业发展不足的历史原因 徐焘11
(一)前六个五年计划以展的回顾11
(二)原材料工业发展不足的历史原因12
四、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重视发展原材料工业的一般规律 徐焘24
(一)七国(地区)的发展经验24
(二)石油危机导致原材料工业向新兴国家转移36
(三)六点结论38
(一)原材料供需预测40
(二)战略设想和发展规划40
五、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前景 陈锦鸣40
(三)内部结构的合理化42
六、钢铁工业44
(一)战略思想 徐焘44
(二)发展问题探讨 汪雨生 姜化德 徐德锐46
(三)资金问题 汪雨生 姜化德54
七、有色金属工业60
(一)概况 曹异生60
(二)铝工业 陈岱69
(三)铜工业 曹异生80
(四)铅、锌工业 李章楞87
(五)钨工业 黄汉年93
(六)锡工业 郭铭98
(七)镍工业 邹一德103
(八)钛工业 韩常富108
(九)钼工业 鲍镇泉115
(十)镁工业 武俊贤120
八、化工原材料工业124
(一)发展目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刘光大124
(二)战略和对策 刘光大131
(三)化学矿山 王岩 唐丽娟135
(四)化肥工业 周来莹137
(五)无机化工原料 张树柏144
(六)有机化工原材料及高分子材料 姜丽芙 李素敏146
(七)精细化工 贝小力149
(八)“两资”的利用问题 刘光大 贝小力152
九、建材工业 田耕 李瑛158
〔建筑材料〕 李瑛 周立业158
(一)从现实出发制定发展战略158
(二)重点行业162
(三)政策建议164
〔非金属矿工业〕 李宝银 徐立铨166
(一)地位和作用166
(二)发展前景169
(三)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170
(四)发展战略171
(五)主要对策173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175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何欧里 杜惠丽176
(一)发展概况176
(二)战略地位177
(三)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178
(四)发展模式及战略步骤179
(五)战略措施及其相关政策179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181
十、木材与林业 赵京兴182
(一)木材供求状况182
(二)木材进口现状183
(三)2000年木材供求预测184
(四)森林资源的状况185
(五)2000林业发展目标及规划188
(六)关于林业经济的性质189
(七)发展对策191
十一、原材料的合理使用及新材料的开发 姜伟193
(一)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及开发193
(二)节约、替代、合理使用原材料的途径和潜力197
(三)传统材料的新型化及新产品的开发政策201
(四)原材料工业的技术政策204
十二、矿山若干政策问题 李惠林208
(一)已有成就208
(二)发展中的问题和落后的原因209
(三)关于搞活矿山的若干具体政策建议210
十三、原材料流通体制改革 张蕾丽215
(一)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6
(二)深化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任务与对策217
(三)深化物资流通体制改革的综合对策218
十四、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的主要思路和政策建议 王慧炯 鲁志强222
(一)加快发展原材料工业需要一定的倾斜政策支持222
(二)贯彻在调整结构基础上扩大规模的方针223
(三)保证必要的投资强度,促进原材料产业尽快摆脱“瓶颈”地位223
(四)促进大中企业的发展。整顿、提高小企业及乡镇企业224
(五)加强原材料的节约、替代、创新工作224
(六)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振兴矿业225
(七)整顿流通秩序,改革原材料流通体制226
(八)统筹考虑原材料进出口和生产安排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