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口腔实验动物模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口腔实验动物模型](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338097.jpg)
- 王松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20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2页
- 文件大小:211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口腔科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教材;口腔科学-实验动物-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口腔分子生物学与口腔实验动物模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专家述评11
科学研究的创新和艺术1
一、创新性科学研究的概念和内涵1
二、科学研究的本质4
三、怎样产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顿悟的灵感5
四、应该怎样进行科学研究6
五、成熟的科研人员的特征6
专家述评28
生物医学研究设计思路及基本要点8
一、选题8
二、设计9
三、实验10
第一篇 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15
第一章 分子生物学简介15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发展15
一、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15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建立16
三、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17
四、我国口腔分子生物学的发展20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21
一、基因克隆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21
二、特异的DNA扩增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应用23
三、DNA序列分析在口腔领域的应用23
四、口腔领域的基因文库24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相关数据库及其应用25
一、分子生物学相关数据库概述25
二、数据库在课题中的实际应用28
第四节 蛋白质组学37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37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概述37
三、牙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38
第五节 生物信息学基础知识40
一、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的由来40
二、基因组研究计划的缺陷与蛋白质组学研究计划的提出42
三、基因组研究计划与蛋白质组学研究对生命科学的影响44
第二章 重组DNA及相关基本技术47
第一节 质粒重组48
一、概述48
二、基本实验步骤49
第二节 重组DNA转化大肠杆菌50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50
二、重组DNA转化大肠杆菌52
第三节 单菌落扩增与小量DNA制备54
第四节 重组质粒的筛选鉴定57
一、α-互补鉴定重组质粒57
二、杂交鉴定重组质粒57
三、菌落PCR鉴定重组质粒58
四、质粒PCR鉴定重组质粒58
五、电泳及酶切鉴定重组质粒58
第五节 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及从凝胶中回收DNA59
一、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59
二、从凝胶中回收DNA61
第六节 大量质粒DNA制备63
第三章 真核基因组DNA研究基本技术67
第一节 哺乳类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67
一、提取原则67
二、基本技术方法68
三、注意事项69
第二节 基因组文库的建立与筛选70
一、基因组文库的建立70
二、基因组文库的筛选71
第三节 Southern杂交72
一、基本技术方法73
二、注意事项74
第四节 DNA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74
一、基本原理74
二、基本技术方法75
三、注意事项76
第四章 真核基因组RNA研究的基本技术78
第一节 总RNA提取及mRNA分离78
一、组织和细胞总RNA提取79
二、RNA的定量和完整性分析81
三、试剂的配制81
四、操作步骤81
五、注意事项82
第二节 Northern杂交82
一、RNA的分离提取83
二、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83
三、RNA的转膜84
四、膜杂交85
五、结果分析85
第三节 原位杂交86
一、样本的制备86
二、杂交87
三、杂交后处理88
四、显示88
五、原位杂交技术的对照实验88
第四节 cDNA库建立及基因鉴定89
一、细胞总RNA的提取和mRNA的分离89
二、cDNA第一链的合成90
三、cDNA第二链的合成90
四、双链cDNA连接到噬菌体等载体并导入宿主菌中繁殖90
五、用于cDNA克隆的λ噬菌体载体91
六、目的cDNA克隆的筛选和鉴定91
第五章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相关技术93
第一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基本原理94
一、PCR的过程94
二、PCR的优化95
三、PCR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95
第二节 快速扩增cDNA末端的PCR技术96
一、3′ RACE和5′ RACE97
二、新型RACE98
第三节 长距离PCR98
一、一般PCR的局限性98
二、长距离PCR98
第四节 反向PCR100
一、简介100
二、反向PCR的实验流程100
三、反向PCR的不足101
四、锅柄PCR101
第五节 定量PCR102
一、Ct值102
二、溶解曲线103
三、标准曲线103
四、荧光化学试剂103
第六节 用PCR产物制备克隆104
第七节 mRNA差异显示PCR106
一、mRNA差异显示技术简介106
二、mRNA差异显示技术流程106
三、DD-PCR的优缺点107
第六章 基因芯片109
第一节 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109
第二节 各种芯片介绍及应用109
一、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110
二、样品的准备和标记110
三、杂交112
四、基因芯片信号的检测112
第三节 结果分析112
第七章 蛋白质研究的基本技术114
第一节 哺乳类动物组织蛋白的提取与纯化114
一、蛋白质的提取114
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15
三、蛋白质的含量测定116
第二节 Western杂交117
一、原理117
二、操作流程117
第三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9
一、原理119
二、ELISA的类型119
三、ELISA的操作要点120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122
一、原理122
二、免疫组织化学分类122
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要点123
第五节 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125
一、单克隆抗体的概念125
二、杂交瘤技术125
三、单克隆抗体的生产128
第六节 蛋白质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129
一、原理129
二、操作要点130
第七节 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132
第八章 基因功能与表达调控研究的基本方法135
第一节 报告基因与基因调控元件的检测135
一、报告基因的概念135
二、报告基因在检测基因调控中的应用原理137
第二节 PCR为基础的基因定点诱导突变138
一、基本原理139
二、方案139
三、优缺点140
第三节 蛋白质与核酸交互作用141
一、DNA酶Ⅰ足迹法142
二、凝胶阻滞分析143
第四节 基因过表达的基本技术146
一、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146
二、转染技术与基因导入的主要方法147
第五节 RNA干扰技术149
一、RNA干扰的作用机制与应用149
二、RNA干扰基本实验步骤150
第九章 口腔组织细胞的培养及分选技术152
第一节 口腔细胞的培养152
一、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及应用152
二、口腔特殊细胞的培养与鉴定159
第二节 口腔细胞的分选鉴定技术163
一、细胞分选方法164
二、口腔细胞的分选与鉴定167
第十章 牙发育及细胞分化基因调控173
第一节 牙发育中的信号传导及分子调控173
一、生长因子信号传导及分子调控173
二、转录因子在牙发育过程中的作用178
三、牙发育分子调控网络间相互作用179
第二节 牙相关干细胞分化分子调控180
一、牙髓干细胞分化分子调控180
二、牙周膜干细胞分化分子调控182
三、非牙源性细胞牙向分化的分子调控183
四、牙囊细胞分化分子调控184
五、颈环干细胞和HERS细胞分化分子调控186
第十一章 颌骨发育及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89
第一节 颌骨形态确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89
一、四肢原基的结构和三个体轴的确定189
二、决定颌骨(软骨)形态的基因191
第二节 颌骨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193
一、影响骨改建的内分泌因素193
二、影响与调控骨改建的局部因子194
三、骨改建的分子调控环节及信号传导通路196
四、颌骨改建的特点202
第三节 口腔种植学骨增量技术及分子生物学基础203
一、口腔种植学骨增量技术203
二、骨增量技术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08
第十二章 唾液腺发育、唾液分泌的分子调控及唾液腺基因治疗217
第一节 唾液腺发育的分子调控217
一、唾液腺发育的位置及细胞类型的决定217
二、唾液腺形态发生中的基因调控218
三、哺乳动物类唾液腺发育分子调控机制219
第二节 唾液分泌机制222
一、唾液腺重要的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222
二、唾液腺分泌机制225
三、唾液硝酸盐、亚硝酸盐功能及分泌机制227
第三节 唾液腺疾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231
一、唾液腺肿瘤的基因诊断231
二、唾液腺基因治疗及基因疗法234
第十三章 口腔癌的分子生物学242
第一节 口腔癌的起源及分子发病机制242
一、物理化学致癌因素242
二、生物致癌因素244
三、遗传易感因素245
四、口腔癌变学说246
五、口腔癌前病变248
第二节 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发生的遗传学251
一、染色体异常与微卫星不稳定251
二、端粒与端粒酶异常254
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255
四、DNA的损伤与修复259
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基因突变261
六、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表观遗传学263
第三节 口腔癌信号分子的异常267
一、细胞增殖和凋亡267
二、细胞分化和去分化269
三、细胞生长因子272
四、信号传导通路和转录因子276
五、细胞周期检测点279
第四节 口腔癌的浸润与转移282
一、浸润与转移的过程及微环境282
二、浸润与转移的分子机制285
第五节 口腔癌的分子诊断及治疗靶点294
一、分子诊断的意义和应用现状294
二、基因表达谱298
三、蛋白表达谱305
四、分子诊断芯片308
五、分子治疗靶点310
第六节 口腔肿瘤干细胞314
一、肿瘤干细胞学说314
二、口腔肿瘤干细胞的初步分离及相关研究317
三、口腔肿瘤干细胞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318
四、肿瘤干细胞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319
第十四章 口腔遗传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与鉴定321
第一节 概述321
一、医学遗传学概念321
二、口腔颌面部遗传病的特点322
第二节 遗传病的分类322
一、单基因病322
二、线粒体遗传病326
三、染色体病327
四、多基因遗传病327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确定328
一、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调查328
二、致病基因定位329
三、单基因遗传病分析中的几个概念331
四、基因多态与突变333
第四节 口腔遗传疾病与综合征338
一、牙体硬组织的遗传性疾病338
二、牙周组织的遗传性疾病345
三、骨组织的遗传性疾病347
四、先天性面裂351
第二篇 口腔实验动物模型357
第十五章 口腔实验动物模型概述357
第一节 实验动物和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357
一、实验动物学357
二、实验动物357
三、动物模型358
四、口腔科学动物模型359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和质量的控制359
一、实验动物的分类359
二、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360
三、实验动物饲养362
四、实验动物的疾病363
第三节 常用实验动物和动物疾病模型分类368
一、常用实验动物368
二、实验动物疾病模型分类372
第十六章 肿瘤动物模型374
第一节 人口腔肿瘤组织裸鼠移植瘤模型374
一、肿瘤模型的建立374
二、肿瘤模型的生物学特点375
三、肿瘤组织块移植瘤模型在口腔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75
第二节 肿瘤细胞系裸鼠移植瘤模型376
一、肿瘤模型的建立376
二、肿瘤模型的生物学特点377
三、肿瘤模型在口腔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78
第三节 化学诱导鼠口腔肿瘤模型379
一、肿瘤模型的建立379
二、肿瘤模型在口腔肿瘤研究中的应用380
第四节 口腔癌转移模型380
一、转移模型的建立381
二、转移模型在口腔鳞癌中的应用382
三、模型应用实例383
第五节 口腔肿瘤转基因动物模型384
一、转基因动物的原理和技术方法384
二、转基因动物表型和基因型的鉴定386
三、口腔肿瘤转基因动物模型介绍387
第十七章 口腔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动物模型390
第一节 龋病的动物模型390
一、动物选择390
二、模型建立与损害类型391
三、龋齿动物模型样本制作及记录方法392
四、龋病模型的应用394
第二节 根尖周病动物模型397
一、动物选择397
二、模型建立方法398
三、相关实验方法398
四、生物学特性399
五、根尖周病动物模型的应用400
六、根尖周病动物模型应用实例401
第三节 牙周病动物模型401
一、动物选择401
二、模型建立方法403
三、生物学特征405
四、牙周病动物模型的应用406
第四节 牙龈增生动物模型407
一、动物选择407
二、模型建立方法及生物学特性408
三、牙龈增生模型的应用409
第十八章 口腔黏膜病动物模型411
第一节 口腔白斑动物模型411
一、动物选择411
二、模型建立方法及模型生物学特性412
三、动物模型应用实例414
第二节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动物模型417
一、动物选择417
二、模型建立方法和模型生物学特性418
三、动物模型应用实例419
第三节 天疱疮动物模型426
一、动物选择426
二、模型建立方法及模型生物学特性427
三、动物模型应用实例429
第四节 艾滋病口腔表征动物模型432
一、动物选择432
二、模型建立方法433
三、动物模型应用实例433
第十九章 颞下颌关节疾病动物模型437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437
一、实验动物选择及其生物学特性437
二、模型建立与鉴定方法440
三、动物模型的应用444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445
一、建模方法与鉴定446
二、动物模型的应用446
第二十章 口腔颌面放射损伤动物模型449
第一节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动物模型449
一、动物选择449
二、模型建立技术和方法450
三、模型表现特点451
四、动物模型在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中的应用451
第二节 唾液腺放射损伤动物模型453
一、动物选择453
二、模型建立技术和方法453
三、模型的形态及功能特点454
四、动物模型在预防和治疗基础研究中的应用455
五、动物模型应用实例456
第二十一章 唇腭裂动物模型458
第一节 概述458
一、小鼠的唇腭发育458
二、模型分类与动物选择459
第二节 自发性唇腭裂模型460
一、概述460
二、生物学特性460
三、动物模型的应用460
第三节 化学诱导性唇腭裂模型461
一、概述461
二、模型建立的方法462
三、模型的评价465
四、动物模型的应用465
第四节 转基因动物模型467
一、概述467
二、动物模型的应用467
第五节 外科手术人工造裂模型468
一、唇裂模型468
二、腭裂模型468
三、模型的评价469
第六节 唇腭裂研究的常用实验技术469
一、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469
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470
三、腭板的体外器官培养470
四、腭间充质细胞分离及培养法470
五、全胚胎颅颌面骨骼染色法471
六、LacZ染色法471
第二十二章 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应用473
第一节 概述473
一、现状473
二、原理和方法474
三、基因型和表型鉴定477
第二节 口腔颌面发育异常的动物模型478
一、基因条件敲除研究牙及颌骨发育及疾病动物模型478
二、基因条件敲除在牙发育研究中的应用479
三、基底细胞痣样综合征480
四、唇腭裂483
第三节 MAL基因敲除动物模型488
一、MAL基因与肿瘤的关系488
二、MAL基因敲除鼠模型的建立489
三、基因型和表型分析489
附录49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