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动测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肖明清,胡雷刚,王邑,禹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296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自动检测-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动测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自动测试的基本概念1
1.1.1自动测试的定义1
1.1.2自动测试的特点2
1.1.3几个有关概念3
1.2自动测试的发展历程5
1.2.1专用自动测试系统6
1.2.2基于GPIB总线的积木式自动测试系统7
1.2.3基于VXI总线的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8
1.2.4基于LXI总线的网络化自动测试系统9
1.3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10
1.3.1结构组成11
1.3.2元素组成12
1.4自动测试系统的评价指标13
1.4.1测试对象14
1.4.2主要功能14
1.4.3工作方式14
1.4.4适应环境15
1.4.5故障检测率15
1.4.6故障隔离率15
1.4.7虚警率16
1.4.8故障检测时间16
1.4.9故障隔离时间16
1.4.10连续工作时间16
1.4.11可靠性17
1.4.12维修性17
1.4.13测试性17
1.4.14安全性17
1.4.15 保障性18
1.4.16电磁兼容性18
1.4.17可扩展性18
参考文献18
第2章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测试系统19
2.1基本硬件组成19
2.1.1单片机及单片机最小系统19
2.1.2多路开关23
2.1.3 A/D转换器25
2.1.4 D/A转换器28
2.1.5键盘32
2.1.6传感器34
2.1.7加载电源34
2.2信号调理、数据采集与输入显示35
2.2.1信号调理35
2.2.2数据采集38
2.2.3输入与显示40
2.3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测试的实现45
2.3.1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测试系统的需求分析46
2.3.2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实现47
2.3.3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测试系统的软件实现50
参考文献55
第3章 测试性设计技术56
3.1测试性的定义56
3.1.1测试性要素56
3.1.2测试性指标59
3.2测试性的研究及发展62
3.2.1国外研究发展情况62
3.2.2国内研究发展情况65
3.3测试性主要技术67
3.3.1测试性技术框架67
3.3.2测试性设计的关键技术70
3.4测试性研究的发展趋势75
参考文献76
第4章 合成仪器技术78
4.1合成仪器基本概念78
4.1.1合成仪器基本定义78
4.1.2合成仪器发展过程79
4.1.3合成仪器的特点81
4.2合成仪器体系结构83
4.2.1通用/松耦合组件合成仪器83
4.2.2综合商业货架合成仪器83
4.2.3军事专用合成仪器84
4.3合成仪器关键技术84
4.3.1上/下变频技术84
4.3.2 ADC/DAC技术85
4.3.3数据处理器及总线技术87
4.3.4仪器互换技术89
4.3.5可重配置技术90
4.3.6系统软件设计技术91
4.4合成仪器典型产品92
4.4.1安捷伦公司的SL仪器系列93
4.4.2艾法斯公司的SMARTE系列95
4.4.3国家仪器公司PXI合成仪器系列97
4.4.4航天测控公司的频谱分析仪系列99
4.5合成仪器的发展前景100
参考文献101
第5章 并行测试技术102
5.1并行测试基本概念102
5.1.1并行测试基本定义102
5.1.2并行测试支撑技术103
5.1.3并行测试实现方式105
5.1.4并行测试特点与优势107
5.2并行测试任务调度109
5.2.1任务调度的概念109
5.2.2并行测试过程管理软件TestStandTM110
5.2.3基于优先级表的并行测试任务调度111
5.2.4基于智能算法的并行测试任务调度114
5.2.5基于Petri网的并行测试任务调度118
5.3并行测试资源配置123
5.3.1并行测试效率定义123
5.3.2并行测试资源效用模型123
5.3.3基于效用模型的资源优化配置124
5.4并行测试系统的开发126
5.4.1并行测试系统开发流程126
5.4.2某型导弹并行测试需求分析128
5.4.3某型导弹并行测试任务调度129
5.4.4并行测试系统硬件平台与资源配置135
5.4.5并行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137
5.5发展趋势与前景141
参考文献142
第6章LXI总线技术143
6.1测试总线的发展历程143
6.1.1 GPIB测试总线143
6.1.2 VXI测试总线146
6.1.3 LXt测试总线148
6.2 LXI总线的关键技术150
6.2.1同步与触发150
6.2.2 LAN规范154
6.2.3 LXI编程接口154
6.2.4 Web接口154
6.3基于LXI的1553B通信模块开发155
6.3.1总体结构设计155
6.3.2模块具体硬件开发157
6.3.3模块软件设计与开发160
6.4 LXI与其他总线的融合技术163
6.4.1 LXI多总线融合模块164
6.4.2基于LXI多总线融合的测试系统168
参考文献170
第7章 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172
7.1全寿命测试信息概述173
7.1.1全寿命信息的概念模型173
7.1.2全寿命测试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175
7.1.3全寿命自动测试的功能模型179
7.1.4现有测试信息集成框架体系结构183
7.2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分析与建模188
7.2.1信息框架的开发技术188
7.2.2自动测试信息活动的特征建模190
7.2.3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的设计实现193
7.3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的应用198
7.3.1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应用的概念198
7.3.2基于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的测试软件开发202
7.3.3测试结果流的存储和信息获取205
7.3.4全寿命测试信息框架的扩展210
参考文献216
第8章 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220
8.1 PHM技术的应用背景与基本概念220
8.1.1 PHM的定义221
8.1.2 PHM系统的工作方式222
8.1.3 PHM系统的技术概念223
8.1.4 PHM系统的典型配置225
8.1.5 PHM国外发展现状226
8.1.6 PHM国内发展现状227
8.1.7 PHM系统产生的效益228
8.2 PHM关键技术与技术体系228
8.2.1传感技术228
8.2.2检测技术229
8.2.3诊断技术229
8.2.4故障预测技术230
8.2.5 PHM技术的层次体系230
8.2.6 PHM与其他体系的结合231
8.2.7 PHM试验验证技术233
8.2.8 PHM技术的相关标准235
8.3故障预测的途径与方法237
8.3.1故障预测相关概念237
8.3.2故障预测重要事件的描述237
8.4故障预测的分类方法239
8.4.1按照信息源分类239
8.4.2按照知识结构分类239
8.4.3按照模型方法分类239
8.4.4按照算法假设分类240
8.5 PHM技术的应用与评估245
8.5.1 PHM系统开发方法245
8.5.2故障预测方法设计246
8.5.3系统工作建模246
8.5.4异常行为分析247
8.5.5退化与故障模式选取248
8.5.6代表性指标选择248
8.5.7故障预测模型与算法选择248
8.5.8需求验证249
8.5.9离线效能评估249
参考文献255
第9章 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258
9.1基本概念和意义258
9.1.1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的产生背景258
9.1.2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的概念259
9.2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260
9.2.1国外发展及应用现状260
9.2.2国内发展及应用现状262
9.3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关键技术263
9.4典型应用系统266
9.4.1美国空军的应用266
9.4.2美国陆军的应用268
9.4.3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应用270
9.4.4联合攻击机的应用270
9.5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271
9.5.1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的优势271
9.5.2影响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军事应用的因素271
9.5.3便携式维修辅助技术应用推广面临的挑战273
参考文献274
第10章 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275
10.1“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计划275
10.2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278
10.2.1 NxTest体系结构278
10.2.2 NxTest关键元素278
10.2.3 NxTest相关技术标准283
10.3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关键技术285
10.3.1合成仪器技术285
10.3.2并行测试技术285
10.3.3 LXI总线技术286
10.3.4 ABBET标准(广域测试环境)286
10.3.5可互换虚拟仪器技术286
10.3.6 AI-ESTATE标准与ATML287
10.4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演示验证287
10.4.1全球战场快捷支持系统(ARGCS)288
10.4.2洛马之星(LM-STAR)290
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