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哲学的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锡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978754860324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2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哲学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中国哲学的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新中国哲学事业的几点反思1
第一章 哲学与国内政治1
第一节 哲学为基本制度提供论证1
一、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观念基础2
二、为改革开放的开启提供理论依据11
三、推动党的理论事业不断创新19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27
第二节 哲学为宏观政治目标提供解释31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政治目标的演变31
二、随着宏观政治目标的演变。哲学解释发生的相应调整37
第三节 哲学为具体政治实践提供方法51
一、哲学与党的执政方式的科学化与民主化51
二、哲学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56
三、哲学与民主社会中的公民素质61
四、哲学与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67
第二章 哲学与高等教育73
第一节 新中国高校中哲学的外延发展73
一、1949—1965年,新中国高校哲学系的初步建立时期75
二、1966—1976年,高校哲学系停顿和曲折办学时期83
三、1977—1991年,高校哲学系恢复发展时期85
四、1992年至今,高等教育全面改革中的高校哲学系88
第二节 新中国高校中哲学的建制完善94
一、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变迁与哲学高等教育的师资94
二、学位制度的变迁与哲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104
三、高等教育中的哲学学科建制与哲学的历史境遇113
第三节 新中国高校中哲学的学科建设119
一、哲学的学科建设与高校哲学系的学术传统119
二、哲学的学科建设与高校的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134
第四节 高校之外的哲学高等教育138
一、研究机构的哲学高等教育139
二、党校系统的哲学高等教育142
第三章 哲学与具体科学145
第一节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地位的演变145
一、哲学指导地位的确立:自然辩证法的强势兴起146
二、哲学指导地位的扭曲:自然辩证法的政治化155
三、哲学指导地位的隐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化158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从学科到事业166
一、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的消失167
二、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的继往开来170
第三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哲学178
一、翻译引进180
二、接轨与自主研究181
三、学科建制183
四、人才培养186
五、学科建设186
六、学术交流187
第四节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合作190
一、科学哲学的语言学转向191
二、新世纪以来的基因伦理学194
三、科学技术社会研究(简称STS)198
第四章 哲学与日常生活203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政治化对哲学的影响203
一、哲学的中心化与边缘化的潜流204
二、哲学的表面中心化与实质边缘化213
三、哲学的边缘化217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市场化对哲学的影响220
一、日常生活的市场化221
二、日常生活的市场化对哲学的影响230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后世俗化对哲学的影响257
一、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后世俗化”的趋势与特征258
二、日常生活“后世俗化”状况为哲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269
第五章 哲学与民族传统281
第一节 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整理民族文化传统282
一、从“打倒孔家店”到“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282
二、从“批林批孔”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8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形式292
一、不堪回首的重重阴霾:从“打倒孔家店”到“批林批孔”293
二、拨开云雾见日月:重新评价孔子298
三、万紫千红春来到:孔子与儒家研究新局面301
四、“传统文化热”、“国学热”308
五、“两张皮”之间315
六、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精神资源321
第三节 形成哲学领域中新的民族文化传统328
一、伟大的时代和沸腾的生活促生新的民族文化传统329
二、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建构中国特点的民族文化新传统336
三、中国应当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345
第六章 哲学与国际环境351
第一节 苏联哲学的影响及对苏联哲学的研究351
一、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思想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影响352
二、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对苏联哲学的再认识356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研讨苏联哲学的一些趋向362
四、有关苏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研究作品的出版和学习367
第二节 西方哲学翻译和研究的演变372
一、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对西方哲学的批判372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西方哲学翻译和研究380
第三节 对其他国家哲学的研究389
一、中国对日本哲学的研究389
二、中国对印度哲学的研究397
第四节 虚心而自信地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对话403
一、20世纪80年代:对话的初生期403
二、20世纪90年代:对话的酝酿期409
三、21世纪以来:对话的勃发期412
后记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