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保护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保护生物学
  • 李俊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839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保护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保护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自然保护与自然规律1

一、自然保护的涵义2

二、自然规律与灭绝漩涡3

第二节 保护生物学4

一、保护生物学概念4

二、保护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5

三、保护生物学的相关学科及其应用8

第三节 保护生物学教学9

一、课程内容9

二、学时分配与考核10

小结11

思考题11

主要参考文献11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13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13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13

二、物种多样性14

三、遗传多样性15

四、生态系统多样性16

五、景观多样性18

六、中国的生物多样性20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4

一、直接利用价值25

二、间接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环境作用、生态服务)27

三、存在与备择价值32

四、伦理价值33

第三节 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因素33

一、过度利用34

二、生境丧失37

三、生境破碎化37

四、生境退化与污染37

五、全球气候变化39

六、外来种入侵41

七、疾病41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及方法42

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42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42

小结43

思考题43

主要参考文献43

第三章 遗传多样性保护45

第一节 生物保护与分子遗传的关系45

一、进化论与分子遗传的关系45

二、遗传多样性和保护48

第二节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54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54

二、常用分子标记55

第三节 分子保护生物学的应用实例60

一、分子系统学在保护中的应用61

二、野生种群的遗传管理64

三、遗传问题的诊断65

四、圈养种群的遗传管理66

小结71

思考题72

主要参考文献72

第四章 物种多样性保护75

第一节 什么是物种75

一、生物学物种概念与物种形成75

二、生物学物种概念的产生和局限77

三、其他物种概念78

第二节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80

一、地球上曾经有过多少物种80

二、世界上有多少现存物种81

三、物种丰富度最高的生态系统82

四、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82

五、全球物种特有性格局83

六、全球物种多样性的热点地区84

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保护等级88

一、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等级标准88

二、中国物种保护等级标准90

小结90

思考题90

主要参考文献90

第五章 种群生物学与保护92

第一节 种群特征的多样性保护92

一、种群的概念92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93

三、年龄结构与多样性保护93

四、性比与多样性保护97

五、应用实例:山杨、水曲柳种群密度与种群性比的关系97

第二节 物种生活史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00

一、生活史对策100

二、种子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04

第三节 种群遗传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06

一、遗传变异与种群数量106

二、瓶颈与遗传漂变基因多样性的影响107

三、小种群问题110

四、新种群的建立115

五、种群保护与监测116

小结118

思考题119

主要参考文献119

第六章 群落生态与保护121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格局121

一、从群落的角度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121

二、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格局121

第二节 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127

一、物种丰富度指数128

二、物种多度模型129

三、多样性指数130

四、β和γ多样性指数132

第三节 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共存机制134

一、物种结构134

二、物种共存机制137

第四节 应用实例:我国温带地带性植被——阔叶红松林保护与恢复140

小结141

思考题141

主要参考文献141

第七章 栖息地保护143

第一节 栖息地的概念和空间尺度143

一、栖息地143

二、栖息地选择152

三、中国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总体布局和规划分区153

第二节 栖息地质量评价154

一、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155

二、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要素155

三、栖息地质量评价156

第三节 栖息地保护与修复158

一、栖息地保护措施158

二、破碎化栖息地修复目标159

三、破碎化栖息地修复措施159

四、研究实例: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60

小结162

思考题163

主要参考文献163

第八章 入侵生物学166

第一节 外来种的概念和生物入侵过程166

一、主要概念166

二、生物入侵的过程169

三、外来入侵种的引入途径170

四、生物入侵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73

第二节 生物入侵的影响174

一、入侵种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175

二、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178

三、入侵种影响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179

第三节 入侵种的防控181

一、生物入侵的管理对策182

二、生物入侵的管理思想182

小结191

思考题191

主要参考文献192

第九章 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194

第一节 超低温保存及其细胞学理论依据194

一、超低温保存及其意义194

二、超低温保存的细胞学理论依据196

第二节 超低温保存的技术体系196

一、冰冻方法197

二、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的主要因素201

第三节 超低温保存后细胞活力及遗传特性的变化203

一、细胞活力、存活率203

二、遗传稳定性204

第四节 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206

一、动物种质的保存206

二、稀有濒危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209

小结210

思考题211

主要参考文献211

第十章 生理生态学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213

第一节 植物生理代谢途径的多样性213

一、光合作用的多样性213

二、呼吸作用的多样性215

三、水分生态类型的多样性216

四、矿质养分获取途径的多样性217

第二节 植物对自然环境胁迫的适应217

一、植物对辐射胁迫的适应218

二、植物对温度胁迫的适应221

第三节 生理生态学方法在保护生物学的应用231

一、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的原因231

二、植物生理生态学方法的应用231

三、激素监测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232

四、免疫球蛋白监测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233

五、应用实例233

小结235

思考题235

主要参考文献236

第十一章 生物地理学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238

第一节 生物地理学的概念和理论239

一、生物地理学的概念239

二、生物地理学的理论240

三、讨论:中国为什么具有丰富的特有生物种242

第二节 地理阻限与物种保护243

一、岛屿隔离243

二、生境岛隔离251

第三节 Meta-种群和Meta-群落理论253

一、集合种群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253

二、集合种群与岛屿生物地理学253

三、集合种群理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55

小结256

思考题256

主要参考文献256

第十二章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258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规划与建设259

一、自然保护区选址259

二、自然保护区大小的确定262

三、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264

四、生物廊道的应用265

五、集合种群理论与自然保护区设计266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267

一、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利用267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270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276

一、自然保护区监测276

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280

三、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283

四、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285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发展构想286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挑战286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发展方向289

小结292

思考题293

主要参考文献293

第十三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与政策295

第一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概况296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的发展296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现状297

三、我国参与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要国际条约298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相关政策301

一、我国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规与政策301

二、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305

第三节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实施成效与未来发展307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实施成效307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发展方向309

小结312

思考题312

主要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