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学入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学入门
  • (德)格尔德·米策尔著;张凤凤,金建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103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206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学入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1.心理学的宗旨、观点和应用3

1.1.研究人的行为和经历是心理学的任务4

1.2.心理学是研究领域7

1.2.1.科学研究的目的9

1.2.2.科学调查的若干特征12

1.3.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20

1.3.1.科学心理学的开端20

1.3.2.近代的理论观点21

1.4.应用心理学的若干工作领域41

1.4.1.教育心理学41

1.4.2.健康心理学41

1.4.3.环境心理学41

1.4.4.犯罪和司法心理学42

1.4.5.临床心理学43

1.4.6.劳动心理学、企业和组织心理学52

1.5.后续章节展望57

2.人类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和开端59

2.1.发展心理学的目的60

2.2.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62

2.2.1.发育的连续性或者间歇性62

2.2.2.遗传—环境问题63

2.3.出生前的发育68

2.4.出生72

2.4.1.出生的正常过程72

2.4.2.分娩并发症72

2.5.童年早期75

2.5.1.身体运功机能的发育76

2.5.2.视力的发育77

2.5.3.社会一情感联系的发育78

2.5.4.认知功能的发育83

2.5.5.语言能力的发育87

2.5.6.符号功能93

2.6.学龄前儿童94

2.6.1.认知发育94

2.6.2.社会发展97

2.7.入学儿童103

2.7.1.认知发育103

2.7.2.道德判断力的发育108

2.7.3.友情关系的发展112

3.青春期和成年后的发育114

3.1.青春期115

3.1.1.入学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发育阶段117

3.1.2.身体上的变化117

3.1.3.认知发育120

3.1.4.父母的教育方式125

3.1.5.重新调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128

3.1.6.寻找自我身份131

3.2.成人期135

3.2.1.成年期发展的若干基础136

3.2.2.所选择的领域的发展145

3.2.3.人到中年153

3.2.4.身体变化:成功养生的其他例子158

3.3.人生的终点164

3.3.1.近期历史上关于死亡的观念的改变165

3.3.2.对死亡的恐惧167

3.3.3.面临死亡时的情感反应169

4.感觉心理学173

4.1.感觉系统174

4.1.1.感觉器官的一般功能175

4.1.2.心理物理学177

4.2.感觉数据的解析180

4.2.1.感受和感觉之间的区别180

4.2.2.信号发现理论185

4.3.视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方式188

4.3.1.电磁波是视觉感觉印象的基础188

4.3.2.接受物理能量并转化为神经搏动189

4.3.3.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和传递视觉信息191

4.4.解释色觉的理论194

4.5.形状感觉197

4.5.1.加工视觉信息的等级结构197

4.5.2.形状感觉中的格式塔原则201

4.6.对运动的感觉206

4.7.用单眼或双眼观看时的距离感觉209

4.8.文化对感觉的影响216

4.9.人的意识219

4.9.1.意识的特征219

4.9.2.意识和注意力221

5.学习的基本过程235

5.1.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235

5.2.学习的理论238

5.2.1.经典的条件反射239

5.2.2.工具性条件反射255

5.2.3.操作性条件反射258

5.2.4.从认知角度看条件反射273

5.2.5.爱德华·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278

5.2.6.从尝试行为和失败行为到认识281

5.2.7.在观察中学习282

6.记忆心理学292

6.1.记忆是信息处理293

6.1.1.感觉记录器:感官刺激的入口295

6.1.2.短期记忆297

6.1.3.长期记忆309

6.2.记忆能力的提高330

6.2.1.设计练习活动的建议330

6.2.2.记忆术334

7.问题的解决及其前提340

7.1.思维341

7.1.1.形象的表象:没有感官刺激的感觉341

7.1.2.概念的形成和运用345

7.1.3.推断性思维349

7.2.问题的解决362

7.2.1.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研究364

7.2.2.早期经验妨碍问题的解决372

7.3.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智力的表现378

7.3.1.智力的特征378

7.3.2.探求智力测试方法:途径和歧途379

7.3.3.智力研究之路:从结果到过程396

8.动机心理学399

8.1.有动机的行为:特征描述和阐释400

8.1.1.有动机的行为的特征400

8.1.2.觉察到有目的的行为方式的差别是进行解释的前提402

8.1.3.为有动机行为所作的解释和虚假解释:本能论404

8.2.关于具体动机的理论411

8.2.1.进食行为及其解释411

8.2.2.攻击行为及其解释426

8.2.3.促进学习动机的若干条件446

8.2.4.感觉经历是取得成绩的结果452

8.2.5.意愿心理学454

9.情感心理学459

9.1.情感的特征和分类460

9.1.1.人的情绪的组成461

9.1.2.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466

9.1.3.对未来感情的预知470

9.2.解释情感的理论观点473

9.3.主观幸福感:特征和产生484

9.3.1.主观幸福感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486

9.3.2.富裕和主观幸福感488

9.3.3.社会比较和主观幸福感493

9.3.4.促进产生幸福感的条件496

9.4.通过表情社会地传递情感497

9.4.1.表达情感是为了增进理解498

9.4.2.情感表达的生物学的和经验的前提501

9.4.3.所表达的情感对旁观者的影响503

9.4.4.在社会状况下表达情感的规则504

9.4.5.“伪装”情感的可能性510

9.5.通过体态和手势社会地传达情感514

9.6.情商518

10.社会过程心理学521

10.1.社会的感觉522

10.1.1.社会公式及其功能523

10.1.2.个人感觉过程中的归因534

10.1.3.偏见心理学541

10.2.从相遇到社会吸引551

10.2.1.促进产生第一次社会接触的条件552

10.2.2.促进相互吸引的条件557

10.2.3.通过爱情建立社会情感联系562

10.3.群体对成员的影响:适应569

10.3.1.经典实验570

10.3.2.接受社会影响的不同原因573

10.3.3.多数人对持不同意见者的反应577

10.3.4.持不同意见者改变多数人的信念578

参考文献582

译后记7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