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陈庆元主编;欧明俊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1085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271MB
  • 文件页数:756页
  • 主题词:古典散文-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散文研究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十年来先秦散文研究巡礼&谭家健1

古代散文史的撰述立场与研究方法&阮忠8

古代散文界说之总检讨&欧明俊16

以“精神”作为根本,推进散文理论建设&李正西33

试论先秦散文与诗歌文体兼容的“原型”形态&杨景龙42

论先秦诸子经解体&侯文华54

论殷墟甲骨刻辞“王占曰”之文的文体特征&梅军61

春秋散文体类概说——以事务文类为例&邵炳军71

《左传》艺术风格探奥&姚曼波77

《晏子春秋》在先秦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刘文斌86

《春秋事语》史论之言简论&龙建春91

从“有说乎”审读战国“说”体之特征——兼谈宋玉赋于战国说体向赋体转变过程中之地位&柯镇昌96

《中庸》释义&许总103

《庄子》和汉抒情赋的“士不遇”主题&周威兵112

论汉初庄学接受的类型与特点&高树海120

汉代奏议的进谏艺术&王启才125

汉代的罪己诏&郗文倩133

“朕甚悯焉”与“戴盆何以望天”——《史记》成书的哲学启示&邹然 蔡欣143

司马迁对人性恶的揭露与批判三题议&张克锋150

《史记》“西楚”的地理空间及文化分区意义&徐华157

《史记·匈奴列传》的历史书写初探&田蔚163

刘向《列女传》女性类型的认知特征&王利锁169

骨鲠与风骨——建安散文风格论&张连科174

六朝地记的兴盛、影响及其评价&王琳181

论汉魏六朝碑文的功能拓展和形式新变&钟涛190

《桃花源记》对后世记体文的影响&陶原珂199

论陶渊明散文的人格美、人情美、人性美&张虎昇206

《恨赋》、《别赋》四题&邬国平214

“选论”初探&叶枫宇222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奏议文体论&孟庆阳231

论唐宋文之争&马茂军238

中唐古文运动与“攘夷”无涉&唐晓敏246

高屋建瓴 大义微言——韩愈《送董邵南序》发微&张家壮250

论宋人对韩愈“文以明道”的接受&查金萍254

国内所见和刻唐宋八大家选本叙录&付琼262

宋代理学视域中的韩愈道统——以《原道》为中心的考察&张文利272

制从长庆辞高古——兼论元、白与古文运动之关系&吴怀东279

论李商隐文章的“骈中运散”与晚唐文章的发展&莫山洪288

孙樵与晚唐古文的发展困境&刘曙初297

横行四海,高步出群——韩熙载《江北行止》析论&刘心306

晚唐至北宋时期古文发展中“韩、李”并称的文化意蕴&李伟313

语录体与宋代诗学&马自力323

宋代制文的文体特征和文学性&赵维江 徐海容330

欧阳修记类文中以《易》立意举隅&李瑞卿338

试析宋代散文对《春秋》义法的吸纳——以尹洙、欧阳修为例&李建军345

宋代散文与小说关系论略&凌郁之357

北宋碑记文的发展——以欧、苏为讨论中心&王基伦363

北宋文坛对“元和、长庆风格”之接受及其意义&陈元锋372

《岳阳楼记》的政治文化背景&李强381

欧阳修史学的宋代评价&洪本健388

欧阳修“人情说”与平易文风&刘德清400

浅谈欧阳修文论的兼容性&袁晓薇406

欧阳修的六一风神与为政风流&裘新江411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发覆&胡旭416

论苏轼史论散文的文化价值&关四平425

关于苏轼的两篇佚文——兼论《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对苏文研究的价值&江枰432

正名·谏诤·德音——苏轼《石钟山记》之山岳巡礼与困境隐喻&许东海437

行云流水——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的散文与书法艺术&衣若芬450

黄庭坚散文创作方法论&徐建平459

叶梦得与福州&潘殊闲467

李弥逊在闽宦迹略考——以《筠溪集》中之散文为考察中心&李弢476

论刘子翚对孔孟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杨国学483

读《渭南文集》表笺文札记&朱迎平489

《观澜文集》及其对唐宋派形成的影响&杜海军495

浅论周必大散文“雄深博雅”的主体风格特征&郭玉杰 李精耕502

试论骈文对宋代慢词的沾溉&郑虹霓505

金朝“借才异代”期的散文创作&王永510

金元碑志体散文的文化价值考察——以道教人事为中心&蒋振华517

元代文章家姚燧的人品与文品&查洪德524

明代学记文的集体形态及其超稳定性特征&张德建539

八股文名目论考——关于“时文”、“前场”与“入口气”&马琳萍549

《蒋务本先生墓志铭》的文学史料价值&何宗美555

罗念庵文章观初论&陈斌559

论王士性散文的时空形态&何方形566

九仙山麓数片石 绿玉斋中万卷书——徐熥《绿玉斋记》略论&于莉莉572

徐?《荔奴述》与林古度《荔奴传》&陈庆元577

法与神:唐宋派古文理论的两个重要范畴&刘尊举584

屠隆《婆罗馆清言》禅之观照简论&张宏591

袁宗道的小品艺术特征论析&邢满595

汤显祖的散文理论与创作&邹自振601

开中西合璧的寓言创作之路——谈李世熊的《物感》&陈蒲清609

清初时文与古文的关系&张则桐611

清代初前期文人对欧阳修古文的评价——从艾南英到方苞&欧阳明亮618

气与道俱斯文斐然——简论林雨化先生的古文观及其创作成就&林怡624

学术与文学的共生——论仪征派“文言说”的推阐与实践&曹虹634

汉宋调和的学术背景对嘉道时期桐城派发展的影响&张维643

论《粤西文载》祠庙碑文&何婵娟648

汪琬《灌园图记》之伦理意涵&毛文芳655

《金农行书尺牍册》考释&方盛良663

瞿鸿机散文论略兼及古代某些散文文体的传承问题&谌东飚669

媒体文化与中国近代散文的新变&谢飘云675

王国维“六代之骈语”析论&吕双伟682

从《古文辞通义·总术篇》看前人治古文之学的方法和主要见解&熊礼汇690

集句文初论&张明华697

《自由谈》拟体谐趣文与古代散文文体对照研究&杜新艳704

古代散文研究的当代传播境遇&阚文文712

金门古代散文文献整理与研究——以金门碑刻为例&叶钧培718

近十年古文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研究概况&曾维龙728

古代散文研究的新成果——推介《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二十四讲》&刘衍736

《北京赋》序&赵维江739

武夷山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洪本健 于莉莉741

编后记7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