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 1895-194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 1895-1949
  • 翟志成著 著
  • 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ISBN:978986010833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冯友兰学思生命前传 1895-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救亡思潮与民族主义15

一、一元论系统15

二、「中国中心主义」的破灭19

三、今文学的附会22

四、救亡者的前三代29

五、第四代救亡者——全盘性反传统主义者33

六、第五代救亡者——保守的民族主义者42

第二章 「正」、「反」、「合」:一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的养成57

一、青春期前的传统教育——「正」57

二、中学和西学的兼容并蓄——「正」66

三、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反」75

四、留学时期的根本转向——「合」89

第三章 异军突起103

一、文化保守主义阵营的新军——《人生哲学》103

二、由燕京到清华110

三、两本中国哲学史的对决——冯友兰vs.胡适113

(一)中国有哲学114

(二)以「释古」取消「疑古」116

(三)学术取向125

(四)「瞭解之同情」——有vs.无129

(五)中国文化价值和意义——肯定vs.否定134

第四章 民族主义的灿烂升华141

一、对日委员会主席141

二、联大首席院长146

三、对抗日政府的全力支持152

(一)相逢一笑泯恩仇152

(二)第二次加入国民党154

(三)「看花愁近最高楼」156

(四)为高官讲学159

(五)「当代大手笔」160

(六)捐输、义卖、精神动员与送子从军162

(七)中国人之怒167

(八)两种民族主义者的高下优劣168

第五章 民族主义的辉煌结晶——贞元六书173

一、「新理学」建立的契机174

二、《新理学》——「新统」的形上学结构178

(一)形上学的四组主要命题179

(二)理与事的五点关系182

(三)理与社会的四点关系183

(四)理与人的四点关系184

(五)《新理学》留下的难题184

三、《新事论》——「新统」的实际应用187

(一)由「无字天书」到「有字人书」187

(二)对五四的总批判188

(三)「现代化」和「西化」的分疏以及道德的继承和转化194

(四)「抗战必胜、建国必成」198

四、《新世训》——「新统」的生活方法202

(一)《新世训》的成书202

(二)《新世训》之所以新之故204

五、《新原人》的天地境界209

六、《新原道》与《新知言》的判教215

第六章 旧德新诠之一:「尊理性」与「行忠恕」217

一、「尊理性」217

二、「行忠恕」225

三、「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231

第七章 旧德新诠之二:「道中庸」245

一、中庸的理论预设及其基本局限246

二、「矫枉必须过正」的反中庸的激进主义思潮257

三、冯友兰对中庸之道的新诠释272

(一)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什么272

(二)为什么要行中庸之道279

(三)如何行中庸之道288

四、馀论299

第八章 旧德新诠之三:「为无为」与「应帝王」303

一、由「有为」到「无为」304

二、「尽能全性」——「有为」与「无为」的辩证统一311

三、冯友兰对「无为」的新诠释321

(一)「因势而为」的「无为」324

(二)「顺理而为」的「无为」325

(三)「率性而为」的「无为」327

(四)「无所为而为」的「无为」331

(五)由道家再回到儒家341

四、「应帝王」345

五、馀论364

第九章 一场欢喜一场空367

一、日本投降367

二、焦头烂额378

三、虽信美而非吾土404

第十章 棋差一著——「去」与「留」的抉择409

一、对国府的彻底绝望411

(一)内战再起413

(二)恶性通膨414

(三)学潮汹涌416

(四)败局已定419

二、冯友兰的计度思量422

(一)不为国府殉葬422

(二)绝不当「白华」423

三、留平抉择的合理化429

(一)为了保存清华430

(二)解放军也是中国人431

(三)知识分子还是有用的432

(四)花落春犹在433

四、自我感觉良好435

(一)本人不是地主435

(二)不是国民党436

(三)思想左倾,与中共无仇怨436

五、对「新理学」的感觉尤其良好439

(一)新理学是反唯心主义的439

(二)新理学对国族有大功441

(三)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之大成442

六、造化弄人,天道不仁444

结语447

徵引书目459

索引4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