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乳腺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乳腺病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322526.jpg)
- 雷秋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605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79页
- 文件大小:259MB
- 文件页数:900页
- 主题词:乳房疾病-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乳腺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乳腺疾病诊治的现状与进展1
第一节 保护乳房健康1
一、乳腺良性疾病1
二、乳腺恶性病变2
三、乳腺疾病多学科综合治疗4
第二节 国际乳腺癌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5
一、发病率及治疗方法5
二、细胞分类分型及对治疗的影响6
三、个体化方案及手术前后的诊断与治疗6
四、相关临床研究10
五、乳腺癌标记物的探索16
第三节 乳腺癌流行病学与预防策略24
一、流行趋势25
二、危险因素27
三、分子流行病学29
四、预防策略与措施29
第四节 乳腺癌研究的挑战与展望31
一、病因及作用机制31
二、分子病理学32
三、血行播散的阻断与预防32
四、调强适形放疗33
五、乳腺普查实施规范化策略和标准34
六、治愈与生活质量兼顾35
第五节 乳腺癌放疗的现状与进展35
一、现状36
二、不同观点37
三、进展39
第六节 乳腺癌治疗的策略与进展41
一、外科治疗41
二、化疗42
三、放疗43
四、内分泌治疗44
五、免疫治疗44
六、靶向治疗45
第七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45
一、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45
二、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性内分泌治疗策略46
三、绝经期的界定47
四、内分泌治疗中的毒性、不良反应48
五、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氟维司群48
第八节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49
一、HER-2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49
二、酪氨酸激酶抑制药-拉帕替尼51
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51
四、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52
五、多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52
六、分子靶向药物的心血管毒性反应52
第九节 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54
一、化疗54
二、内分泌治疗59
三、分子靶向治疗62
第十节 乳腔镜在乳腺外科的应用现状66
一、乳腺良性疾病66
二、乳腺癌67
三、乳房整形外科69
第十一节 乳房成形与再造术的发展趋势69
一、带蒂真皮瓣乳房成形术69
二、带蒂肌皮瓣乳房再造术73
第十二节 可手术乳腺癌局部外科几点细节问题的探讨78
一、术式选择的基本原则79
二、术式选择的个体化理念79
三、保留乳房治疗的几点技术细节80
四、乳房重建与整形问题81
第十三节 可手术乳腺癌区域外科几点细节问题的探讨83
一、区域外科处理的临床意义84
二、区域淋巴结手术范围的共识84
三、SLNB技术方面的问题85
四、SLNB假阴性及其对N分期的影响87
五、区域外科的微创技术87
第2章 乳腺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92
第一节 乳房的解剖与生理92
一、乳房的外形与位置92
二、乳腺的组织结构92
三、乳腺的血供95
四、乳腺的淋巴引流96
五、乳腺的神经分布98
六、乳腺的胚胎发育99
七、乳腺的生理100
第二节 乳腺癌流行病学101
一、病因102
二、国际国内分布特征109
三、发病率与死亡率112
第三节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预防120
一、乳腺增生的预防120
二、乳腺癌的预防121
三、绝经后乳房保健135
第3章 乳腺癌的基础研究141
第一节 乳腺的癌前期病变141
一、导管内上皮内肿瘤1A141
二、导管内上皮内肿瘤1B143
三、导管内上皮内肿瘤1C、2和3144
四、小叶瘤变146
第二节 乳腺癌播散癌细胞的研究148
一、乳腺癌播散肿瘤细胞的检测148
二、乳腺癌播散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156
第三节 乳腺和乳腺癌干细胞研究159
一、乳腺干细胞和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和分离160
二、乳腺/乳腺癌干细胞与信号转导通路165
三、乳腺癌干细胞与微环境167
四、乳腺癌干细胞与化疗疗效168
五、乳腺癌干细胞与放疗抵抗性170
六、乳腺癌干细胞的其他治疗手段171
七、乳腺癌干细胞与肿瘤侵袭转移172
八、乳腺癌干细胞与预后173
九、诱导干细胞分化与乳腺癌174
十、MicroRNA与乳腺癌干细胞174
第四节 乳腺癌干细胞靶向治疗的研究179
一、调控信号传导通路180
二、调控转移途径183
三、溶瘤病毒183
四、针对ABC转运蛋白184
五、EGF受体家族184
第五节 肿瘤间质细胞对乳腺细胞调控作用的研究187
一、肿瘤微环境背景187
二、正常乳腺间质成分188
三、肿瘤间质反应及其作用189
四、肿瘤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90
五、肿瘤间质细胞与肿瘤细胞相关的影响因子190
六、肿瘤间质对肿瘤生长的调控193
七、肿瘤间质对肿瘤治疗的靶向作用196
第六节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相关分子的影响199
一、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功能分子表达变化及其意义200
二、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miRNA表达的影响205
第七节 乳腺肿瘤相关microRNAs210
一、miRNA的作用机制和功能特性210
二、miRNA在人类乳腺癌的异常表达及作用211
三、乳腺癌相关miRNAs及功能研究211
四、miRNAs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214
第4章 乳腺疾病诊断学222
第一节 乳腺疾病病史采集及临床检查222
一、病史采集要点222
二、临床检查方法222
第二节 乳腺X线摄影检查225
一、影像技术在乳腺诊疗中的作用225
二、X线摄影技术及质量控制229
三、正常解剖结构232
四、X线检查适应证232
五、正常影像学表现232
六、乳腺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233
七、乳腺疾病的典型表现236
第三节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239
一、乳腺超声诊断的优缺点239
二、超声检查方法239
三、仪器及调节240
四、正常乳房声像图表现243
五、不同生理时期正常乳腺的声像图表现244
六、乳腺良性病变244
七、乳腺恶性肿瘤251
八、男性乳腺病变255
九、介入性超声在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256
第四节 乳腺疾病红外诊断257
一、乳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257
二、三算子数字乳腺检查新技术258
三、乳腺血氧检测的新技术259
四、乳腺疾病的影像特点261
第五节 乳腺CT与MRI检查263
一、CT扫描263
二、MRI检查264
第六节 乳腺癌核素分子显像269
一、葡萄糖代谢显像270
二、受体显像273
三、多药耐药功能显像274
四、细胞增殖显像275
五、放射免疫显像276
六、凋亡显像276
第七节 乳腺导管内镜的应用277
一、设备及特点278
二、消毒与管理278
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279
四、乳头溢液与乳腺导管内疾病的关系279
五、病变的特点及鉴别诊断280
六、乳腺导管内镜下乳腺导管内疾病的分型研究及临床意义283
七、乳头溢液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283
八、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及镜下活检284
九、乳管内微小病灶的定位技术285
十、乳腺导管内镜辅助下的手术方法和实用技巧285
第八节 乳腺病变针吸细胞学检查286
一、乳腺针吸细胞学概述286
二、针吸基本技术及过程287
三、乳腺组织常见细胞289
四、乳腺炎病变细胞学290
五、乳腺增生症细胞学291
六、常见乳腺良性肿瘤细胞学292
七、乳腺癌细胞学293
八、乳腺非上皮性恶性肿瘤细胞学298
第九节 乳腺病变粗针穿刺活检298
一、超声引导下乳腺粗针穿刺活检术299
二、超声引导下腋窝淋巴结粗针穿刺活检术301
三、临床意义302
第十节 乳腺肿瘤病理诊断304
一、乳腺上皮性肿瘤304
二、肌上皮病变319
三、间叶肿瘤321
四、纤维上皮性肿瘤323
五、乳头部肿瘤324
六、恶性淋巴瘤和转移性肿瘤326
七、男性乳腺肿瘤327
八、乳腺瘤样病变328
九、分子病理学、乳腺癌化疗反应、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329
第5章 乳房发育异常336
第一节 生理性乳腺肥大336
一、早熟性乳腺肥大336
二、成年期乳腺肥大33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337
四、治疗及预后338
第二节 男性乳腺发育症338
一、病因病理338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339
三、治疗339
第三节 乳腺其他发育异常340
一、小乳症340
二、副乳头和副乳腺340
三、先天性乳头内陷341
第6章 乳腺增生症343
第一节 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及分型343
一、流行病学343
二、发病机制343
三、病理与临床34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345
五、治疗策略345
第二节 乳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345
一、内分泌类等药物治疗345
二、中医中药治疗346
第三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347
第四节 乳腺增生及相关病变的手术治疗348
一、区段切除术348
二、病变导管切除术349
三、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349
四、巨乳缩小成形术349
五、五瓣法乳头内陷整复技术352
第7章 乳房炎性与类炎性及寄生虫性疾病354
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354
第二节 乳导管扩张症355
第三节 肉芽肿性乳腺炎357
第四节 乳腺结核357
第五节 乳房湿疹358
第六节 乳头乳晕角化症359
第七节 积乳囊肿359
第八节 乳房脂肪坏死360
第九节 注射隆乳术后乳腺炎361
第十节 寄生虫性病变362
一、乳腺裂头蚴病362
二、乳腺血吸虫病362
三、乳腺包虫病362
第8章 乳腺良性肿瘤364
第一节 乳腺纤维腺瘤364
第二节 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366
第三节 乳腺叶状肿瘤367
第四节 其他乳腺良性肿瘤368
一、乳头管腺瘤368
二、错构瘤369
三、脂肪瘤369
四、腺瘤369
五、腺肌上皮瘤369
六、乳腺平滑肌瘤369
七、乳腺血管瘤369
八、乳腺颗粒细胞瘤369
九、乳腺良性血管外皮细胞瘤370
十、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70
十一、乳腺神经纤维瘤370
十二、乳腺良性间叶细胞瘤370
十三、乳腺纤维组织细胞瘤370
十四、乳腺淋巴管瘤370
第五节 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切口设计原则——“潜规则”371
一、肿块切除术371
二、区段切除术371
三、切口选择371
四、切口设计374
第9章 乳腺癌诊断380
第一节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380
一、乳房肿块380
二、乳头溢液380
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380
四、疼痛381
五、乳头改变381
六、血供转移381
七、其他症状381
第二节 乳腺癌TNM分期381
第三节 乳腺癌预后及其影响因素383
一、一般临床因素383
二、临床分期385
三、病理组织学因素387
四、激素受体表达状况390
五、DNA倍体和细胞增殖指数391
六、分子生物学指标391
七、骨髓转移问题398
八、宿主的免疫能力399
九、部分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与预后的关系399
十、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400
十一、部分其他分子生物学指标402
第10章 乳腺癌的治疗策略406
第一节 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406
一、治疗前评估407
二、局部治疗策略407
三、全身辅助治疗策略408
四、HER-2靶向治疗410
五、新辅助化疗410
六、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410
第二节 晚期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411
一、治疗前评估412
二、治疗策略412
第11章 特殊类型及其少见乳腺癌416
第一节 特殊类型癌416
一、副乳腺癌416
二、妊娠期或哺乳期乳腺癌416
三、隐匿性乳腺癌417
四、双侧原发性乳腺癌418
五、男性乳腺癌419
六、乳头湿疹样癌420
七、炎性乳腺癌421
八、乳腺黏液癌422
九、乳头状癌422
第二节 其他少见癌瘤422
一、分泌性癌423
二、富脂质癌423
三、印戒细胞癌423
四、富糖原透明细胞癌423
五、嗜酸细胞癌423
六、腺泡细胞癌423
七、皮脂腺癌423
八、黏液表皮样癌424
九、腺鳞癌424
十、梭形细胞癌424
十一、腺纤维瘤癌变424
十二、乳头状瘤病癌变424
十三、神经内分泌癌424
十四、腺上皮-肌上皮癌425
十五、Polang综合征合并乳腺癌425
十六、乳腺小管癌425
十七、乳腺转移癌426
十八、乳腺间叶组织肉瘤426
十九、乳腺癌肉瘤427
二十、乳腺恶性淋巴瘤427
二十一、乳腺恶性黑色素瘤428
二十二、乳腺恶性蝾螈瘤429
第12章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430
第一节 乳腺外科的发展史430
一、历史回顾430
二、临床地位436
第二节 乳腺外科的麻醉处理437
一、麻醉前评估437
二、麻醉期间的监测439
三、麻醉方法439
四、呼吸道管理441
五、麻醉后并发症442
六、术后镇痛445
第三节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445
一、术前准备445
二、术后处理449
第四节 手术操作的一般技巧452
一、切口选择452
二、一般手术技术455
第五节 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459
一、乳腺肿物切检术和切除术460
二、乳腺导管腺叶系统切除术461
三、单纯乳房切除术461
四、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63
五、乳腺癌腋清除术肋间臂神经的保留463
六、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67
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68
八、乳腺癌根治术469
九、乳腺癌扩大根治术470
十、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472
十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474
十二、下颈部淋巴结清除术474
第六节 医源性播散的预防476
一、术前检查与医源性播散476
二、活检术与医源性播散476
三、手术与医源性播散477
第七节 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478
一、乳腺局部切除术479
二、乳房切除术479
三、腋窝淋巴结清除术483
四、内乳区淋巴结清除术487
第13章 乳腺疾病微创与功能外科489
第一节 概述489
一、乳腺癌保留乳房的趋势490
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490
三、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偏倚490
四、乳腺微创真空旋切的局限491
五、新辅助化疗的确切价值491
六、纤维乳管镜的应用热点492
七、乳腔镜手术的成熟492
八、消融治疗乳腺肿瘤的现状504
九、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选择505
第二节 乳腺疾病的腔镜治疗506
一、乳腔镜的定义及手术设备507
二、乳腺良性肿瘤腔镜下局部切除术508
三、腔镜皮下乳腺切除术509
四、腔镜腋窝淋巴结清除术510
五、乳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511
六、腔镜内乳淋巴结清除术512
七、乳腔镜在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513
八、腔镜辅助下乳房成形术514
九、实施乳腔镜手术注意事项516
第三节 乳腺肿瘤的其他微创技术517
一、高强度聚焦超声518
二、电化学疗法523
三、冷冻消融526
四、射频消融术529
五、乳腺旋切术530
六、乳腺肿块其他微创技术533
七、保留乳房微创手术的前景535
第14章 乳房切除术后乳房重建与整形540
第一节 假体置入乳房重建540
一、乳房假体的评价541
二、单囊假体乳房重建541
三、可调式双囊假体重建乳房544
四、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重建乳房546
五、乳房假体置入的并发症及处理547
第二节 自体组织移植乳房重建548
一、背阔肌肌蒂皮瓣乳房重建术548
二、腹直肌肌蒂皮瓣乳房重建术552
三、游离臀大肌皮瓣乳房重建555
四、其他自体组织移植术式558
五、自体组织移植乳房重建的并发症563
第三节 乳头乳晕重建566
一、重建的原则与时机566
二、适应证566
三、术前定位566
四、麻醉567
五、手术方法567
第四节 其他整形手术569
一、局部抽吸术569
二、腹部供区“猫耳朵”修整569
三、腋前襞形态矫正569
四、变性脂肪硬结切除569
五、瘢痕修整及创缘修整569
六、增加重建乳房的体积569
七、对侧乳房修整手术569
第15章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571
第一节 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放射治疗571
第二节 可手术乳腺癌的放射治疗573
一、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乳房保留手术和放疗573
二、乳房切除术后的放疗574
第三节 局部进展期和复发性乳腺癌的放疗577
一、新辅助化疗后辅助放疗指征的掌握577
二、局部区域复发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578
第四节 乳腺癌放疗的主要技术578
第五节 乳腺癌放疗的损伤和处理581
一、全身性反应581
二、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581
三、乳房纤维化581
四、轻度可逆的骨髓抑制反应581
五、轻度食管气管不适反应582
六、放射性肺炎582
七、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582
八、上肢水肿582
第16章 乳腺癌的内科治疗584
第一节 乳腺癌的化疗584
一、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584
二、乳腺癌的辅助化疗588
三、转移或复发乳腺癌的姑息性化疗592
四、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治疗595
五、乳腺癌的高剂量和超高剂量化疗597
六、影响化疗敏感性的因素598
七、乳腺癌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策600
第二节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611
一、概述611
二、基本原则和进展614
三、个体化研究进展637
四、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650
第三节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663
一、概述664
二、NCCN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实践指南669
三、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671
四、术后辅助分子靶向治疗684
第17章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695
第一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695
一、综合治疗695
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722
三、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化疗735
四、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放疗743
第二节 局部复发乳腺癌的诊治751
一、概述751
二、乳房切除术后局部区域复发754
三、保留乳房术后局部区域复发758
四、再次局部复发与区域淋巴结复发761
第三节 骨转移的诊治763
一、骨转移的诊断方法763
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763
三、骨转移的治疗764
四、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766
五、乳腺癌骨转移诊治临床要点768
第四节 晚期乳腺癌的疼痛治疗772
一、基本原则772
二、评估方法772
三、中医对癌痛病因病机的认识773
四、中医药治疗773
第18章 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治疗779
第一节 患肢功能康复阶段的分期779
一、术后早期康复779
二、术后中期康复779
三、术后后期康复779
第二节 患肢功能康复评价标准779
第三节 乳腺癌术后早期康复治疗780
一、患侧上肢功能早期锻炼的具体步骤780
二、早期功能锻炼中注意事项780
三、心理康复781
四、康复器械的合理使用781
第四节 乳腺癌的中后期康复治疗782
第19章 乳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792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乳腺疾病的现状与展望792
一、乳腺疾病中医研究与治疗现状792
二、乳腺疾病中医研究与治疗展望793
第二节 乳腺增生病794
一、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命名794
二、乳腺增生病的流行因素795
三、中医对乳腺增生病因病机的认识796
四、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797
第三节 急性乳腺炎800
一、急性乳腺炎的中医命名800
二、中医对急性乳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801
三、急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801
第四节 浆细胞性乳腺炎805
一、浆细胞乳腺炎的中医命名805
二、中医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805
三、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806
第五节 肉芽肿性乳腺炎806
一、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命名806
二、对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807
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807
第六节 乳腺癌808
一、乳腺癌的中医命名808
二、中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808
三、乳腺癌的辨证治疗809
四、乳腺癌的几种辨证治疗方法及相关中药的现代研究812
五、乳腺癌中医药其他治疗820
第20章 乳腺癌治疗的心理干预824
第一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824
一、确诊824
二、治疗824
第二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825
一、焦虑和恐惧825
二、抑郁825
三、怀疑与否认825
四、悲观失望825
五、依赖825
第三节 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的人格影响825
第四节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825
一、认知教育825
二、指导性心理意向疗法825
三、增强自信心826
四、音乐疗法826
五、缓解疼痛826
六、有氧运动826
七、提供美学信息826
八、社会心理支持826
第五节 心理干预中的注意事项826
一、夫妻同时进行心理疏导826
二、要善于主动提问826
三、注意心理问题的反复出现827
四、坚持长期心理疏导827
第21章 乳腺肿瘤患者的护理828
第一节 乳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评估与干预828
一、不同治疗时期的心理反应特征828
二、心理-社会支持829
第二节 乳腺肿瘤外科治疗期的护理830
一、术前教育护理830
二、术中配合护理830
三、术后观察护理833
四、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834
五、乳腺癌术后患肢康复干预835
六、乳腺导管内镜检查的护理836
第三节 乳腺癌化学治疗期的护理837
一、护理评估837
二、护理诊断 问题837
三、预期目标838
四、护理措施838
五、健康教育840
第四节 乳腺癌放疗期的护理845
一、护理评估845
二、护理诊断 问题845
三、预期目标845
四、护理措施845
五、健康教育846
第五节 乳腺癌生物治疗期的护理847
一、护理评估847
二、护理诊断 问题847
三、预期目标847
四、护理措施847
五、健康教育848
第六节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的护理848
一、药物去势的护理848
二、手术去势的护理849
三、放射去势的护理851
第七节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姑息治疗的护理852
一、护理评估852
二、护理诊断(问题)852
三、预期目标852
四、护理措施852
五、健康教育854
第八节 乳腺癌乳房再造成形术的护理854
一、护理评估854
二、护理诊断 问题854
三、预期目标855
四、护理措施855
五、健康教育856
附录859
附录1患者体力状况的评分标准859
附录2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860
附录3循证肿瘤学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862
附录4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康复操863
附录5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