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原书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原书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853596.jpg)
- (英)克里斯托夫著;何明珂,卢丽雪,张屹然等译;何明珂审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586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物流-物资管理-高等学校-教材;供应链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原书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物流、供应链和竞争策略1
1.1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比物流更广泛的概念3
1.2 竞争优势4
1.3 从供应链到价值链的演变10
1.4 物流管理的使命12
1.5 供应链与竞争绩效13
1.6 变化着的竞争环境15
参考资料24
第2章 物流与客户价值26
2.1 市场营销与物流的相互关联27
2.2 实现客户价值28
2.3 什么是客户服务30
2.4 缺货的后果32
2.5 客户服务与客户保持34
2.6 市场驱动的供应链37
2.7 确定客户服务目标42
2.8 设定客户服务优先级45
2.9 确定服务标准49
参考资料53
第3章 物流成本与绩效的衡量54
3.1 物流与盈亏线55
3.2 物流与股东价值59
3.3 物流成本分析64
3.4 总成本分析概述65
3.5 物流成本计算原理67
3.6 客户收益分析69
3.7 直接产品收益75
3.8 成本动因与作业成本分析77
参考资料79
第4章 匹配供给与需求80
4.1 前置时间差81
4.2 提高需求可见性82
4.3 供应链支点84
4.4 通过预测确定生产能力,根据需求来执行86
4.5 需求管理与计划87
4.6 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90
参考资料93
第5章 构建快速反应的供应链94
5.1 产品“推动”与需求“拉动”99
5.2 日本的理念104
5.3 敏捷的基础106
5.4 快速反应指南110
参考资料113
第6章 前置时间的战略管理114
参考资料131
第7章 同步的供应链132
7.1 延伸的企业和虚拟供应链134
7.2 信息在虚拟供应链中的角色135
7.3 奠定同步化的基础139
7.4 “快速反应”物流141
7.5 “快速反应”中的生产战略143
7.6 物流系统动力学145
参考资料148
第8章 供应链的复杂性149
8.1 供应链复杂性的起因151
8.2 复杂性的成本155
8.3 产品设计与供应链的复杂性156
8.4 驾驭复杂性157
参考资料160
第9章 全球供应链管理161
9.1 供应链的全球化趋势164
9.2 透视全球供应链169
9.3 构建国际化物流体系173
9.4 国际化思考,本土化运作176
9.5 全球化的前景176
参考资料178
第10章 供应链风险管理179
10.1 为什么供应链变得更脆弱181
10.2 理解供应链风险184
10.3 管理供应链风险189
10.4 实现供应链弹性197
参考资料200
第11章 跨入网络竞争时代201
11.1 新型组织的范例202
11.2 供应链上的协同204
11.3 供应链的网络化管理207
11.4 7项主要商业转变208
11.5 对未来物流管理者的启示210
11.6 供应链的“协奏曲”211
11.7 从第三方物流到第四方物流213
参考资料216
第12章 攻克供应链集成障碍217
12.1 创建物流远景218
12.2 传统企业存在的问题219
12.3 改进物流企业223
12.4 物流,承载着企业变革的使命227
12.5 标杆管理228
参考资料232
第13章 创建可持续供应链233
13.1 供应链的三重底线234
13.2 温室气体与供应链235
13.3 降低供应链的运输强度237
13.4 石油峰值239
13.5 超越碳足迹240
13.6 减少,再使用,再循环242
13.7 交通拥堵的影响245
参考资料246
第14章 供应链的未来248
14.1 新兴的宏观趋势249
14.2 重心的转移250
14.3 多渠道的革命252
14.4 寻求结构的灵活性255
14.5 展望2020年257
参考资料258